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親愛的小孩肖旭是黃眉大王嗎(親愛的小孩中啃老)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5)
熱播電視劇《親愛的小孩》迎來了大結局。
關于婚姻危機,關于生育困境,關于人性救贖,相信大家都在別的地方看到過很多次。
這部劇是一部很細膩的劇,也是我最喜歡的那種類型。就是全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善與惡,沒有一個人是百分百善,也沒有一個人是純惡人。
每一個人善良里面都有自私,貪婪里面也有良知,這就是真實的人性。
今天我想討論的,是一個被忽略、被謾罵的角色——肖旭。
肖旭一出場,就像一個蟲子一樣。
沒有骨頭一般,攤在沙發上打游戲。二十多歲的人了,還要抱著媽媽撒嬌,讓媽媽給他做飯。
整個人的形象,就是扶不上墻,破罐子破摔,死不要臉的樣子。隔著屏幕,都想伸出手踹他兩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察覺,肖旭式的“中國式小兒子”并不是個例。
也許別人覺得,這樣的孩子給臉不要臉,白疼他們也不爭氣。
其實,這一切并不是他們的本意,他們可能終其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就是自己的自卑與超越。

1
懂事的老大,并不是輸家
《親愛的小孩》中,哥哥肖旭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家庭中,老大哥的模樣。
能力比弟弟卓越,也愿意積極去擺平家庭的事情。尤其是在爸爸缺席的家庭,他擔當起了一個家庭中“爸爸”的角色。
至于他對小家庭不負責任,把婚姻經營得一塌糊涂,那是另一個話題,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家庭中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后他享受過幾年獨生子女的生活,享受過父母全然的關注。
過了幾年有了弟弟妹妹之后,他必然會感受到“失去”。
失去父母的關注,失去了任性的機會,失去了全然的注視。
孩子應對這樣的變故,他們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假裝扮演懂事,裝成一個小大人。
為父母分憂,像個大人模樣,好像自己什么都不需要的樣子,才能重新得到父母的贊許。
“懂事的老大”背后,往往意味著隱忍,往往意味著委屈。
那么,老二就是天生的贏家了嗎?

當然不是。
這世上所有的饋贈,都是早就標好了價格,只不過我們經常看不到那個價格標簽。
肖旭的確獲得了媽媽更多的寵愛和照顧,可是他也因此,退化了四肢,變成了一個巨嬰。

肖路的確是懂事的老大,可他也因此有了更多獨立的機會,更大成長的空間。
很多多子女家庭,我們都會發現這樣的規律——孩子們要么是都很爭氣,要么是老大比老二要有出息些。
如果任何事情都是等價交換的話,那么老大的成就和獨立,是用委屈和懂事“買”來的。老二的被寵愛和偏愛,是用不獨立和自卑“買”來的。

2
老二的無能,是對母親的回饋
父母在擁有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往往帶著自己年輕血氣的期許,望子成龍的愿望更強烈。
所以第一個孩子,往往更加注重事業成功與自我價值。
但是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父母的重心會往家庭轉移,他們會覺得孩子的陪伴和依賴,才是幸福的來源。
同樣一個家庭中,父母對待兩個孩子的期待也是不同的。
老大需要成績優秀,才能夠獲得認可。老二只需要撒嬌賣萌,就能讓父母開心。
《親愛的小孩》中,經常看見肖旭抱著媽媽撒嬌的樣子,經常看見他主動需要媽媽的呼喚。

媽媽去給兒媳婦伺候月子,一直都放不下自己的巨嬰兒子。
一個星期要回去一趟,給肖旭做飯、洗衣服、收拾家。肖旭就像蛀蟲一樣,把家里弄成了垃圾場,泡面里面長毛了都不管。
“無奈”之下,媽媽只能帶著小兒子,繼續去伺候月子。
美其名曰“不就是多雙筷子”,其實她是享受沒有界限,享受被需要的幸福感。
這是媽媽對幼子的寵愛,也是幼子意識到母親需要他的依賴,不愿意離開的表現。
我們可以想象,如果有一個孩子抱著媽媽說,“媽,我要吃糖醋排骨”,這個人會是老大還是老二?
基本上,一定是老二做出來的事。
父母嘴上當然會說,希望老二也獨立,不要總是賴在自己身邊。
可是,他們潛意識里,卻不希望孩子離開自己。
又愛又怕,渴望距離有享受無界限,是父母對小兒子的糾結。

3
排行老小,面臨的自卑與超越
父母一邊希望小兒子陪在自己身邊,一邊又總會對他們說“你看你哥哥姐姐”。
這種無形的打擊,滋生了他們的自卑感。
他們希望自己超越哥哥姐姐,但是他們往往又被溺愛得失去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肖旭也是如此。
他總是接連被騙,每次都是以“賺大錢”的名義出現。
只要有人稍微一下套,跟他說只要投資幾萬就能賺大錢,他就馬上往坑里跳。偷媽媽的存折、借高利貸也要去做。
他一直在說:這一次,我一定要讓我哥和我媽看得起我。
為了擺脫自己的自卑,為了讓人看得起,他總是否認自己的弱小,渴望干大事。
這就是排行老小的孩子,一生都要面臨的自卑。
再比如《人世間》中的周炳昆,周家的三個孩子里面,老大老二都考上了北大,老大是市委書記、省長的女婿,老二是著名教授,詩人的妻子。

只有周炳昆一直窩在父母身邊,努力過著自己平凡的一生。
但是他的內心,也一直是自卑又要強的。
守著當大官的哥哥,他卻很少張口求助。再艱難的時候,他都自己一個人咬牙扛過去。
他一直想要出人頭地,他努力賺錢,經營自己的飯店、書店,就是希望自己父母家人看得起自己。
周炳昆對身邊的朋友,有求必應,哪怕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幫助他們。
因為從這些事情中,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能平息自己的自卑心理。
天底下排行老小的孩子,大多都要面臨著自己的自卑與超越。

《親愛的小孩》大結局里面,導演給了肖旭一個很好的結局,他借了高利貸做微商被騙,不敢回家。
知道哥哥和媽媽替他還錢之后,他厚著臉皮回來了。
這次媽媽跟他說:你只要好好干活,不用賺大錢,你依然是我的好兒子。
得到了這樣的認可之后,大概,肖旭可能就慢慢走上了自己的超越之路。

那么,什么才是他們的超越呢?
就是放棄“做給別人看”的念頭,放棄“超越哥哥姐姐”的想法。
只專注自己的人生,不再跟別人比較。
哥哥姐姐強,我也不差。即使事業沒有他們成功,可我也有自己的小天地。
超越競爭的內心,超越自己的自卑。
沒有人想要“給臉不要臉”,每個孩子都想最好的回饋父母的愛,只不過,他們可能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
父母不要求長子懂事,不寵溺幼子,是很多子女家庭中,艱難又必要的課題。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045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