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4)
技術工人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不論時代怎樣變遷,不論社會怎樣變化,我們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都不能忘記、不能淡化,我國工人階級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動搖、不容忽視,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工資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工資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術工人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骨干力量,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站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戰略高度,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不論時代怎樣變遷,不論社會怎樣變化,我們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都不能忘記、不能淡化,我國工人階級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動搖、不容忽視。
關心技術工人,讓他們“有奔頭”“得實惠”“有面子”,在新時代背景下變得愈發重要。如何推動落實這部分人群待遇提升?近年來,湖南省堅持按勞分配和按要素貢獻參與分配原則,形成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提升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引導企業建立健全體現技能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技高者多得、多勞者多得的社會氛圍日漸濃厚。
不斷提高技術工人的工資水平
“到我們公司來吧,保證你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在日前舉辦的一場機械制造行業專場招聘會上,今年剛畢業的小圖感受到多家用人單位求賢若渴的熱情。小圖說,自己從小動手能力強,對各種產品設備有天然的好奇心。高考填報志愿時,他也毫不猶豫選擇了開設相關專業的職業院校,并積累了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與心儀單位達成就業意向的他很期待邁入職場,在新的崗位上有所作為。
在經濟增速逐漸下行、就業壓力不斷增大的現實環境下,擁有一技之長的職校生儼然成為求職市場上的“香餑餑”。根據長沙市統計局此前開展的一次重點企業用工情況調查,企業需求最多的人才前三位分別是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管理人員,占比分別為32.9%、19.2%、16.7%。近年來,隨著制造類企業紛紛完成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新機器創造的新崗位需要更多技術人才填補,由此也帶動此類人群薪資待遇逐年提升。
小圖告訴記者,工程機械領域普通技術工人的月均工資目前大多在7000元至8000元,“比我在校做暑期兼職高太多了”。一位參與現場招聘的某公司HR也表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技能熟練的勞動者在求職市場上會繼續走俏,尤其是高級技工、復合型技能人才等。
湖南是制造強省,全省現有職工約1400萬人,其中產業工人約1100萬人,占職工總人數近80%。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僅需要掌握核心技術的科研人員,更需要一大批掌握現代生產制造技術的高技能人才,方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在共同富裕、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背景下,吸引并留住這些人才,需要對其給予待遇上的認可,讓他們真正因技能而獲利。
2018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強調各級人社部門要充分認識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重大意義,加強統籌協調,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持續推動技術工人待遇水平提高。同年10月,省人社廳發布《關于實施技術工人工資待遇激勵計劃的指導意見》,從鼓勵提高高技能領軍人才工資待遇、完善符合技術工人特點的企業工資分配激勵增長機制、全面推動落實技術工人激勵計劃和積極推廣提高技術工人工資待遇的有效做法等四個方面,進一步鼓勵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增強生產服務一線對勞動者吸引力。
2020年長沙市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表明,職工技能或學歷越高,工資水平越高。如高級技師的月工資平均價位為8335元,其中高價位是10094元,低價位為4668元;初級技能等級的月工資平均價位為4432元,其中高價位工資為5790元,低價位為3077元。分析人士指出,部分藍領崗位如修理工、油漆工、鉗工、鉆床工等“艱苦工種”,其年均收入水平不比文字工作者、辦公室文員等白領少,一些藍領崗位的收入水平甚至已經超越了白領階層。
強化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
薪酬激勵是工人提升技能的重要動力。記者了解到,培育一名高端技術工人通常需要10到20年時間,每提升一個技能等級,收入能多幾百元。但由于很多企業尚未建立起技術工人序列的薪酬體系,工資收入上漲空間有限,且技工獲評高級技師后很容易觸碰到職業發展的“天花板”。受此影響,部分技術工人將技能提升作為從生產崗位轉向管理崗位的跳板,導致企業出現一線創新主體沙漠化、空心化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有關部門對此類現象予以高度重視,一些可喜的變化悄然發生。去年3月,人社部印發《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明確堅持按勞分配和按要素貢獻參與分配原則,形成工資收入分配的技能價值激勵導向。今年4月,人社部制定出臺《關于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提出在現有職業技能等級設置的基礎上適當增加或調整技能等級,形成由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構成的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普遍建立與國家職業資格制度相銜接、與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相適應,并與使用相結合、與待遇相匹配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在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企業通過鼓勵技能人才發展、激發技工隊伍活力,為技術工人打造了一套寬帶發展、長效激勵的工資體系,保證其不僅可以拿“該拿的錢”,而且還能拿“特別的錢”和“額外的錢”。相關負責人介紹,湘鋼的工資體系實行以崗位為基礎、績效為導向,堅持與整體效益效率掛鉤、向關鍵崗位傾斜等原則,工資根據員工績效、能力、技能等多種要素進行動態管理,對一專多能的人員可適當提高,做到技術工人收入遠超非技術工人,甚至超過部分管理人員。
同時,自2007年起分別建立管理、技術、操作三條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并不斷優化,其中在操作類人員中設立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專業技師、專家技師、首席技師的職業發展等級,形成了全新的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體系。此外,對專業技師、專家技師疊加能力工資,對首席技師實行年薪制,形成“高技能意味著高收入”的良好氛圍。2019年,湘鋼專業技師平均年收入水平高于在崗人員20%,專家技師更是超過了30%。
為了讓技術工人拿到“額外的錢”,湘鋼在技術工人中全面推行項目制,對參與攻關項目的員工按照創效額的10%提獎,對參加行業技能大賽的獲獎選手、團體獎獲得者,按獲獎名次分別給予不同檔次的獎勵。對省市表彰的高技能領軍人才,按照發放的獎金標準相應發放一次性獎勵。除了不斷強化物質激勵,湘鋼還優先安排技能人才標桿典型參加學習培訓、體檢療養,在全公司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濃厚氛圍。
專家表示,“以技提薪”既契合勞動者自身的成長需求,又符合企業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此舉有助于打破技術工人成長的“天花板”,引導其積極參與技能等級提升、勞動競賽、創新創造等,提升職業榮譽感、自豪感、獲得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走技術成才之路,在生產一線奮發有為,有效化解制造業引人、留人難的痛點。
來源:中人社傳媒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785.html
上一篇:龍利魚物美價廉(龍利魚鮮嫩無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