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大學的體檢能看到脊柱側彎嗎(脊柱側彎天線寶寶)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本文為投稿文章
作者:臧力
作者單位:深圳市慈緣慈善基金會
小麗出身河北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品學兼優,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憑借自己的努力在一家知名世界五百強企業任職。從大學時開始,她就參加公益活動,工作后還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公益組織的志愿者服務。
履歷上看,這又是一個優等生的平常經歷。但當我們看到她在志愿者申請書里說她是“天線寶寶”的一員,看到她嬌小的樣貌,與她進行了交談,才知道她所經歷的如此不同尋常。
“天線寶寶”們的生活
脊柱側彎患者常被醫生親昵地稱為“天線寶寶”,原因是他們的頭部和腰部各套著一個鋼環,并用支撐桿連接,看起來像極了動畫片中的“天線寶寶”。但其實這個裝置是給脊柱側彎患者做牽引的治療工具。
名字聽起來可愛,現實卻是——鋼環需要在頭顱骨里打上10顆固定釘,從腰部橫穿4根鋼針進行固定,治療的疼痛常人難以想象。
▲ “天線寶寶”的頭盆環牽引架(天線寶寶小林原創)
小麗是個“天線寶寶”,患有先天性脊柱側彎后凸畸形,從小家里就四處求醫,但因脊柱側彎后凸程度嚴重,醫院認為手術風險太大,且費用高昂,一直未能醫治。
直到參加工作以后,小麗才在家人的支持下赴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成都三院”)進行治療。一年歷經3次手術,小麗長高了將近20厘米,側彎和后凸也得到了明顯的矯正。
▲治療前后對比(與主治醫生梁博士合影)
一般的脊柱側彎患者特別是兒童,以內向、靦腆的居多。由于外形上和常人有別,他們常常表現得不自信,不太容易接近他人。但小麗卻不一樣,從接觸中我們發現她思路清晰,輕言細語地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交談中還不時發出清脆的笑聲,給人感覺從容自信,如沐春風。
這讓我們愈發好奇,是什么支持激勵著她從求學到工作一路走來表現得如此優秀?
“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主要是外在的激勵。”小麗解釋說。在家里,父母一直把她和哥哥姐姐一樣的對待,讓她在普通學校接受教育,正常隨班就讀。父母會帶她出去玩,從不遮遮藏藏,還會像其他家長一樣向外人夸獎自己,給她鼓勵。
因為身體原因,小麗運動能力受限,她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學習上,成績優秀的她獲得了老師的特別疼愛。學校老師和同學的平等對待,讓小麗能夠正常地融入校園生活,還有三兩知心朋友可以訴說苦惱和相互安慰。
▲術前和朋友在玉淵潭
小麗說,雖然在小時候也遭遇過異樣的眼光,曾感到自卑,但她獲得更多的是,周圍人們給予她的包容和尊重,這些都內化成自信和自我激勵。
在小麗的眼中,周遭大多是善意的,溫暖的,她沒有因為疾病缺少被愛。她還特別提到了在成都三院住院治療時令她感動的一幕:一次一位做牽引的“天線寶寶”鞋帶開了,但無法彎腰,主治醫生見到了就彎下腰蹲著幫她系緊鞋帶。小麗說,看到那個場景會感到周圍有這么多美好的人,相信“天線寶寶”也可以努力變得更美好。
▲主治醫生幫天線寶寶系鞋帶
做公益:每個群體都值得被關注
小麗工作后經常會利用業余時間參與公益活動,幫助的人有老年肢體障礙者,也有智力障礙患者。在治療脊柱側彎期間,她又向慈緣基金會提交了志愿者的申請書。
談到為什么要做公益,小麗說助殘公益一直是她工作的首選方向,原因是自己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所以認為會更有同理心,能夠理解和幫助這個群體。她說:“世界是多元的,社會也是多元的,無論是殘障,還是其他弱勢群體,都值得社會去關注和支持。”小麗希望盡自己的能力服務他人,回報曾給予她幫助的人們,并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住院期間幫助脊柱側彎患者家屬填寫慈緣基金會基金申請資料
請給予關注和尊重
脊柱側彎不僅危害兒童的身體健康,更會對其心理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外形原因,脊柱側彎患兒常被同齡人排斥和孤立,容易產生自卑、自閉、情緒障礙等心理問題,無法正常融入社會。用小麗的話講,心理的影響可能需要一生去治愈。
從小麗的成長經歷,我們看到一個身體小小的柔弱女孩子,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自己健康、強大的內心世界;也讓我們明白,營造一個健康、平等的社會環境對脊柱側彎患兒來說是何等重要。幫助“天線寶寶”,也要關注他們的心理,給予平等對待與尊重,給他們展現自我的舞臺,因為每個人的努力都值得被看見。
▲“天線寶寶”畫的派大星和海綿寶寶
如鮮花般怒放,愿余生皆是美麗
經歷鳳凰涅槃般的蛻變,小麗的自信由內而外地提升了。她想嘗試做一些以前被限制的事情,比如考駕照、教師資格證,“以前因為對自己不自信,不敢獨自一人去旅行,但現在想要證明自己有能力,去看看這個熱愛著的世界。”
▲術后在路上
她還想對所有“天線寶寶”說:“我們都一樣,卻又那么不同尋常,我們比別人更多了一份勇氣與努力來面對這個世界,愿我們都如鮮花般怒放,余生皆是美麗。”
▲術后與父母合照
“愛讓我們挺直脊梁”,慈緣基金會作為常年關注脊柱側彎群體的公益組織,關注患兒的身體康復,也注重維護和健全患兒心理健康,不斷探索“全人”陪伴的公益救助之路。
作者:臧力
作者單位:深圳市慈緣慈善基金會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100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