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蘇州環太湖騎行最佳線路圖(騎行8公里愛心環保)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3)
6月1日,蘇城的大街小巷彌漫著兒童節的歡樂氣氛。一群平均年紀“70 ”的“老小孩”也沒閑著。他們穿上騎行服,戴上頭盔,蹬上自行車,圍繞著姑蘇區雙塔街道轄區內葉圣陶故居、雙塔、景海女子師范學校舊址等歷史文化點位,完成了總長8公里的“愛心環保”路線,采用低碳出行的方式,感受雙塔街道轄區內的“老”與“新”的文化碰撞。

這群“老小孩”是姑蘇區雙塔街道葑溪社區葑溪自行車隊。憑借著單車和團隊成員間的相互照應,葑溪自行車隊平均每年的行程超過4000公里,相當于從北京到伊朗的距離。“我年輕時經常出差,習慣了走南闖北的日子。退休了待在家里,總覺得渾身不自在。”72歲的陳水寶是葑溪自行車隊現任隊長,也是車隊中最資深的成員之一,他說自己從年輕時開始就很喜歡運動,退休后聽說以前的一位同事在參與騎行活動,他也去買了一輛變速自行車,從此便迷上了騎行。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陳水寶結識了同樣熱愛騎行、后來成為車隊第一任隊長的章金海,兩人就想到將周圍的騎行愛好者組織起來,大家一起活動。在葑溪社區的協助下,葑溪自行車隊正式成立。“車隊建立之初只有幾名成員,主要目的是為了打發退休后的無聊時光,順便健健身。”陳水寶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車隊的成員已發展到了14名。
大家在騎行出游的同時,是不是可以順便多做一點有益的事情呢?在隊員們和社區共同探討下,葑溪自行車隊成為了轄區黨員、退役軍人志愿者、關愛助殘志愿者等共同參與的社區志愿服務團隊,每個月都會定期開展騎行活動。隊員們跨上單車,穿梭于大街小巷,感受整個雙塔街道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是定期來到轄區內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和殘疾弱勢群體家中,在配合社區進行公益宣傳的同時,也帶他們一起領略這些年雙塔街道轄區以及整個蘇州的新變化。
今年,陳水寶和騎友們商量,想在家門口舉辦一次騎行活動,經過反復考量,大家策劃出了一條“愛心路線”。“這條路線串聯了轄區內的雙塔、網師園、環宇薈等各個景點,形成一個愛心形狀,大家在感受古城變化的同時,也同步拾取了沿途的垃圾,真正實現環保之行。”陳水寶說。
當天,隊員們用自己攜帶的照相機和手機,不停地拍攝著景點的美景。“我今天多拍一點,回頭去徐阿姨家的時候發給她一起看看。”隊員中年紀最小的王黎黎說道。拍完照片和視頻后,他們還用攜帶的工具拾取了周邊的垃圾,并根據分類用不同的垃圾袋裝垃圾。“我們的隊友很多人都是退役軍人,大家深知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自然也就更愿意多做一點,力所能及去幫助身邊的弱勢群體,一起來守護好我們共同的家園。”陳水寶說。
(蘇報融媒記者 嚴松 通訊員 伊旻婕)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635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