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9)
經(jīng)歷了摸、爬、滾、打,寶寶開始表現(xiàn)出強烈的邁步欲望,他就要自己腳踏實地走路了。貼心的商家早就為寶寶們準備好了各種學步工具,等著媽媽們選購。
這些工具到底能為學步的寶寶帶來多少好處,需要父母們明辨其中的是與非。

寶寶的小足弓是天然避震器,可以緩沖震蕩,使重力分散到腳的各個點上,保證站立時的穩(wěn)定性,同時避免了足底血管、神經(jīng)的直接壓迫。但剛學步的寶寶下肢力量弱,平衡欠佳,如果這時候鞋子選購得不適當,就無法為腳底板提供平坦舒適的受力點。為了支撐上身的重力,寶寶會改變行走時落腳的重心,當腳板長期受力不均勻時,就有可能造成足弓塌陷而形成扁平足。
因此,這一雙鞋對寶寶學步的安全和足弓的發(fā)育都很重要。
半軟底:鞋底自然不能太硬,但太軟也不能支撐腳掌,容易使寶寶覺得疲勞。
大半厘米:由于寶寶剛學步時,邁步的時候腳趾容易往前擠,因此選購時,腳趾前要留出半厘米的空間,太大了容易脫落或崴腳,剛剛好大小的鞋子則可能影響快速生長的小腳的肌肉韌帶的發(fā)育,鞋頭也以寬圓為好。
5毫米厚:太厚的鞋底彎曲時寶寶很費勁,也會破壞腳的受力平衡,適宜的鞋底厚度為5~10毫米,鞋跟高度則以6~15毫米為佳,比寶寶足弓略高,符合其足部解剖形態(tài)。
高幫包腳:寶寶走路小腳不容易抓住鞋子,因此最好選高幫或包住腳面的款式,以減少因鞋子導致的摔跤。鞋底內側弓處稍隆起,可以保護腳弓。
前部彎折:人在行走時,彎折部位位于腳前掌的跖趾關節(jié)處,因此,比較適宜的鞋底硬度為鞋底前三分之一可彎折,后三分之二不易彎折,那些彎折部位在中間的就不適宜。

前幾年,學步車很流行,家長也認為,孩子還沒能站穩(wěn),有了學步車,孩子不容易摔,也容易學步。但我們觀察孩子使用學步車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蹬腿的時候,主要是強化了小腿的肌肉,而大腿以及臀部肌肉則影響不大。而事實上孩子學步,大腿、臀部和小腿肌肉都很重要,甚至前者更為重要。
這樣一來,學步車反而容易讓孩子走路有墊腳尖的習慣,影響正常學步。而且,由于走路不吃力,反而影響寶寶正常走路的欲望。如果在孩子骨骼發(fā)育還不足以支撐正常走路的時候使用學步車,還可能導致骨骼變形。
另外,很多家庭有了寶寶,都會有很多物件,如果絆到學步車,就會使之顛簸翻到,鑒于此,早前美國兒科學會已經(jīng)強烈建議,不要讓孩子使用學步車。

學步帶是近年更為流行的輔助寶寶學步的工具,對于大人,特別是老人家?guī)O子來說,這的確是個好東西,再也不用整天彎著腰,就可以“遛”著寶寶學步,而且也不會發(fā)生拉傷寶寶手臂的情況。
整體上,學步帶不會給寶寶帶來明顯的缺點,但因為背后被大人拉著,寶寶會習慣性前傾走路,久之形成向前傾斜姿勢,難以鍛煉掌握真正的走路平衡。
因此,學步帶并不是非要不可的東西,也不建議過多使用。
本文專家:常艷群(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醫(yī)學康復科主任)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73516.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