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4)

如果要說到夏季寶寶的高發病,那手足口病一定會榜上有名——其中 5 歲內的孩子更是占到了 90%。
發熱、咽痛、拒食、流口水……癥狀很像它的近親——皰疹性咽峽炎,但后者的后果可能更嚴重!
但是,最近小編發現家長們對手足口病這個疾病還是挺緊張的。于是小編就將家長們常見的擔心和困惑解釋如下:
如果是已經感染了手足口病的寶寶,家長也不要太心急,下面我們會詳盡地介紹一下應對措施。而沒有得過病的家長,可以順便了解一下手足口病,并學習如何防治。

本文經兒科主任醫生集團李永柏教授審閱,
在此鳴謝!
1
手足口病是個什么鬼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易感。這種疾病全年均有發病,但以6~8月為高峰期,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
臨床主要表現為發熱伴手、足、口、臀部丘皰疹。部分患兒僅口腔咽峽部有皰疹,稱為皰疹性咽峽炎,個別患兒感染腸道病毒后可無皮疹。

與手足口病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病人、隱性感染者和無癥狀帶毒者。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人群間的密切接觸?;颊哐屎矸置谖锛巴僖褐械牟《荆赏ㄟ^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亦可經口傳播。
2
手足口病沒有能直接治療的藥物
很遺憾地告訴大家,手足口病無有效抗病毒治療藥物。絕大多數患兒為普通病例,治療以居家隔離,觀察對癥為主,可自愈。
少數患兒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即重癥病例,需住院觀察治療,大多數可痊愈。極少數患兒可發展至抽搐昏迷、肺水腫、肺出血、心肺衰竭而危及生命,需立即在有重癥監護條件的醫院救治。
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EV71是造成重癥手足口病,尤其是死亡病例的的主要病原。所以,及時接種手足口疫苗真的很重要!

手足口疫苗滿 6 月齡就可以打。
全程需要打 2 針,間隔一個月。
5 周歲前(即最晚 59 月齡)都可以補種。
不過,建議大家不要太卡著時間,比如剛好在 59 月齡才打第 1 針,那間隔一個月后,孩子年滿 5 周歲,可能就打不了第 2 針了。
目前能打到的手足口疫苗,主要有北京科興、昆明所和武漢所 3 種,對應的接種年齡略有不同。
具體的接種、補種方案,大家可以參考下表:

*北京科興最新說明書將接種年齡擴展至 6 周歲前(即最晚 71 月齡),但國家疾控中心暫未推薦 5 周歲及以上兒童接種,具體接種策略以當地規定為準。
TIP:手足口疫苗能預防“皰疹性咽峽炎”嗎?
能預防一部分。
引起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病毒,有一部分是共通的,其中就包括了 EV71。
所以說,接種手足口疫苗,對 EV71 感染引起的皰疹性咽峽炎同樣具有保護效果。
3
手足口病護理是關鍵
(1)發熱的護理: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喝水。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2)飲食營養: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純阂虬l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可將維生素B6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或者維生素C,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皮疹護理: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
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很多種,這樣的話即使是得過手足口病的寶寶,依舊有再次感染的風險。因此,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

在手足口病流行時,應做好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特別是家人外出回家后一定要用肥皂水洗手。預防病從口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參考文獻:
鄭躍杰,張國成 《新育兒寶典》世界圖書出版西安公司 1999年第一版.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632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