當前位置:首頁>母嬰>17個月寶寶智力標準(一家龍鳳胎寶寶都9級)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01
千萬別逼孩子
試試“胡蘿卜加大棒”
我們住在山西,我是孩子的媽媽。兜兜、朵朵是龍鳳胎,今年9歲,學琴三年半,正在一起備考中國音協9級考試,每天練琴45分鐘-1個半小時。
讓他們一直有對鋼琴的興趣確實挺難的,但用強迫、打罵的方式逼孩子練琴,會讓他們對鋼琴產生厭惡,我不贊同。我就2個方法:
01. 如果遇到難度大或陌生的曲子出現畏難情緒,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自己去問主課老師。
02. 管理學里有一個“胡蘿卜加大棒”理論(是指運用獎勵和懲罰兩種手段誘發人們所要求的行為),特別適用于孩子的學琴激勵——把獎勵規則制定具體,量化的標準合適、準確。
舉個例子。
?? 如果將量化標準定成時間,比如彈琴半小時,執行起來你就會發現,以時間作為評價標準衡量效果是不合適的,所以,以彈奏效果作為衡量標準才更恰當有效,激勵作用會更好。
?? 最好采用階梯遞進式的評價方式。把獎勵分層,比如優秀獎勵5朵小花,良好是3朵,完成只給1朵。制定標準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協商、溝通,孩子的參與度會更強,有助于他們完成練琴目標。
?? 懲罰雖然有存在的必要,也需要考慮孩子的承受,可以小施懲戒,但不能給孩子貼標簽,這樣可能有反作用。正向激勵的作用要遠遠大于懲罰。

02
可以跳級考,但別跳著學
孩子學琴就應該參加考級,我們的原則是:可以跳級考,但別跳著學。
每次備考,孩子們除了練習考級曲目,主課老師還會安排很多基礎練習同步進行,一方面夯實孩子的基本功,同時保持著難度的升級。此外,孩子們也會彈奏一些比較經典的曲子,為了保持對鋼琴的持續熱愛。明年孩子們的課業壓力可能會更大,我們會稍微放慢學琴速度,隨時平衡、調整練琴計劃,才是比較科學、健康的學琴狀態。
03
多參加比賽,失敗也值得
我們每年都會帶孩子們參加鋼琴比賽,不止積累實戰經歷,更重要的是鍛煉孩子的心理素質。
有一年暑假,孩子們連續、反復感冒發燒,每次都趕上比賽和考級的緊要關頭,甚至復賽當天感冒都沒好利索,我們也沒放棄。就是想讓孩子知道,每一場比賽的成績都來自于日常的努力,但只要比賽開始,結果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全力以赴。而孩子們從初次登臺的緊張,到后來的從容不迫,都是比賽帶來的改變。

有意思的是,小孩子參加比賽的次數多了,也有了自己的小“經驗”,覺得自己上臺沒有負擔,就不需要多練習了,我們也特意沒有提醒

結果,兜兜在一次比賽中出現了比較大的失誤,在臺上尷尬地無所適從。其實,失誤對孩子來說也是珍貴的經歷,經過那一次,孩子們明白了適度的緊張可以幫助自己不輕敵,保持正確的練琴節奏。

04
家長不懂琴,敢不敢試試放手?
我們基本沒太關注過孩子練琴,只是負責提醒他們,該練琴了。這和老師從學琴開始就要求家長不要幫忙,勇于放手分不開。我們很認同這樣的陪練方式,一方面培養孩子的自學、自律能力,還能減少因為練琴產生的親子矛盾。
兜兜和朵朵的老師很鼓勵孩子使用小葉子,小葉子幫助兩個孩子實現了自主練琴。主課老師上課講的知識點,孩子直接使用小葉子的「提升」功能,反復分手、分樂句的練習,每次的錯誤也會及時得到糾正。

學習新曲子,孩子們已經習慣了先看示范視頻,了解曲子的正確演奏方式,這個功能特別有利于幫助孩子找到練琴狀態。看好示范,在小葉子的「識譜」模式中通過分手、合手練習,保證從一開始就彈對,還可以在「提升」模式單獨選擇較難的小節反復練習,重點攻克難關。這個過程對高階段的琴童幫助很大,練琴效率明顯提高。相對于請真人陪練老師,智能陪練的花費更少,可以不限時、重復學習,性價比很高。

兜兜用小葉子練琴,又拿了高分啦
還想特別提一點,小葉子的唱譜功能真的很贊!可以幫助孩子啟蒙階段的孩子,增加對五線譜的熟悉度,提升識譜速度,鍛煉視唱練耳的能力,這些好習慣的培養,日后會大大幫助孩子提高音樂表達能力,增加練琴成就感。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713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