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5閱讀(9)
最近,世衛(wèi)組織發(fā)布了一個文件,針對歐洲嬰幼兒輔食的現(xiàn)狀,建議成員國在這類產(chǎn)品中“禁糖”。

文件針對的是歐洲市場上的商業(yè)化嬰幼兒輔食。在中國,很多父母更喜歡親子給孩子做輔食。世衛(wèi)組織的這份建議,對于這些自己輔食的父母們,又有什么樣的參考價值呢?
嬰幼兒輔食中不僅是“禁糖”,其實是“禁甜”
糖對健康的危害已經(jīng)有很多數(shù)據(jù),“減糖”成為了各國營養(yǎng)指南中的基本原則之一。對于成年人,“減糖”的目標是把游離糖的攝入量限制到50克以下,最好不超過25克。這個“糖”,是指各種被人體快速消化吸收、能產(chǎn)生熱量的糖類物質(zhì)。而那些無熱量或者低熱量甜味劑、有甜味劑的低聚糖和糖醇類物質(zhì),并不算在其中。

而世衛(wèi)組織的這份文件中,不僅要求禁止糖(除了白砂糖,還包括各種糖漿、蜂蜜、果汁、濃縮果汁),還包括甜味劑(比如糖精、甜蜜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菊糖苷)。文件中沒有說那些甜度較低的甜味劑,比如低聚糖和糖醇類,但它們的添加量高的話,也是可以實現(xiàn)明顯甜味的。
即使是水果泥和水果干,世衛(wèi)組織也給出了限制:不超過5%。
為什么要對嬰幼兒“禁甜”
糖對嬰幼兒的直接影響,首先是體重。糖的消化吸收速度快,飽腹感低,所以嬰兒輔食中的糖過多的話,孩子吃飽了會餓得快,然后又再吃,從而攝入過多熱量。在過去食物匱乏,孩子容易營養(yǎng)不足,所以人們把“大胖小子”“白白胖胖”作為孩子“長得好”的標志。然而嬰幼兒時期就長胖,往后肥胖的幾率就更高。孩子越是超重,越不愿意運動,從而為健康成長埋下很大的隱患。

其次,吃過糖之后,殘留在口腔中的糖會成為口腔細菌的食物,造成齲齒以及其他口腔問題。許多父母不重視嬰幼兒的口腔衛(wèi)生,覺得乳牙壞了就壞了,反正會換牙。其實,“齲齒”只是一個標志,它意味著口腔細菌太多,不僅腐蝕了牙,也損害了牙齦健康。病變的牙齦,并不會因為換牙而變好。
這是“真糖”的影響。
對于孩子來說,“甜味”的影響甚至比這二者還要重要。
人類對甜味的偏好是與生俱來的。當吃到甜的東西,大腦會分泌多巴胺,讓我們感到愉悅。很多孩子不喜歡吃飯,父母就會通過加一些糖來讓孩子喜歡。當人們說“糖”不好的時候,許多父母并會認為那些“高級”的糖——比如蜂蜜、冰糖、紅糖、自己榨的果汁,就可以解決問題。其實,不管這些糖賣得有多貴,宣傳得有多“神奇”,它們中的糖對健康的影響都跟白砂糖沒有區(qū)別。
人們從吃糖中獲得的愉悅存在“正反饋”效應。也就是說,甜食讓我們愉悅,但同樣的甜度產(chǎn)生的愉悅度會逐漸下降——要獲得同樣的愉悅,就需要更甜的食物。成年人還可以通過理智去控制自己的飲食組成,而小孩子只會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欲望去選擇食物。而且,越是偏愛甜食,就越不容易接受其他的食物,從而形成偏食和挑食。
這種影響,對于孩子以后的發(fā)育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這種“偏好甜食”的形成,并不僅僅是糖,各種甜味劑也都會有同樣的影響。此外,甜的果汁和果汁濃縮物,也都會有同樣的影響。
糖不是毒藥,甜味劑也不是。他們對于嬰幼兒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助長了他們形成不良的飲食偏好?!皩殞殣鄢浴笔歉改競?yōu)楹⒆又谱魇澄飼r的追求,但這種追求不應該通過加糖或者加鹽的方式來實現(xiàn)。對父母來說,用耐心去培養(yǎng)孩子接受食物本來的味道,是一種辛苦,也是一種挑戰(zhàn)——但這,才是對孩子的健康最有意義的事情。
#健康真探社#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45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