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文丨京媽說,原創內容。
這是早上看到的一位媽媽的留言,回想我剛給娃添加輔食時,也是這樣的“心情”,四個字形容就是——無從下手,不知道吃什么、怎么吃、吃幾頓……

添加輔食其實有信號、原則和注意等,剛給寶寶添加輔食階段的要點,京媽總結了一些,家長們可以記下來。
① 滿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這是權威官方的建議,實際中可結合寶寶的發育情況,但不得早過4個月,晚過8個月。
② 第一口輔食添加富含鐵的食物,考慮寶寶消化能力,推薦添加強化鐵的嬰兒米粉。
③ 不建議把果汁、米湯、作為寶寶最初的輔食,也不建議用果汁或骨頭湯沖米粉。
④ 添加輔食的時間,可以選一天中家長和寶寶都能接受的一餐開始,比如兩頓奶之間,半上午或半下午。

⑤ 寶寶接受度不好,不必強行喂給寶寶吃,可以過幾天再試試。
⑥ 逐漸添加新種類輔食,添加米粉3-5天后,寶寶接受度和適應度都好,可繼續添加新種類輔食。
⑦ 新加的輔食,觀察寶寶的適應性,也就是看寶寶是否出現過敏不適等表現。
⑧ 輔食添加原則:少量開始添加(2勺干米粉加溫水沖泡)、逐樣少量添加(一樣一樣的添加,別同時添加多樣輔食,也別一次喂很多)、逐漸增加輔食質地和次數(從泥糊狀到顆粒狀,再到塊兒狀,正確添加鍛煉寶寶咀嚼能力,次數逐漸從1次到3次)。

給寶寶吃輔食,要方法正確,除了了解信號和原則外,也要注意避坑,別喂錯。
? 誤區一:輔食做的過于“硬、粗、生”
“我就是不信那些專家和書上說的,孩子還是要「糙養」。我們這一代,小時候能吃飽就不錯了,哪有那么多講究。”
有些家長就是不考慮寶寶發育特點,完全“隨自己性子來”。
結果,沒吃兩天寶寶積食了、消化不良了。
其實,這是誤區,養娃還是要科學!
小寶寶消化機能力還沒發育完善,輔食做的粗糙、生硬,就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而且,吞咽和咀嚼能力也需要一步步鍛煉。
因此,給寶寶吃輔食,應該 根據輔食添加原則,結合寶寶月齡,從 稀、軟、細、熟的泥糊狀開始吃,逐漸增加輔食質地,以鍛煉寶寶咀嚼能力。
? 誤區二:自己先嚼一嚼,再對嘴喂給寶寶吃
“寶貝還沒長牙,自己不會咀嚼,我先嚼碎再喂給她吃,這樣更容易消化。”
真有家長就是這樣,先把食物放自己嘴里咀嚼,再吐在小勺里或直接對嘴喂給寶寶。
還以為是好心在幫寶寶,卻沒想到是實實在在的“坑娃”!
首先,寶寶的咀嚼能力需要鍛煉,若是大人“代勞”咀嚼,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會得不到鍛煉,甚至學不會咀嚼。
其次,這是很不衛生的習慣,會把大人口中的細菌、病毒等隨飯喂給寶寶,但寶寶的抵抗能力又沒那么強,就容易讓寶寶生病。
只要根據寶寶月齡做輔食,做到軟、細、爛,就算寶寶還沒長牙,也是可能咀嚼和消化的,并不用擔心。
? 誤區三:孩子不愿吃時,強填硬塞
“忍不住吐槽我家奶奶,每次都追著娃喂飯,娃已經表示不想吃了,還是追著喂,就像讓娃吃的胖乎乎的。”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越胖乎越健康”吧。
其實,只要生長發育都正常就行,反而吃的太胖不利于健康。
俗話說“想要小兒安,三分饑餓三分寒”,強填硬塞,容易造成過度喂養,讓寶寶長得胖、消化不好影響睡眠,而且還影響寶寶吃飯的興趣,把吃飯變成一件“讓他討厭的事情”。
? 誤區四:天天吃那一兩種食物,飲食單一
“不會做輔食啊,不知道該該娃吃啥,只能每天都吃面條。”
“感覺寶寶不會吞咽,吃別的就吐出來,或者嗆著,沒辦法,只能吃點米粉。”
有的寶寶可能已經將近一歲了,都沒吃過幾種食物,而家長也總是“有原因”。
這樣的做法也 都是喂養誤區。
一來,小寶寶生長發育很快,應該每天給寶寶保證充足均衡的營養攝入;
二來,咀嚼能力需要鍛煉,若是只吃單一的細軟食物,不利于鍛煉咀嚼能力;
三來,單調的食物也容易讓寶寶發生厭倦,出現偏食挑食等。
寶寶的輔食,應該做到:保證營養、品種多樣、色香味俱全、葷素搭配。
? 誤區五:過早添加各種調味料
“不加鹽沒味兒,寶寶不愛喝水,吃了也沒力氣啊!”
“不加點調味料,食物沒味兒,寶寶吃的不香。”
這是不少家長的說法,其實,這也是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 等權威機構建議,1歲內不吃鹽,一歲后盡量少吃鹽。
其他調味料也不建議給一歲內寶寶添加,吃的過早不僅不利于寶寶健康,也容易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以上就是剛添加輔食階段的“添加要點”及添加誤區,你家娃吃的第一口輔食是什么呢?你是怎么給娃做的輔食,在吃輔食過程中又有哪些問題問題,都歡迎分享。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實用又接地氣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京媽點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2457.html
上一篇:紙尿褲變黃色(紙尿褲又變紙尿褲)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