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天價50萬元古董(云上古玩農家小孩挖出天價古董)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罍(léi)是古代一種大型盛酒器和禮器,誕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絕跡于戰國時期。青銅罍在歷史上流行時間較短,尤其是方罍更是十分稀少。

▲皿天全方罍
“皿天全方罍”是商代晚期盛酒器,通高84.8厘米、器身高63.6厘米,罍蓋呈廡殿頂形,形狀與蓋式相同。全器以云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突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器蓋刻有“皿天全父乍尊彝”七字銘文,器身則為“皿父乍尊彝”五字銘文。該器形體高大、富麗堂皇,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
農家小孩挖出皿方罍

▲皿方罍的發現地
1919年的一天,湖南省桃源縣架橋鎮,一個年僅十來歲名叫艾清宴的小孩扛著糞耙,前往外婆家請人抬棺材。途經下堰榜的一座山邊,他一不小心踩垮了一堆土,土堆里面赫然出現一個大黑疙瘩。他將土挖開后,第一感覺就是“重”!于是叫來家人一起把它挖出來,皿方罍由此重見天日。
方罍蓋、身分存異處

▲皿方罍(局部)
很快,挖到寶物的消息不脛而走,一位湖北姓石的古董商聞訊而來,看到精美至極的方罍,當即出價400塊銀元購買。得知有人愿出高價收購,物主就拿著方罍蓋到附近小學找鐘校長詢問。鐘校長見方罍蓋絕非一般古物,當即決定用800塊銀元購買,并將方罍蓋留下,讓物主回家把器身取來。此消息被石某知道后,石某抱著方罍器身匆忙離開。從此,方罍蓋、身分存異處。
器蓋移交湖南省博物館

▲皿方罍器蓋
皿方罍消息傳開后,北洋政府的段祺瑞和湖南省省長趙恒惕都表示要追繳……但北伐戰爭爆發后,這件事就不了了之。解放后,皿方罍的器蓋才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保存至今。
器身流落海外近百年

▲皿方罍(局部)
至于流失在外的器身,可謂飽經坎坷,它先是被石姓商人賣給了上海文物販子,后來又被賣給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并一度消失,直到1992年才出現在一位日本收藏家手中。當時,湖南方面派專人去日本洽談皿天全方罍身首相合的事情,但因為兩國的法律問題而擱淺。

▲皿方罍(局部)
2001年,這位日本收藏家事業危機,決定在紐約佳士得拍賣場拍賣皿天全方罍器身,結果被一位法國買家以924.6萬美元買走,這創下了當時亞洲青銅器在國際市場上拍賣的最高價格記錄。
身蓋合一 回歸中國

▲皿方罍
2014年,紐約佳士得拍賣場再次爆出消息——皿天全方罍估價待詢,起拍價約為1000萬至1500萬美元。消息傳出后,引起華人收藏家的集體關注,他們聯名發表公開信,支持國寶回國。

▲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中),省長杜家毫(右),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左)共同為皿方罍合體
最終,在湖南省公私單位和熱心人士的合力推動下,用2000萬美元買下器身。2014年6月28日,結束了近一個世紀海外漂泊的商代青銅器皿方罍的器身與器蓋在湖南完成合體,從此身蓋合一,由湖南省博物館永久收藏。

“身蓋合一,完罍歸湘”,也算是圓了中國文博界、收藏界的大夢 ,它就像一根導火索,開創了海外流失文物回歸一個新的范例,我們應當為此壯舉感到自豪。
來源 | 錦州新聞媒體集團《錦州手機臺》客戶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140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