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相信每一個男孩子小時候都曾經有過孫悟空的夢想,幻想著自己也能夠像孫大圣一樣擁有百般變化,可以變出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實現瞬間的移動。長大之后,我們或許對孫悟空的神話故事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實,唐僧師徒的故事是最初從玄奘僧人西域游行的經歷當中創造出來的,所以歷史上真正存在的只有玄奘。

在古代,有很多人被玄奘西去古印度學習佛經的事跡所感動,于是以它為原型創作了很多小說或戲劇,而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西游記》。可是它自創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卻無人發現書中存在一個明顯的漏洞,還是一個11歲的小孩最近才提出來的。面對她的疑問,專家也沒辦法反駁。到底是什么呢?
公元629年,玄奘從涼州出發,到達古印度,走了5萬里的路程,10年之后才回國。回國后的他,已經將印度的大乘佛法學得精通,并且帶回了大量的佛學書籍。最終,他在大雁塔講經,還寫成了《大唐西域記》。在他的書里面,不僅有自己旅行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還順帶記載了一路向西沿途不同的風土人情,所以他的書籍對于我們研究那個時代,不同文化的差異有很大的幫助。

吳承恩根據他的書籍創作了自己的小說《西游記》,因為小說和歷史不同的性質,在小說的情節處理上面可以適當地夸大和虛幻,所以我們不能夠把書中的每一個情節與真實的歷史來對應,但我們可以從他的情節和形象當中體會到每個人不同的精神。
二、專家無法反駁的問題自誕生之初,《西游記》就非常受歡迎,現在已經有4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它不斷地被后人所翻閱和傳唱,但是卻一直沒有人發現其中的一個漏洞。有一個11歲的小姑娘,她的名字叫馬思琪,她不像其他的學生,喜歡看電視劇,而是喜歡閱讀紙質書籍。所以,當她閱讀完西游記的原著之后,發現了一個特別重要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沒人提起,專家也無法回答。

馬思琪表示,在原著當中,師徒4人一路向西行走,他們所有的吃食都是向周邊百姓家里化來的,因此,他們在飲食上應該有地區差異,因為他們在南北之間,東西之間。但是,在書里面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吃的齋飯都是相同的,這并不符合當時的實情。

當馬思琪產生了疑問之后,就迅速在網上發布了自己的想法,后來她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專家的注意,但是卻沒有專家能夠反駁她的想法。我們都知道,中國南北飲食習慣上有很大的差異,北方人不愛湯,以面為主食,南方人愛湯,以米飯為主食。可是在書里,他們不管到哪兒吃的都是蘇皖菜系。

其實,這跟作者有很大的關系。要知道,作者吳承恩是江蘇人,在交通條件并不發達的唐朝,他也沒有機會出遠門。所以對于他來說,并不了解每一個地區知識和風土人情,筆下出現這樣的漏洞,這是我們應該理解的。

從11歲小女孩提出的尖銳問題中,我們可以發現,她是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在常人都無法發現的細節中,她卻能夠有不一樣的想法。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我們不能把它當作真實的歷史來對待,只是這種偶然的發現,也能夠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樂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871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