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相信很多媽媽懷孕時都有著相同的經歷,七大姑八大姨,尤其是婆婆和媽媽,時不時就要強調一遍: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否則會對寶寶造成何種傷害。
往往還說得天花亂墜,甚至拿出隔壁村的真實案例來讓你信服。
但其中有些聽起來就很牽強,要按這么說,似乎準媽媽們就只能吃白米飯、喝涼開水了。
雖說小心一點終歸沒錯,有些“禁忌”可能是老人的經驗之談,但有些可能就是以訛傳訛的謠言了,只有科學孕育能讓胎兒健康發展。

群里有位寶媽說,自己剛懷孕的那段時間,心中不知為什么,就是特別想吃兔肉。
可剛提出這一說法,一向對她照顧有加的婆婆竟然大聲呵斥道: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是太無知,懷孕了可不能吃兔肉,這么胡鬧,遲早會害了腹中胎兒。

據這位寶媽稱,她婆婆這么說確實有她自己的道理,因為她老公的舅舅就有兔唇,于是大家都說是老公姥姥吃了頓兔肉,這都是兔子的報復。
她也沒有辦法,雖然明知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但為了婆媳關系的融洽,也只能拼命壓制住內心的那份欲望。

但,吃兔肉真的會導致兔唇嗎?兩者并無聯系。
兔唇是胎兒在胚胎分化時,額面部受到干擾出現的,和孕婦的飲食無關。
像這位婆婆說的,因姥姥吃兔肉導致舅舅兔唇,只能說是大家因為信其有而產生的巧合。事實上,除了吃過兔肉外還每天吃了米飯,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說吃米飯會導致兔唇呢?
如果準媽媽懷孕前常吃兔肉,那么懷孕時吃也沒問題。但若之前沒吃過,孕期還是不建議嘗試了。
而且,烹飪時要注意多煮一會兒,以防肉類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對準媽媽造成傷害。

事實上,孕期飲食的謠言除了“懷孕吃兔肉會生出兔唇寶寶”之外,還存在不少,下面這些關于飲食的常見謠言,你信了幾個呢?

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不少老人都確信無疑,但并不科學。
羊癲瘋是癲癇疾病,是神經異常放電導致的一種慢性遺傳性疾病,并沒有證據能說明患有此病與準媽媽懷孕期間吃羊肉有關。

我們都知道,部分省份的南方人是很能吃辣的,懷孕后需要戒了嗎?
其實能不能吃辣,完全取決于你的身體,如果身體不需要辣椒,那你吃時也會覺得很不舒服。尤其是孕晚期,胃部被逐漸增大的子宮向上擠,很容易出現燒心的感覺。
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還是可以適量食用的,因為辣椒可以提升人的胃口,對食欲不振有一定好處。
辣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其相對分子量很大,根本無法通過胎盤屏障,因此無需過分擔憂。


有人認為醬油是黑色的,吃得過多會讓黑色素沉淀,最終顯現在寶寶的膚色上,但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首先,醬油中并不含有黑色素,以及能促進人體黑色素生長的成分。
醬油呈現黑色,是因為其原料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有色物質,而且后續會加入焦糖。況且,醬油是通過消化道的,并不會作用于皮膚。
再者,寶寶的皮膚顏色很大程度上遺傳自父母,可怪不到醬油身上。


我國南方流傳著“孕婦吃鵝蛋能去胎毒”一說,老人認為南方氣候濕熱,孕婦生產前要清除掉體內的排毒,否則會讓寶寶出現皮膚長疹、長瘡的癥狀。
但胎毒主要是民間的說法,表現出來的癥狀,可能與準媽媽的內熱體質有關。
事實上,西醫上并沒有胎毒一說,認為這是由于孕期準媽媽食用過多辛辣、油炸食物,加重體內熱氣導致的。
但即便如此,西醫仍不建議盲目聽信偏方祛除體內的“胎毒”,正確的做法是孕期就保持飲食均衡,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少吃油炸、膨化食品。
這樣下來,準媽媽體內的熱氣自然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以上的這些謠言,你是否曾經深受其害呢?趕快科普給家人吧!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025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