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哺乳期怎么反復刺激奶陣(來時媽媽有啥感覺)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歡迎關注@京媽說,點擊加入下方圈子,學習更多實用孕產育兒知識。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母乳喂養的媽媽,在哺乳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寶寶吃奶的過程中,媽媽突然感覺到胸部有輕微的脹痛感,隨后就會有母乳“快速噴射出或像水流一樣流出”,正在吃奶的寶寶就容易被急速的奶汁嗆到。

被嗆一次寶寶就不愿意再吃奶了,甚至媽媽想盡著各種辦法,寶寶就是不吃,即使是餓到哭鬧也不吃。不明白這種現象的媽媽可能會以為寶寶已經吃飽了,所以不愿意吃了。
但其實,寶寶并沒有吃飽,是因為這種突發情況嗆到寶寶,使得他有心理陰影、緊張害怕才不愿意吃奶的。
這種情況就是“奶陣”,奶陣多出現在哺乳期,一般發生在母乳喂養過程中或哺乳前,奶水突然增多,所以也被部分媽媽稱為“驚奶”。
這是一種喂養過程中正常也常見的現象,而母乳喂養的媽媽,奶水80%是通過奶陣獲得的,因此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只是需要在給寶寶吃母乳時方法正確就可以。

有經驗的媽媽們,都知道“奶陣”往往來的比較突然、持續的時間也不固定,會因人而異。母乳比較好的媽媽,奶陣可能會持續的時間稍微長一點,通常在1-2分鐘左右,甚至再長一點;奶水不足的媽媽,奶陣持續的時間會短一點,可能持續幾秒就消失了,來得快去得也快。
當奶陣來臨時,兩邊乳房都會有母乳分泌出來,而喂奶時寶寶也只能吃一邊的母乳,另一邊可能就會滴答滴答漏奶。
如果是母乳不足的媽媽,可以用 吸奶器或者奶瓶 收集起來,并且裝在儲奶袋或儲奶瓶冷凍保存,等媽媽不方便喂奶或是當天母乳不夠的時候解凍喂給寶寶吃。
對于 母乳條件比較好、奶水比較充足的媽媽,不愿意收集起來,也可以 捂塊毛巾或墊塊防溢乳墊(母乳喂養的媽媽可以提前準備一包,上班或外出時使用很方便,可以避免不少尷尬),避免流出來的母乳把衣服弄濕弄臟。

給寶寶喂奶時,媽媽們總想讓寶寶多吃點,尤其母乳條件不太好的媽媽,更是盼著母乳多一些,能讓寶寶吃飽。那怎么做才能引發奶陣,增加母乳量呢?
1、堅持母乳喂養
這是最基本的引發奶陣的方法,寶寶多 吮吸的動作就會增加對泌乳系統的刺激,讓乳腺釋放催產素刺激奶陣快速來臨。因此,在堅持親喂的同時,讓寶寶多吃、多形成刺激,可以增加奶量,也可以促進奶陣的到來。
2、媽媽多喝促進乳汁分泌的湯水
也就是所謂的“下奶湯”,哺乳期的媽媽多喝湯水有助增加身體里的水分,有會間接的增加母乳的量,尤其是一些能促進乳汁分泌的湯水。
最常見且比較有效的湯,如 豬蹄花生湯、豬肚通草湯、絲瓜鰱魚湯、鯽魚豆腐湯 等,還可以喝豆漿和牛奶,可以不同種類的湯水多嘗試,畢竟存在個人差異,也說不好具體哪種有效果,我對牛奶比較敏感,只有一喝牛奶很快就漲奶。

3、用毛巾熱敷
“熱敷”有助疏通乳腺管,促進血液循環,溫和的環境更有助于增加母乳、促進奶陣的來臨,這也是用的比較多的一種方法。
媽媽們可以準備一塊兩干凈的毛巾,每次給寶寶喂奶前,先熱敷20分鐘左右,溫度不宜過高,以免被燙傷,熱敷期間如果感覺毛巾不熱了可以再換一塊熱的,要保持毛巾溫熱。
4、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奶陣”的到來是靠催產素控制的,而影響催產素的關鍵因素就是媽媽的情緒,樂觀、積極的情緒會促進催產素的分泌,進而刺激奶陣到來;而消極、焦慮、抑郁的情緒則會抑制催產素的分泌,減少奶陣的次數。
所以,產后母乳喂養期間,新媽媽的情緒至關重要,為了寶寶的口糧,盡量每天多想開心的事情,減少負面情緒;而 家人也要多支持媽媽的母乳喂養,一起為產后媽媽的好心情做努力。

雖然說起來都很簡單,但實際母乳喂養時可能面臨各種煩惱和問題,比如好不容易“奶陣”來了,但是寶寶不在身邊或不想吃奶,亦或是寶寶很容易被嗆到,這些情況又該怎么辦呢?
1、適當按壓、減少乳汁流速
通常奶陣來得比較急,這時寶寶吃奶很容易被嗆到,如果寶寶正在吃奶,那媽媽就可以 用手指適當按壓乳房,減少乳腺管內乳汁的流出,這樣就不容易嗆到寶寶了。
2、收集到奶瓶存儲或用奶瓶喂
一般奶陣來了,母乳流速會很快,有些寶寶很聰明,被嗆過一次再遇到這樣情況就不吃了,那也可以用前面介紹到的方法,比如 用吸奶器或奶瓶把母乳收集起來,用奶瓶喂給寶寶吃,雖然麻煩一點,但是可以保證寶寶不被嗆到;或是直接倒入儲奶袋冷凍儲存,等以后再喂給寶寶吃。

實際母乳喂養過程中,當奶陣來臨時大部分寶寶是可以繼續吃奶的,如果媽媽看到奶速較快,也可以適當按壓,減少母乳流出,具體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就好。關于母乳喂養,媽媽們還有哪些問題或經驗,歡迎留言咨詢或分享~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