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7)

寶寶的牙齒問題,應該是爸媽關心的TOP3吧?畢竟,出牙是寶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還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所以,爸媽們的問題都集中在:寶寶什么時候出牙?胎生牙是啥?怎么樣算出牙遲?牙齒怎么護理?
寶寶出牙順序和時間:

寶寶們的出牙,有早有晚,早的4個月牙齒就萌出了,晚的呢會磨磨唧唧拖到10個月,急死爸媽。平均一下,大部分寶寶會在6-7個月時萌出牙齒,左右牙齒對稱發育“排排坐分果果”,時間和順序大體如下:
一般來說如圖。簡單好記就是:“先下后上”,各2顆。

7--24個月的出牙順序如圖。
有的寶寶還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只要不影響牙齒的最終排列,就可以無視它。
寶寶為啥出牙晚?

原因很多啊,牙齒的發育不是孤零零自己埋頭趕路的,任何跟寶寶生長發育和骨骼系統代謝有影響的因素,都有“嫌疑”。
先來說說遺傳因素,有的寶寶出牙遲、乳牙牙釉質發育不全,跟爸媽的牙齒狀況有一定的關系。
以及圖中情況,也會讓出牙晚一些。

相對來說如圖(城里寶寶乳牙萌出的年齡平均為7. 1個月,農村平均為8 個月)。
還有部分寶寶在出牙過程中口腔受到外力沖擊,也可能會影響牙齦發育,導致出牙晚。

當然,也有些寶寶出牙晚是疾病原因(如圖)。
出牙晚也不要盲目補鈣

只要寶寶在1歲前萌出乳牙,個體差異都屬于正常范疇,爸媽千萬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娃都長牙了,自家娃嘴里啥動靜都沒,就覺得是缺鈣。
寶寶的牙齒發育確實離不開充足的鈣質,但出牙晚并不等于缺鈣,如果寶寶除了不長牙齒,還圖中情況,才有可能是缺鈣,需要去醫院進一步確診,然后遵醫囑補鈣。擅自補鈣的話后果很嚴重,小南就不展開說了。

爸媽要做的就是淡定一點,在排除掉疾病原因后,按圖中辦法去改善,牙齒自然會冒出來。
如果超過1周歲了寶寶還沒長牙或者是第一顆乳牙一直長不出來,那就需要去醫院看看了。
寶寶長牙了怎么護理?

其實護理可以提前到長牙之前,寶寶不是不舒服嘛,爸媽不妨給他按摩按摩牙床。不想當人肉磨牙棒的話,就給寶寶一些有點點硬度的東西咬咬(如果是蔬果類,注意別被噎住)。
如果寶寶哭鬧著不肯吃東西,可以適當吃一些柔軟的食物。當寶寶牙齒萌出后,試著給他們喂一些半固態的食物,從水狀過度到糊狀,再慢慢從糊狀過度到固態狀……最終可以咀嚼固體食物。

然后,當寶寶長出第一顆牙,爸媽就要開始護理,可以先用紗布蘸溫開水給寶寶擦拭牙齒,尤其是睡前喝了奶,一定要清潔好口腔再睡覺。不然等到寶寶牙齒長差不多了再來護理,那時候寶寶牙齒可能有很多問題了。
每餐吃完后,如果能給寶寶溫開水漱漱口就更好了。

齲齒最愛欺負3-6歲的寶寶,有些寶寶幾個月就有齲齒了,乳牙齲齒應盡早治療,以免繼續發展為牙髓炎、牙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建議最好在寶寶1歲時就帶他們去牙科進行保健檢查,每隔3-6個月定期檢查牙齒,早發現早治療。
馬牙是什么?

“不對啊,我們家寶寶都還沒滿月呢,就長牙了。”嗯,這個不是真正的乳牙,小不點們牙齦上的白色小點,其實是馬牙。
馬牙?很多爸媽一頭霧水“跟馬有關系?”
馬牙是在寶寶牙肉(上腭中線兩側、齒齦邊緣)長出來的白色或黃白色的小泡或小點,學名叫“上皮珠”,一眼過去,確實很像新長出來的乳牙。

要緊嗎?不要緊,馬牙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后4-6周冒個泡,然后過幾個月會自行脫落。不過如果撐寶寶到百天還沒有馬牙,那就不會有了。
既然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寶寶一般都不會不舒服,但不排除個別寶寶會有各種煩躁情況,這是他們的馬牙局部發癢、發脹,讓寶寶不舒服了。

那為啥寶寶會長馬牙呢?胎兒在4-6周時,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組織也就是牙板,牙胚呢就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脫離牙板生長為牙齒。
斷離的牙板會因為被吸收而消失,但凡事都有例外,有時候斷離的牙板會形成一些上皮細胞團,然后中央部分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呢會老老實實待在頜骨內,有的會被排出。排到哪去?牙床黏膜上,這就是馬牙。

所以,只要寶寶一切正常,爸媽隨它去,不要拿布去擦更不要拿針去挑,不然很容易把寶寶口腔黏膜弄破,反而會引起細菌感染甚至敗血癥。
如果馬牙影響到寶寶吃奶了,爸媽可以來醫院讓醫生幫忙處理。
希望每個寶寶都有一口好牙,吃嘛嘛香!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0877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