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用字表示兒子造句(口頭造句和解釋)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5)
口頭(kǒu tóu),形容詞。反義詞有:書面,行動。

嘴上。[曹禺《北京人》:“通常他是無時無刻不在談著發財的門徑的。但多半是紙上談兵的談話,只圖口頭上快意。”]用說話方式來表達的。區別于“思想”或“行動”。[毛澤東《做一個完全的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頭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動上則另是一樣,他就是一個口頭革命派。”]區別于“書面”。[趙樹理《〈三里灣〉寫作前后》:“人民大眾所享受的傳統文藝作品,大部分是通過戲劇和曲藝藝人口頭的傳播才領會到的。”]
口頭參考例句:
1、我們要把對母親的愛,付囑到行動當中,不要只是口頭說
2、媽媽發現小明的口頭禪有好幾個。
3、那個刑事干員馬上記錄下他的口頭證詞。
4、不要只靠口頭說說,而要真正地行動起來。
5、他勇于認錯,所以老師決定免除處罰,只對他口頭告誡。
6、不做口頭的巨人,要做行動的標兵。
7、當初雙方雖是口頭約定,但中途毀約恐怕不妥。
8、他只是口頭上說說,靠不住的。
9、為人民服務要落實到行動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
10、不要做口頭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那樣夢想永遠只會是夢想。
口頭有關的成語:
1、口口聲聲(kǒu kǒu shēng shēng):不止一次;反反復復地陳述或表白。形容總把某種說法掛在口頭上。
2、空談快意(kōng tán kuài yì):快意:使內心感到痛快。信口開河地高談闊論,卻不付諸行動,只是為了口頭痛快。
3、君子協定(jūn zǐ xié dìng):雙方不經過書面簽字,只以口頭承諾或交換函件而訂立的協定,它與書面條約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國際事務間,后亦用為事先約定的套語。又稱作“紳士協定”。
4、說親道熱(shuō qīn dào rè):說親切熱情的話。用來形容只在口頭上親熱。
5、口角風情(kǒu jiǎo fēng qíng):口頭表示的情愛。
6、阿彌陀佛(ē mí tuó fó):佛教用語;梵語的譯音;也譯作無量壽佛或無量光佛。佛教用以指西方極樂世界最大的佛。信佛的人用作口頭誦頌的佛號;表示祈禱祝福或感謝神靈的意思。
7、嘴上功夫(zuǐ shàng gōng fū):指沒有實際本事,只是口頭說說而已
8、順口溜(shùn kǒu liū):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
9、嘴上春風(zuǐ shàng chūn fēng):比喻口頭上的關切與安慰或是幫別人說好話
10、不足掛齒(bù zú guà chǐ):不足:不值得;掛齒:說起;提到;掛在口上。不值得在口頭上一提。用于對人表示輕蔑;也用于對己表示自謙。也作“不足齒數”。
《口頭造句和解釋_口頭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并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097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