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4閱讀(16)

護理員正在幫長者洗漱。

護理員正在指導(dǎo)婆婆剝雞蛋。
9月21日是國際失智癥日。阿爾茲海默病的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功能下降、精神癥狀和行為障礙、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漸下降,嚴重的會導(dǎo)致失智、失能。
都說人越老就越像小孩兒,但是當老人真的被阿爾茨海默病擊中,“老小孩兒”這四個字絕不像讀來那么輕松。值得慶幸的是,在廣州,不少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在養(yǎng)老院里得到了專業(yè)的照顧。
這群特殊長者每天在養(yǎng)老院里如何度過?他們會得到哪些照護?是天天枯燥臥床還是可以聊天活動?帶著這些疑問,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近日采訪了廣州市昊琛養(yǎng)老院,了解這些“老小孩兒”在養(yǎng)老院里一天的生活。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欣
早上:起床洗漱這個事情并不簡單
“天亮起床啦,我們吃早餐好不好?”“坐好啦 ,我給您洗臉”……早上6點半,葉婆婆的房間走進來一位護理員,這意味著,葉婆婆在養(yǎng)老院里新的一天開始了。
和養(yǎng)老院里部分活力型長者有所不同的是,葉婆婆是一位失能失智長者。在常人眼里,像葉婆婆這樣的特殊長者,他們的身心備受煎熬,應(yīng)該是每天處于抑郁和痛苦中,但現(xiàn)在,他們臉上洋溢的是祥和,眼睛里流露的是平靜。
在廣州市昊琛養(yǎng)老院里,目前住著122位長者,其中失智失能長者有70人,占比超過了半數(shù),他們的身體機能不同程度喪失,智力減退,照顧他們像照顧嬰兒,需要極度耐心。
每天早上,當院里的活躍型長者起床鍛煉,開始活力一天的時候,失智失能長者也會在護理員的照顧和幫助下,進行洗漱和吃早餐。護理員胡可隨說,每天早上6點半到7點15分,她都會和小伙伴們走進各自負責的長者房間。問候、攙扶起床、漱口、洗臉、換尿片,協(xié)助長者吃早飯。“我們會一邊做一邊陪長者說話,一方面分散他們注意力,避免他們對洗漱等事情感到焦慮,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每天早上有一個好的心情”。
根據(jù)情況,養(yǎng)老機構(gòu)會為每位失能失智長者準備紙尿褲。早上起床后、午睡前、晚上睡覺前,葉婆婆都要換一遍紙尿褲,以保持干爽清潔。
對普通人來說,也許難以想象起床這個事情有多難。葉婆婆是重度失能和輕度失智長者,當護理員向她問好時,她會答應(yīng),洗漱洗臉也會配合,但是接下來翻身、換紙尿褲、穿衣、坐上輪椅等,都要護理員細心幫扶。
“如果有些長者有尿頻癥狀,每隔十幾分鐘就會小便,這樣的話紙尿褲就更要勤換”,同樣是護理員的岳克紅,已經(jīng)從事這個行業(yè)7年了,她早已習(xí)慣了這樣的工作。
按照失能失智程度不同,還有一些長者要用坐便器和如廁來解決問題。體重一百斤左右的長者,會被護理員抱起來坐上輪椅,推到洗手間,再抱上馬桶,事后護理員又再把長者抱回到輪椅上。這樣的攙、扶、抱,是每一位失能失智長者每天生活的開始,也是他們每天行動的基礎(chǔ)支撐。
上午:各種娛樂、治療,總會有事可做
每天洗漱穿戴完畢之后,長者們會陸陸續(xù)續(xù)被護理員攙扶著、或坐著輪椅來到每一層樓的活動室,這個時候,是他們每天最開心的時候。老人們開始自娛自樂,有的彈鋼琴,有的看報紙,有的聽收音機。
活動室響起音樂,一位護理員唱著“頭頭拍拍,肩肩拍拍,大拇指大拇指拍拍,小拇指小拇指拍拍……”帶領(lǐng)老人們做操。
“院長有時候會親自過來,和年輕的護理員們一起,帶我們做手指操,這個時候我最放松,最開心”,一位輕度失能長者緩慢地說道。而近年來不少先進的治療型游戲也被不少養(yǎng)老院引進,如八段錦、音樂、手工、種植等。
8月17日,適逢院里的生日會,由于疫情期間不能大規(guī)模聚集,因此院長親自帶著每層樓的護理員們給長者慶祝。他們準備了各種水果、蛋糕,還給每一位長者煮了一只紅雞蛋,寫了一張小小的賀卡。“這里每一位長者的情況我都很熟悉,每次生日會我都會盡量到場陪他們開心一下 ”。
實際上,哪怕沒有安排活動,長者們也不會孤單。相比活躍型老人,養(yǎng)老院對于失能失智長者的護理更注重情緒的安撫和調(diào)節(jié)。因此,每一位路過的工作人員,哪怕是搞衛(wèi)生的阿姨,都會跟他們打招呼,通過握手、撫摸、整理衣物、捋捋頭發(fā)等動作讓老人感到溫暖,也會用哄孩子一樣的話哄老人,還要準備很多表揚和鼓勵的話,例如:今天你很乖、今天你很帥、吃飯吃得不錯……
而每天上午8點半到11點,院里的醫(yī)生護士們會開始一層一層的查房工作。 “我們的行政人員也會每天固定查房,長者們每天的血壓、心率、睡眠、精神狀態(tài)等都是我們最關(guān)注的事情”,沈院長告訴記者。
中午:喂食是護理員最聚精會神的時候
中午11點30分,午餐時間到了!護理員張愛華從餐廳給失能長者陳婆婆打好飯菜。只見她幫陳婆婆圍好圍嘴,幫助婆婆把頭向床邊挪了一下,打開餐盒,舀起小半勺糊糊喂到陳婆婆嘴邊。“婆婆吞咽功能不太好,一口不能吃太多,容易嗆食。” 張愛華說。
陳婆婆意識比較清楚,還非常有禮貌,一邊慢慢吞咽一邊還說“謝謝”,有時候會表達要喝水的意愿。平常人聽不懂的表達,張愛華卻能夠迅速做出反應(yīng),喂了一口溫水給陳婆婆。
由于消化功能退化,失能失智長者都要少吃多餐,有的一天需要喂食五次。養(yǎng)老院的廚師們會把菜肉蛋飯打成黏稠度合適的糊糊,一勺一勺地給長者喂食;還有的需要給插胃管的長者喂食,為了避免燙傷,飯菜總是要放到適宜的溫度,才會通過胃管輸入。
“每次喂食都是我們最聚精會神的時候。因為長者氣管敏感還經(jīng)常會有痰,容易嗆到,喂食的時候要時刻關(guān)注長者的反應(yīng),一旦有嗆到的情況必須馬上處理,穩(wěn)定下來之后才能繼續(xù)喂飯”,“失能失智長者們每頓飯短的20分鐘,長的達到一個小時。我們照顧他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保持耐心和專注”。
下午:花式勸說后做好洗澡這件大事
在昊琛養(yǎng)老院里,盡管住著70多位失能失智長者,但是長者們都很整潔干凈。每天下午2點30分左右,護理員們開始為長者們洗澡。有的長者愛干凈,加上護理員在洗澡的時候會做按摩,還會聊天,所以長者們洗澡后特別放松。身體洗干凈了,長者會特別開心。
對于養(yǎng)老院的護理員們來說,為長者洗澡,是他們和長者最貼近、溝通最多的時候。護理員岳克紅告訴記者,剛剛到養(yǎng)老院工作的時候,她很不習(xí)慣,但是現(xiàn)在也習(xí)慣了。“每次長者們洗完澡特別放松,我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
不過,并不是每一位長者都愿意洗澡。“院里有些長者出于各種原因不想洗澡,我們護理員會想各種辦法說服他們,也會請家屬配合做通長者工作,大部分家屬都很理解很支持”。說起這些固執(zhí)的長者,沈院長的眼里非但沒有一絲嫌棄,反而是流露出像疼愛孩子一樣的眼神。
晚上8點,夜幕降臨,長者們陸陸續(xù)續(xù)進房間休息,一天的生活就這樣在溫暖和平安中度過。院里會安排醫(yī)生晚上值班,為夜間突發(fā)不適的長者出診;有身體抱恙的長者,醫(yī)生會在夜間9點到11點之間巡視,護理主管10點巡視,護理員則根據(jù)護理等級按老人需求巡房,就連保安也不會閑著,晚上11點至凌晨1點、3點輪流巡視每一間房,發(fā)現(xiàn)有異常時,及時采取上報以便應(yīng)急處理。
失能失智長者,盡管他們的狀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走下坡路,但是在養(yǎng)老院的工作人員眼里,他們就像是折斷了翅膀的天使,依然聰明,依然能感知。“跟他們相處久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他們什么都知道,他們很容易被感動,也很感恩,我們希望能盡己所能,給他們安心的晚年”。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83275.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