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過年走親訪友這段時間內,彩蛋爸爸發現,好些孩子還沒有到入幼兒園的年齡,但是家里人都想將寶寶送到幼兒園去上過渡的小小班。
那些不準備送的,也在逐漸被“游說”中,大有“不給娃上小小班就對不起娃”的意思。
為啥現在的人,這么熱衷小小班了?

幼兒園過渡的小小班,對娃真有那么多好處?
于全職媽媽而言,娃去上小小班,那么自己也就終于解脫了;
于老人而言,過了比兒女的年齡,就開始比孫子孫女,他們想孫子孫女受到更好的教育;
于孩子而言,大家一致認為,孩子上個小小班,能夠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交際能力等,以后正式上幼兒園了,能夠更加適應。
這樣一看,寶寶去上個小小班,好處似乎真的不少。但是家長們,有沒有發現,自己似乎被帶“溝兒”里去了?
幼兒園過渡的小小班,3類寶寶一定不要去
幼兒園的正式入園年齡,為啥是三周歲,家長們有想過嗎?

3周歲的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3周歲的孩子,能夠和大人正常溝通;
3周歲的孩子,開始想要獨立;
3周歲的孩子,不再完全以自我為中心……
從孩子發育的角度來說,3周歲就如一個分水嶺,所以,讓孩子提前上小小班,真不是提前適應,而是打斷了孩子該有的、本有的發育。
小小班對娃的好處,真沒那么多。
因此,根據3歲孩子的發展規律,有3類孩子,一定不能送去小小班。

第一種:特別黏父母的寶寶
3歲前,是寶寶對父母,尤其是媽媽的依戀期。在這個階段,寶寶最害怕的事情,是和媽媽分開,從而產生分離焦慮。
但是3歲,只是一個大概的界限,有些寶寶依戀期會格外的長。
對于那些非常粘著媽媽的寶寶,不建議送孩子去小小班。因為在小小班,寶寶不但和媽媽分離了,還接觸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會很大程度地破壞寶寶的安全感,分離焦慮期也特別難度過。
第二種:體質比較差的寶寶
孩子自從上了幼兒園之后,格外容易生病。
一來是因為環境復雜,易交叉感染;
二來是因為寶寶冷暖照顧沒那么細致了,容易著涼;
三來是進入新環境,寶寶焦慮從而使得體質變差。

孩子一生病,最心疼的是家長。不夸張的說,彩蛋爸爸一個親戚家孩子,體質不算好,非要上個小小班,然后一個學期4個月,在校時間不超過1個月。
孩子的體質,會隨著年齡的增大而逐漸增強,因此,體質差易生病的寶寶,真不急著上小小班。
第三種:自理能力較差的寶寶
現在的家庭,對寶寶的照顧,真的是“保姆”級別的,喂飯、追喂、幫穿衣脫衣等,都非常常見。這些在進入幼兒園后,小朋友都得自己完成。
一個班級,小幾十個孩子,但只有幾個老師,且不說老師是否細致,就說這么多孩子,老師想要照顧齊全,也有心無力。
因此,自理能力較差的寶寶,入了小小班,很難照顧好自己,容易出現尿褲子著涼、吃不飽、不脫衣睡覺等各種情況。

與其給孩子上小小班,家長不妨做好這4件事
真正從孩子的發育、幼兒園的學習生活角度來說,家長與其將希望寄托于小小班,不如在寶寶正式入園之前,做好這4件事情,來得更實在!
第一件事情:讓寶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便是培養寶寶的自理能力。在入園后,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很招老師喜歡,而且也會讓孩子更為自信,因為孩子覺得,自己會的東西更多!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家里全員溝通好,將穿衣穿鞋等機會,還給孩子,并且,孩子自理的時候,需要手眼腦等各部位的協調,這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也有好處。
第二件事情:注意飲食、睡眠、穿衣等,提升體質
不可否認,有些寶寶天生體質就差一些。但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都能通過后天的悉心照顧,提高體質。

飲食:營養均衡,一日三餐定點定量,健康零食,不喂飯;
睡眠:早睡早起,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提高睡眠質量;
穿衣:不捂、不凍,剛剛好,是做好,引導孩子學會表達冷熱;
運動:每天保證一定的運動量,尤其是天氣不錯的時候,要經常進行戶外運動。
孩子體質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
第三件事情:入園前的“心理準備”需做足
對于孩子來說,幼兒園是他們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群體,此時,他們需要經歷的是心理階段,便是“分離焦慮”。
想要順利度過分離焦慮,彩蛋爸爸非常推薦彩蛋那時候讀的《我愛幼兒園》系列繪本。

《我愛幼兒園》一共有6本,分別是6個主題:《幼兒園里我最棒》、《你是我的好朋友》、《多吃飯,長大個兒》、《老師,我想上廁所》、《媽媽,我要上幼兒園》、《放學啦,誰來接我呢》。
每一本繪本,都是通過故事、場景等形式,讓寶寶“身臨其境”,更易接受。
這6個主題,之所以能夠緩解孩子很大一部分分離焦慮,主要是因為繪本中內容,讓寶寶提前了解幼兒園生活,從而消除入園恐懼,能夠更快讀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此外,《我愛幼兒園》系列繪本,還培養了寶寶的情商,有利于寶寶入園后和老師同學的相處。
如果你家有即將入園的孩子,那么這套繪本,或許能給家長們幫很大的忙!
當然,除了《我愛幼兒園》這套繪本,家長還可以通過帶寶寶參觀幼兒園、體驗幼兒園生活等各種方式,去輔助寶寶未來能盡快度過分離焦慮、愛上幼兒園。
第四件事情:帶寶寶多“接觸人群”
帶寶寶多“接觸人群”的主要目的,便是讓寶寶變得“膽大”起來,敢于去和陌生的小朋友玩耍,敢于去探索新的環境。
這樣的次數多了,寶寶未來在適應幼兒園新生活的時候,也更容易適應。
彩蛋爸爸寄語
當然了,對于特別渴望去幼兒園、想找小朋友玩的外向寶寶們,提前去小小班,也并非不可。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經歷、生活方式,家長也需要尊重孩子。
對于寶寶來說,讓寶寶去更好地適應幼兒園、適應社會,最好的方式,并非是小小班,而是父母日常的照顧、引導、溝通等。
我是80后爸爸,工作家庭兩不誤,是我最幸福的安排!
PS:圖片來自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689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