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髖關節脫位走路一瘸一拐(寶寶走路像鴨子)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7)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中連 周紅)3月抬頭、6月獨坐、1歲走路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成長歷程,若寶寶已過了學走路年齡,但走路時卻仍像鴨子般左右搖晃,或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那家長們就得注意了,當心寶寶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也就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小兒骨科接診了一位16個月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寶寶,并成功為其手術治療,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寶寶髖關節脫位走路一瘸一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寶寶髖關節脫位走路一瘸一拐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中連 周紅)3月抬頭、6月獨坐、1歲走路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成長歷程,若寶寶已過了學走路年齡,但走路時卻仍像鴨子般左右搖晃,或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那家長們就得注意了,當心寶寶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也就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近日,婁底市骨傷醫院小兒骨科接診了一位16個月大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寶寶,并成功為其手術治療。
桐桐是一位16個月大的女寶寶,自1歲開始學會走路后,父母發現其步態異常,走路時像鴨子般左右搖晃,但行走無疼痛及哭鬧,家長自認為寶寶剛學會走路,不太好看,長大一點就會變好的,沒有引起重視。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桐桐的情況并沒有改觀,走起路來還一跛一跛的,一不留神就會摔倒,家人方才感覺事態嚴重。在當地醫院行檢查提示為左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輾轉多家醫院均建議手術治療,為確保手術效果遂來到醫院小兒骨科就診。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即股骨頭不在髖骨臼窩里,或容易從里面滑出來,如果及時進行積極治療,將不影響正常走路,也不會影響日后生活,但是如果耽誤了治療,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髖關節炎。對于這位特殊的小寶貝,醫院高度重視,召集多名專家進行大會診,對手術細節和術后康復方案做了反復、仔細研討,最終決定為其施行切開復位 髖人字石膏外固定術。在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后,以彭放兵、胡世密為首的小兒骨科專家團隊成功為桐桐施行了切開復位 髖人字石膏外固定術,通過手術改善髖臼和股骨頭的匹配關系,為發育差的髖關節提供了正常的發育環境,避免了人工關節置換帶來的痛苦和經濟負擔。
因桐桐年齡小,加上近來氣溫逐漸升高,術后主管醫生、小兒骨科專家胡世密為其使用輕便、透氣、便于復查時射線穿透的特殊石膏材料;科主任彭放兵考慮到石膏固定時間長、寶寶對被動體位配合度低,反復叮囑護理人員運用中醫理療等技巧緩解疼痛。目前,小桐桐恢復良好,再經過后續的治療及康復鍛煉,就可以恢復正常的行走姿態了。
小兒骨科專家提醒廣大家長,若您的寶寶在嬰兒期存在關節活動障礙、患肢短縮、皮紋不對稱,幼兒期出現走鴨步、跛行步態、患肢短縮畸形等情況,特別是女嬰,有臀位產陽性家族遺傳病史的情況,家長一定要認真對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小兒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應越早治療越好,半歲內可通過吊帶固定的簡單方法治愈,一歲半以內一般可通過手法復位、石膏固定、佩戴兒童特殊支具等方法進行矯正,避免了手術且治愈率高,晚期則會影響關節發育,遺留殘疾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595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