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治療娃娃腹痛的快速方法(寶寶腹痛不用急)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0)
?本文為《幼幼心經》專欄第11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

熊磊
云南省名中醫、教授
云南中醫藥大學校長
感冒流行季節,寶寶感冒還沒痊愈又突然說肚子疼,反反復復,急壞了家長。當醫生診斷為“腸系膜淋巴結炎”時,家長們擔心了:這是什么病?嚴不嚴重?需要做什么治療?在家里能不能幫寶寶緩解肚子疼呢?欲知詳情,走進本期科普,「知了」帶您認識“腸系膜淋巴結炎”。
何為腸系膜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是7歲以下小兒腹痛的常見原因,以發熱、腹痛、嘔吐為主要癥狀(臨床多以反復腹痛為主要表現),有時可伴腹瀉或者便秘。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并見。
腸系膜淋巴結炎腹痛的特點
腹痛位置不固定,但多見于臍周
腹痛性質不固定,可表現為隱痛或痙攣性疼痛
腹部壓痛不固定,可隨體位改變而變化,一般無反跳痛或肌緊張
其他腹痛的常見病有哪些呢
寶寶腹痛的原因很多,若是出現腹痛持續劇烈難忍,高熱,有壓痛、反跳痛時,常常提示急性闌尾炎,此時需要及時就醫診治。那么這兩者具體如何區分呢?記住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小口訣即可:“先發熱,熱不高,后腹痛,無定處,能緩解,無壓痛”,而急性闌尾炎正好與此相反。
此外,尚有急性胃腸炎、腸痙攣、腸套疊、腸梗阻、腸系膜淋巴結結核等疾病可以引起寶寶腹痛,此時家長們應盡快帶寶寶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
中醫如何認識
中醫認為,小兒臟腑嬌嫩,脾常不足,若腹部中寒,或感受濕熱邪氣,或乳食內積,邪氣、乳食聚于中焦,氣滯血凝,經絡不通而腹痛。本病中醫以腹痛論治,以溫經散寒、清熱祛濕、調理氣機、消食導滯為主要治法,同時輔以理氣止痛,運脾和胃之藥,使全身狀況得以改善。
治療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一般經清淡飲食、休息,必要時可靜脈輸液、抗生素治療后腹痛可明顯好轉。值得一提的是,中醫治療對本病療效甚佳。
01
若寶寶腹痛伴有發熱怕冷,甚至四肢發涼、出冷汗,或腹痛前貪涼飲冷,「知了」推薦以下方法:
大青鹽熱敷:將1公斤大青鹽(海鹽)放在鍋里炒熱后再裝進布袋中,布袋選擇適合寶寶大小的即可。將鹽袋平放在疼痛部位,太燙時可在鹽袋下墊毛巾。每次敷半小時到一小時,每天至少一次。
藥茶治療:備2~3枚草果,置鍋內微炒,待有香氣大出時取出,拍碎,再以200ml清水煮飲。
02
若寶寶腹痛伴有手足心熱,煩躁口渴,腹部脹痛,口臭便秘,「知了」推薦以下方法:
推拿治療:
1.重揉一窩蜂:此為腹痛要穴,重揉3分鐘,每分鐘100次

2.清胃經:從手臂橈側腕橫紋推到拇指本節末,推100次

3.揉板門:2~3分鐘,次穴為治療腹痛、腹脹要穴

4.清大腸經:推100次。清大腸可通利胃腸,將積滯、熱邪排出

5. 掐揉四縫:掐揉20遍,此穴可助行氣散結

6.搓小橫紋:搓100次

7.順時針摩腹:100次

03
若寶寶貪食挑食導致肚腹脹滿,伴有腹瀉或者嘔吐,「知了」推薦以下方法:滾蛋療法:備兩枚煮熟的雞蛋,剝殼后將蛋黃取出,并置入合適大小的銀器,如銀戒指、銀耳環等,用干凈的紗布包裹,待溫度適宜后,在寶寶腹部以順時針方向反復滾動,一枚雞蛋冷卻后再更換另一枚,仍重復上述操作。若擔心寶寶被燙傷,可以隔內衣操作。
寶寶腹痛的預防與調護
1.飲食調理: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忌過食生冷、辛辣、不潔食物及魚蝦、雞蛋、牛奶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還需避免餐后劇烈運動或者在玩耍中進食。并應根據病因給予相應飲食調護:有食積的寶寶暫禁食,或給予流質、半流質的飲食;熱證明顯的寶寶須忌食辛甘厚味;寒證明顯的寶寶宜食甘溫之品,溫暖脾胃。
2.日常護理: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感受不正之氣;寒冷天氣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涼。
3.情志調理:減少情志刺激,避免精神緊張,保持寶寶心情愉悅。
4.服藥注意:寒證明顯的寶寶,應熱服湯藥,熱證明顯的寶寶則冷服,伴有嘔吐的寶寶可以少量多次服用。
5.腹痛明顯或者持續者,應及時送醫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感謝您堅持看到結尾哦,比心!
如果您對本文內容有什么疑問,或者您在育兒過程中有其它困惑,希望「知了」團隊為您解答的,您都可以在文末留言,歡迎大家分享育兒小妙招,期待與您的互動哦!
「知了」團隊

「知了」團隊以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云南省名中醫熊磊教授為首,由中醫兒科專業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組成,旨在崇醫道之真,匯學人清談,傳幼幼心經,推出最專業、最走心的育兒寶典;普及最簡便、最實用的防病攻略。“知了”——我知了,你知了嗎?「知了」團隊來啦!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