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職場>地礦行業工作(有些同志多年從事地礦工作)

地礦行業工作(有些同志多年從事地礦工作)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5)

導讀礦產資源辯疑◎李裕偉/文礦產資源是礦業權人使用的兩大自然資源之一。礦業權屬國家所有,礦業權人具有使用權。按照物權法,礦產資源是一種主物權,相應于這個產權的資....礦產資源辯疑

◎李裕偉/文

礦產資源是礦業權人使用的兩大自然資源之一。礦業權屬國家所有,礦業權人具有使用權。按照物權法,礦產資源是一種主物權,相應于這個產權的資產是礦產資源;礦業權是用益物權,相應于這個產權的資產名叫什么呢?首先,它不可能是“礦產資源”,因為已法律明確告訴你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其次,它必須有個名字,否則國家的礦產資源到礦業權人手中就斷線了。最后要研究一下,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和礦業權人所有的那個名字的資源之間是個什么樣的產權關系。

一、礦產資源是什么?

“礦產資源”是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語,新聞、講話、報告、討論隨處可見可聞;但要說清楚礦產資源是什么,似乎也并不容易。什么是礦產資源,就看你站在那個角度講。對于社會公眾來說,在說“礦產資源”時是沒有任何約束的,他可以說礦產資源就是金銀銅鐵錫、石油煤炭天然氣、礦山礦區礦堆;對于礦床地質學家來說,就是礦帶、礦床、礦體;對于礦業公司來說,礦產資源就是礦產資源量和儲量;對于礦產資源政府管理部門來說,礦產資源或者是工業的糧食,或者是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總而言之,礦產資源可以是人們用來表示礦的各種各樣的東西。應該說,他們都沒有說錯,上面所有那些東西都可以歸入礦產資源這個大口袋中。

但如果你是個政府礦產資源管理官員,或者是個礦業權人,就不能這么自由自在地談論礦產資源了。在這種情況下,對礦產資源的表述應符合你的產權主體身份:如果你是礦產資源主物權的代表,有一套說法;如果你是礦產資源用益物權的代表,有另外一套說法。

站在礦產資源所有者國家的角度,礦產資源的名稱就叫“礦產資源”。這個礦產資源,是地質過程的產物,沒有經過任何勘查投資加工,其有無,位置、形態、數量、質量均已客觀存在,且永恒不變,但因埋藏于地下,人們并不知曉。我們平時在各種文件、報告、新聞、講話、談論中使用的“礦產資源”一詞,多半指是這種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而且多半是把“礦產資源”作為一個籠統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資產對象來使用,但它具有主物權的資產性質是不容置疑的。

站在礦業權人的角度,就不是這種自然形成的礦產資源了,國際通用的名稱是“查明礦產資源(Identified Mineral Resources)”。兩字之差,就把國家所有的東西與礦業權人所有的東西區分開了。因此,查明礦產資源具有礦產資源用益物權的資產性質。

那么查明礦產資源是什么東西呢?它是我國和國外廣泛使用的一個規范用語。在我國,各種報告、文章、新聞有一個40年不變的標準表述:“我國已發現×××種礦產,其中探明有儲量的礦產×××種。”這個“探明有儲量”就是指的“查明礦產資源”。“查明礦產資源”是現行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準規定的術語,而“探明儲量”是過去使用的術語。不知出于什么緣故,政府這一段表述同國標沒有銜接上。

按照世界礦業界廣泛使用的CRIRSCO(礦產儲量國際報告標準委員會)的《勘查目標、礦產資源量和礦產儲量國際報告模板》,查明資源量包括一個勘查目標,三個礦產資源量和兩個礦產儲量,共六個類型,具體類型是勘查目標、推斷的資源量、標示的資源量、測定的資源量、可信儲量、證實儲量。這六個量就是礦業權手中的查明礦產資源。

在上述六個類型中,勘查目標并不屬于查明礦產資源。勘查目標指的是有異常礦化而尚未發現工業礦床的地區,相當于我國一個找礦靶區的范圍,是部署鉆孔的依據。這是一個過渡類型,可歸入到潛在礦產資源范疇,也可歸入查明礦產資源范疇。歸入查明礦產資源是因為它與后續的類型有密切的關系,但并未列入查明礦產資源之中,我國標準也將其定義為潛在礦產資源。

這樣一來,按照CRIRSCO標準,查明礦產資源包含5個類型,它們均是礦業權人的礦產資源用益物權資產。

于是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就弄清楚了:“礦產資源”是所有者手中的主物權資產名稱,而“查明礦產資源”是礦業權人手中的用益物權資產名稱。兩種物權,兩種資產,各歸其位。

最后還需要說清楚的一個問題是,查明礦產資源應該是礦產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共同出資形成的資產;所有者以自然資源出資,使用者以貨幣出資。不過按照各國礦產資源管理慣例,均把查明礦產資源列入礦山企業的經營性資產,這種劃分的前提是在礦山企業的財務報表中,把國家所有礦產資源的收益作為成本列支。這樣一來,查明礦產資源資產就純屬企業了。在后面的敘述中,有時把查明礦產資源視為企業的資產,有時又視為是國家和企業的共同資產,請讀者注意用語的條件和環境。

二、查明礦產資源的形成

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早在多少千萬年、多少億年前就已形成,永恒不變;但查明礦產資源卻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有一個形成過程。它的形成不是靠自然力,而是靠資本運營與技術操作。查明礦產資源是底土資源的一部分,最初對其毫無所知,以后逐漸被認識和顯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最后形成可直接開發利用的資源產品——礦產儲量。查明礦產資源形成的全過程大致分為5個步驟。

第0步 礦產資源賦存于底土之中,在沒有任何勘查投資的情況下,底土中的查明礦產資源處于混沌狀態。人們對一塊探礦權區只知有底土,不知有礦產資源。這時的查明礦產資源為零,但自然狀態的礦產資源未必為零,它可能為零,可能很少,可能很豐富。

第1步 開展預查,通過初始的勘查投資,在探礦權區發現了一些異常、礦化、礦點,這時查明礦產資源開始顯現,但還達不到估算礦產資源量的程度,屬于胚胎期。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分類標準的334?與此大致相當。這是查明礦產資源的起點,表明其已在孕育之中,但是否有礦,規模大小,質量如何,仍不知曉。

第2步 開展普查,發現工業礦床,估算推斷的資源量(333),找礦得到肯定結論,礦資產大幅升值。但在這個階段信息不夠充分,從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中究竟有多少被轉化為查明礦產資源,并不十分清楚。

第3步 開展詳查和勘探,獲得標示的資源量(Indicated Resource)和測定的資源量(Measured Resource),相當于我國的332和331。這時礦體分布、形態被以較高的準確度圈定,數量與質量被以較高的準度估算和評價,達到開展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的程度,查明礦產資源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價值繼續上升。這時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基本上已被轉化為查明礦產資源,但該資源產品能否進行商業性開發利用尚無肯定結論。

第4步 開展預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獲得可信儲量(Probable Reserve)和證實儲量(Proven Reserve),相當于我國的預可采儲量和可采儲量,已達到商業性開采要求,可對這類儲量直接進行采掘并提升到的地面,加工成各種礦產品并向市場銷售。這時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幾乎完全被轉化為最高級別的查明礦產資源了。

由以上分析看出,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在這5個階段中均是不變的,但礦業權人的查明礦產資源卻一直處于變化之中。隨著勘查投資的作用,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逐漸被轉化為查明礦產資源,從胚胎形態到粗略形態到輪廓形態到最終產品形態,使礦資產逐步增值,成為可商業性開發的資源產品(圖1)。

在整個轉化過程中,因為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的位置、數量、質量、形態是不變的,因此其絕對價值是不變的。然而,由于不同勘查階段對自然礦產資源的認識不同,因此不同階段國家所有礦產資源的下相對價值是變化的。相對價值就是相對于查明資源量的價值。自然狀態下礦產資源雖然資源是不變的,但其數量、質量與價值是未知的。查明礦產資源是自然礦產資源中的被查明部分,其數量、質量與價值是已知的,因此其中國家所有部分及其價值也是已知的。

地礦行業工作(有些同志多年從事地礦工作)(1)

如果不考慮收益分配,查明礦產資源就屬于國家和礦業權人共同所有,其類型和數量與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無異,當然指的是被查明的那部分而言。

隨著勘查投資的增加,對自然狀態下的礦產資源認識越來越清晰,國家所有礦產資源的價值也隨之增加,具體表現為在礦業公司的財務報表中,以成本列支的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收益逐步增加。

三、查明礦產資源的性質

查明礦產資源具有與自然礦產資源不同的性質,主要表現如下。

(一)查明礦產資源是一種資源產品

查明礦產資源是人類加工的產品。查明礦產資源是以自然礦產資源為原料,通過勘查評價加工形成的,具有人工產品性質,可稱為“查明礦產資源產品”。礦產資源是自然作用的產物,查明礦產資源是以自然礦產資源原料的人工生產過程的產物,為與礦產品相區別,姑稱之為“礦產資源產品”。礦產資源與查明礦產資源,具有“自然資源”與“人工產品”的差異

(二)查明礦產資源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自然狀態的礦產資源是客觀存在永恒不變的,而查明礦產資源是時時變化的。它的形成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因此,各國證監會都很重視查明礦產資源的變化。只要出現了規章或標準要求的變化,就要及時披露,讓公眾投資者知曉。

(三)查明礦產資源是企業的資產

在各國政府對礦產資源的管理實踐中,均將查明礦產資源定位為企業的資產。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把礦產資源的使用確定為租賃行為,聯合國《2012年環境經濟核算體系中心框架》把對國家所有礦產資源的收益定義為“資源租金”。那么,在礦業權人支付租金后,查明礦產資源就是企業的資產。在礦業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均將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收益(如權益金)納入運行成本,在做此財務處理后,查明礦產資源就屬礦業公司的資產了。這與會計操作對租賃資產的處理原則是相同的,如對工礦企業而言,土地租金按固定資產攤銷。攤銷后,企業固定資產中就沒有土地所有者什么事了。兩者雖然將租金以成本列支的項目不同,但都說明在支付租金后,企業資產不再含有出租人的份額。

(四)查明礦產資源是風險資產

查明礦產資源有風險性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對于推斷的資源量,誤差最高可達100%,對標示的資源量約為25%,對測定得資源量約為10%。總的規律是勘查的早期風險大,后期風險小。而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量的數量與質量早已客觀存在,且永恒不變,應無風險。

但這只是一種理想的說法。因為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資產是通過探礦權人的勘查實踐實現的,只要查明礦產資源有風險,以查明礦產資源代表的國家所有礦產資源就有同樣的風險。例如,如果普查期間查明礦產資源是100萬噸333銅資源量,到勘探階段變成50萬噸了,國家就要少收一半的權益金。這就證明了國家與企業結成的是共享利益共擔風險的關系。

(五)查明礦產資源是國家所有礦產資源的實現形式

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是一個總的概念,并無微觀可操作性,其位置、數量、質量、價值均須借助于查明礦產資源來實現。在實現收益分配之前,查明礦產資源是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的資源,即對底土范圍中已被查明的資源的實物而言,礦產資源資源有多少,查明礦產資源就有多少,兩者完全一致,所不同的是價值和收益分配而不是資源。

四、礦產資源的使用

礦業權被認為是礦產資源使用權,這個命題在礦業活動的某些階段是成立的,在另外的階段是不成立的。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搞清楚在整個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過程中,在哪個時間點使用了礦產資源。

首先,在整個探礦階段,從預查到勘探到可行性研究,沒有礦產資源使用權。這是由法律規定的。所有國家的礦法,都規定在獲得采礦權后才能開展對礦石的開采活動,如果在探礦階段開采礦石,就違法了。雖然有的礦法規定在掘進探礦坑道時,可附帶回從收坑道中采掘出來的礦石,但這不是本來意義的礦產資源使用權。

在獲得采礦權后,就有權開采礦石,將其移除出地面,并進行選冶加工。這就是一個使用礦產資源的過程。

礦法授予采礦權人的權利至少包括以下5方面的權利:礦山建設、生產勘探、礦石開采、選冶加工、運輸銷售。其中只有礦石開采和選冶加工是使用礦產資源的活動,礦山建設和生產勘探是使用礦產資源之前的礦山活動,運輸銷售是使用礦產資源之后的礦山活動。于是“使用礦產資源”被確定在礦石開采和選冶加工環節。

這就是說,在整個探礦階段沒有使用礦產資源。由此得到的推論是:在探礦階段沒有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問題,但存在由勘查投資形成的探礦權資產——查明礦產資源的有償使用問題。這個“有償”,不是資源的有償,而是投資的有償,探礦權的受讓者應向出讓者返還勘查投資及合適的投資回報,與使用礦產資源無關。

在采礦階段,礦產資源確實被使用了。那么這個被使用的“礦產資源”指的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它既指采礦權人手中的查明礦產資源,也指國家所有的自然礦產資源。所謂“查明礦產資源”,就是自然礦產資源中被勘查投資查明的那一部分,它是國家的,也是企業的,剩下的問題只是如何分配而已。如前所述,在收益分配之前,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與投資形成的“查明礦產資源”在類型上和數量上是完全相同的,是共享的。不過,從礦產資源使用權的角度,國家是所有者,企業是使用者,把“礦產資源”作為使用對象更為合適。如果把使用對象定位為“查明礦產資源”,企業使用自己的東西,就不符合財產所有者與使用者的關系了。

還需要澄清的一個問題是,在采礦階段,采礦權人使用了礦產資源不假,但礦產資源類型很多,使用的是那種礦產資源量呢?

按照礦產資源量與儲量分類標準,采礦權人使用的,是礦產資源中的儲量,其他量是不能使用的。因為在CRIRSCO標準定義的6種礦產資源類型中,只有儲量是成品資源量。可以直接開采,其他都是毛坯或半成品,不能直接使用。因此,礦業權人從地下開采的對象是儲量,把它采出并提升地面后就成了原礦,進一步可加工成精礦或其他類型的礦產品。離開了原地并改變了形態和成分的原礦、礦產品、金屬已不是礦產資源了,它們是使用礦產資源加工而成的礦產品。

最后,可對礦產資源的使用做出如下表述:在采礦階段,采礦權人使用了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使用的礦產資源對象是儲量,使用礦產資源加工而成的是礦產品。

這就是對“使用礦產資源”的詮釋。

五、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量

在英語中,“礦產資源”與“礦產資源量”是不分的,都被稱為“mineral resources”。在中文中,是兩個詞,僅一“量”只差。那么,在使用中文時,什么時候用“礦產資源”,什么時候用“礦產資源量”呢。

“礦產資源”是個寬泛的用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不是一個微觀操作的對象,如人們說的“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節約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礦產資源”等。對于這些表述,沒有人會要求你對這些表述做出定義和澄清。而“礦產資源量”就不一樣,它是一個用標準嚴格定義的術語,是一個可微觀操作的概念,企業、市場、政府、技術人員都要準確的使用各種“資源量”;如果使用不當,就須承擔法律責任。其原因是這時“礦產資源量”不再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而是一個商品標準。不按照標準辦事,夸大資源量,有意者構成欺詐,無意者構成過失。在CRIRSCO標準中,明確規定,除技術報告中的礦產資源量數字要嚴格遵守標準報告外,各種講話、報告、新聞稿在談及礦產資源量時,應有具有資質的專業人員的資源量估算技術報告為依據。因此,專家也罷,領導也罷,隨口說某地發現了一個大礦,儲量多少萬噸是很危險的。如果沒有合法合規的礦產資源量技術報告為依據,你的言論產生了不良后果,就要承擔法律責任了。

我們上面談到的“礦產資源”和“查明礦產資源”都屬于概念化的詞語,沒有具體量的概念,怎么說都沒有風險。礦產資源量和礦產儲量是“礦產資源”和“查明礦產資源”的標準化和量化產品,談及這些量時就要謹慎小心了。股市對這些量的變化極為敏感,由專業人士和礦業公司去估算,去披露,他們知道深淺,名人與官員千萬不要去趟這渾水。

六、礦產資源的產權關系

在社會群體中,甚至在某些管理和專業群體中,由于“礦產資源”一詞的使用具有較大的寬泛性和隨意性,導致對“礦產資源”的產權關系的表述混亂。

國家是礦產資源的所有者,礦業權人是礦產資源的使用者,這個大概念人人皆知,人人皆云,是不會混亂的;但在礦產資源的查明、開采、加工、銷售和利潤分配過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過渡性資產,出現了比較復雜的資產結構和產權關系;而這些關系,最容易在討論礦產資源時糾纏不清,剪不斷,理還亂。

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加工、銷售、分配全過程中,“礦產資源”的狀況、形態、產權關系是變化著的。狹義地說,只有國家所有的是礦產資源,才可以以“礦產資源”的名分稱之,但略微廣義一點說,查明礦產資源也是“礦產資源”,它通常被認為是企業的資源;不過就查明部分而言,它與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在類型、數量和質量上完全一致。更廣義的說,礦產儲量、礦產品銷售收入、利潤、權益金都是“礦產資源”或礦產資源的價值的表示。于是,“礦產資源”就似乎成了一個任人打扮得姑娘,今日一個樣,明日一個樣,你得時時注意她的變化。那么,在從底土到利潤或權益金的漫長“礦產資源”鏈條上,國家和礦業權人兩個主體的產權關系如何定義呢?這個關系定義清楚了,礦產資源立法和管理中最復雜的產權關系就梳理清楚了。

地礦行業工作(有些同志多年從事地礦工作)(2)

圖2 礦業活動全過程中“礦產資源”的形態及其產權關系

圖2表示礦業活動全過程中在每個節點上的“礦產資源”狀態及其產權關系。共8個節點,8種狀態,簡述如下。

1. 底土中的礦產資源,無任何勘查投資作用,屬于國家所有;

2. 查明礦產資源,在投資作用下,具有查明的礦產資源形態,屬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所有(在收益分配之前,下同),國家擁有其自然狀態部分的價值,礦業權人擁有其投資創造的價值;

3. 礦業權范圍內未查明的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

4. 礦產儲量,屬查明礦產資源的最終產品,屬屬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所有;

5. 礦產品,是開采儲量后經加工形成的原礦或選冶產品,以脫離資源形態,具有可銷售的產品形態,屬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所有;

6. 銷售收入,礦產品的價值形態,屬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所有;

7. 利潤,礦產品銷售收入中的利潤部分,屬礦業權人所有,是礦產資源投資所得的收益;

8. 權益金,礦產品銷售收入中的權益金部分分,屬國家所有,是出讓礦產資源的收益。

在看圖2時應該注意兩點:一是7、8兩個節點上的礦產資源,是真正意義的礦產資源,即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帶引號的是礦產資源的各種后續狀態。二是“國家與礦業權人共同所”以未從企業資產中扣除國家所有的收益為前提,一旦扣除,2、4、5、6、7都是礦業權人的資產了。

如果同意圖2的產權關系,那么我們在談論“礦產資源國家所有”的時候,或在談論“礦業權人權益”的時候,要弄清楚是在那個節點上談論這個問題。

TAGS標簽:  地礦  行業  工作  有些  同志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