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如何減少感覺統合失調兒童出現(感覺統合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1)
轉眼間又是開學季,新學期開學了,又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們要準備開始屬于他們的集體生活了,而大部分孩子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適應,很快習慣了學校的集體生活。唯獨可愛的妞妞適應得似乎比別人慢一些。平時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妞妞,卻顯得有些動作不協調、笨手笨腳。一些對于其他孩子而言非常普通的動作妞妞卻做得很別扭。另外妞妞還非常好動,上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自從妞妞上學后,妞妞媽可操心壞了。
這天妞妞媽找到了我,向我咨詢關于妞妞的事兒:“雨滴醫生,我聽朋友說我家妞妞之所以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是因為感覺統合失調。什么叫感覺統合失調失調呢?感統失調要怎么處理,我家妞妞不會一直都要這樣吧?”
趁著妞妞媽這個提問,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感覺統合失調那些事兒。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的相互協調,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當這樣的協調處理方式出現偏差時,我們就稱之為“感統失調”。
二、感覺統合失調都有哪些表現?有的寶寶從小厭惡被別人觸摸,不喜歡剃頭、剪指甲,膽小,是觸覺失調的表現;有的寶寶做作業時經常丟字漏字、筆畫顛倒、寫錯數、計算經常出錯,是感知覺失調的表現;有的寶寶反應遲鈍、動作不協調、笨手笨腳,有時候連扣扣子、系鞋帶做不好,是本體覺失調的表現;有的寶寶自控能力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搞小動作,已經學會走路了,卻總是容易摔倒、磕磕碰碰,是前庭覺失調的表現。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日常活動對寶寶的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視覺和平衡能力進行刺激就可以了,也可以進行一些親子游戲。在增進與孩子感情的同時,還有助于幫助孩子感官均衡發展,減少感統失調的發生。
1、日常生活中多和寶寶有一些肌膚的接觸。家長在寶寶出生后就可以進行撫觸按摩。撫觸不僅是增加親子關系的活動,讓寶寶的皮膚得到充分的接觸,也是一種脫敏的好方法。
2、多爬行。小月齡的寶寶可以多讓他們俯趴的姿勢玩,促進寶寶背,腰肌肉發展,大月齡的寶寶會爬之后,要確保有充分的空間讓寶寶爬行,寶寶可以在爬行中認識空間,方位,訓練前庭覺,鍛煉腰和手的力量。
3、洗澡后可以用不同材質的毛巾擦拭寶寶身體,如果寶寶一開始不大適應可以先用父母的手溫柔地撫摸,慢慢過渡到毛巾,皮膚是最大的感覺器官,有些感覺統合失調的寶寶最討厭被人觸摸。
4、讓寶寶多玩水。準備一個小臉盆,里面放一些水,放上一些小玩具,寶寶就可以盡情的玩水啦。在玩水的過程中寶寶會經歷不一樣的感官刺激。

在日常生活中,寶寶的很多玩具和一些簡單的親自游戲都有助于感覺統合能力的提高,家長們可以有意思地引導寶寶進行鍛煉。寶寶平時玩的布書、毛絨玩具,都是一種很好的觸覺玩具,可以讓寶寶可以接受到不同類型的觸覺刺激;小自行車,能夠鍛煉身體協調性與平衡能力;有些家長每天晚上都會給寶寶讀繪本,這也是刺激視覺發展的方法之一,每天讀給寶寶聽各種類型的繪本,在增進親子感情的同時也幫助了寶寶視覺和認知的發展。
看完今天的文章相信大家對“感覺統合失調”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努力引導寶寶,多進行相關鍛煉,幫助寶寶更好地發展感覺統合系統。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雨滴姐姐,0-6歲寶寶的私人家庭醫生!感恩遇見,身為有20年兒童保健及兒科臨床經驗,國家級營養師,高級育嬰師定期在這為您解惑!育兒路上有雨滴春風細雨,攜手相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2644.html
下一篇:文明城市內容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