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8)
#育兒圖文打卡挑戰#
每每在日常生活中,抑或在朋友圈里經常能聽到或者看到這種話語。
幾家歡喜幾家憂。自打寶寶出生后爸爸媽媽們就整日處于憂慮狀態,怕沒奶喝營養跟不上,怕不會怕說話是不是啞巴,怕百天后還不會豎頭是不是腦子不靈光,怕不會翻身不會坐不會爬不會走等等等等。原來父母們攀比,雞娃,內卷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了。
寶寶“慢人一拍”的朔源那為什么有些寶寶會“慢人一步”呢?我們先介紹一個概念“大運動”。
嬰兒發展的五大能區包括大運動發育,精細動作,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其中嬰幼兒大運動發展是其他各項能力發展的基礎。何謂大運動,大運動是指牽動到大肌肉和大部分身體的運動,是軀干及四肢的整體運動。它的發育一般規律是從頭部到腳部,從軀干到四肢,從分離運動到多組肌肉的協調運動。【以上解釋來自于百度】
簡單來說,大運動為大幅度的運動,如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而平時的蹬腿,揮手均不屬于該范疇。寶寶“慢人一拍”的行為一般是大運動發育延遲形成的,并不一定就是發育不良,只要大運動發育在一個合理的時間范圍內即可,不用過于擔心。下圖為世界衛生組織六項大運動發育歷程圖,可供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大運動發育時間圖
?趴的神奇功效大運動發育延遲又該怎么去解決呢?簡單來說就一個字:趴。趴對緩解腸脹氣,大運動發育以及頭部畸形問題都有顯著的作用。

身邊也有很多例子佐證這一觀點,比如月子中心的寶媽們,她們的寶寶因腸脹氣而哭鬧的往往少于在家里坐月子的寶寶,抬頭翻身也都早于他們。那到底是為什么呢?與好幾位寶媽聊過,總結出一點:月子中心的寶寶出生后就會經常性被要求趴著,睡著趴,醒來趴,趴著玩。
如何科學地趴趴,大家肯定會說那還不簡單,把他整個人反過來放著不就好了。可是你真的會給寶寶趴嗎?下面我們著重介紹一下什么時候可以趴會,用什么姿勢趴,趴多長時間,怎么讓寶寶樂意趴。
首先,什么時候趴。可以在醒著的時候趴,喝奶后一小時趴,心情愉悅的時候趴。
然后,什么姿勢趴。可以趴床上,趴腿上,趴胸口,飛機趴。

其次,趴的時間。0~3個月,每天趴1-10分鐘;3~4個月,每天趴至少20分鐘;4個月以上,每天可以趴半小時到一小時。
最后,怎樣讓他樂意趴。可以用玩具引誘他,父母安撫他的后背與他輕聲說話,對于抬頭不穩的可以用枕頭墊在胸口輔助。
大運動發展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切莫圖快。并非某個時間點寶寶就一定會做某件事,“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也只是個經驗的總結。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一樣,在觀察寶寶的發育時,不需要嚴格按照時間段來區分,順其自然同時稍加輔助,不用過多干預。
今日互動
你家寶寶幾月份會翻身?歡迎評論區留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987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