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3)
《重力勢能》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重力勢能的概念,會用重力勢能的概念進行相關計算。
2.通過對結果的分析培養分析推理和歸納能力。
3.通過探究思考,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重力勢能的概念、重力勢能大小和零勢能面的關系。
【難點】重力勢能大小和零勢能面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演示雪崩視頻,重物下落過程中,動能逐漸增大,是通過合外力做功的形式實現的,而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那么在下落前也應該有一種能,它在下落過程中通過重力做功被轉化為動能,這種能就是我們在初中接觸過的重力勢能,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學習一下重力勢能及它的改變。
環節二:新課講授
帶領學生回顧舊知,熟悉重力勢能的概念:物體處于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量。表達式:Ep=mgh
通過事例:山頂的樹高3m,山底的樹高5m,我們說的高度其實是相對于兩棵樹各自所處的地面來說的,但是山頂和山底的地面本身就有一定的高度差。因此我們說的高度其實是一個相對性的物理量,也就是說,在描述某位置的重力勢能前,我們首先要選定一個參考面,選擇一個水平面將其高度定為0,則該水平面上的重力勢能就為0,該參考面叫做零勢能參考面。
在該水平面之上,h>0,Ep>0;在該水平面之下,h<0,Ep<0。類似于參考系,零勢能參考面的選取是任意的,通常可選擇地面作為零勢能參考面。
明確:選擇不同的零勢能參考面,重力勢能的值不同,重力勢能的變化相同。重力勢能與參考面的選取有關,具有相對性;重力勢能的變化與參考面的選取無關,具有絕對性。
同時引出重力勢能的單位:焦耳(J),強調其標矢性:重力勢能是一個有正負值的標量。
正值表示物體位于該位置處的重力勢能比在零勢能參考面上的大;負值表示物體位于該位置時的重力勢能比它在零勢能參考面上時小。那么同一零勢能參考面,20J的重力勢能與-30J的重力勢能誰大?類比于溫度,3攝氏度比零下10攝氏度的溫度高,正的重力勢能比負的重力勢能大,當然,應該先選擇相同的零勢能參考面再進行比較。
環節三:鞏固提高
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計算課后習題1,體會重力勢能大小和正負值的關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內容。
作業:復習本節課所學內容,并查閱資料和思考伴隨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如何變化。
四、板書設計

中公講師解析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鹽城公職網】、關注微博:【鹽城中公教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17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