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牛蛙鼻子出來寄生蟲(2歲小孩被它吸血多天)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0)

5月5日,天天在北部戰區總醫院接受治療。院方供圖
蜱蟲叮肉里5天!想取,難了…
孩子姥姥介紹,在5月1日那天,一家人到撫順一個森林公園去玩,帶著孩子爬山穿樹林。
孩子姥姥:
當時的草都冒出來了,一片一片的,在草地也停留了,但當時并沒有發現孩子有什么異常。當天晚上回來,孩子也沒有哭鬧,只是偶爾會撓脖子。
大人看到天天的小手總往后腦勺伸,但孩子還夠不到地方,也不能完全表達意圖,可能他覺得不舒服但卻無法和大人說,大人也不明白孩子的動作意味著什么。直到四天后,孩子的小舅發現了端倪。
孩子姥姥:
5月5號那天,小舅和孩子玩的時候,看到天天的后腦勺頭發里有一個小肉球,不像是普通的疥子等,他大喊快來看看,我們這才聚攏過來細看。
姥姥以前聽說過蜱蟲咬人的事,
急忙帶孩子去了撫順當地醫院,
但由于蜱蟲已經鉆進肉里長達5天時間,
常規方法很難把蟲子取出來,
醫生建議到沈陽救治。
漲大了幾十倍,必須割肉取蟲
天天由家人帶著來到沈陽求治于多家醫院,最后來到了北部戰區總醫院(和平院區)燒傷整形科。
北部戰區總醫院燒傷整形科主治醫師劉中波:
天天剛入院時,后腦勺皮膚紅腫,蜱蟲已經有大米粒一般大了。我們推測與蜱蟲的原始大相比,已經漲大了幾十倍,原來也就是小米粒大小吧。”
據介紹,正常的蜱蟲只有小米粒大小,而且通常喜歡叮咬被毛發覆蓋的皮膚,所以不容易被發現。但隨著蜱蟲在吸血過程中不斷變大,一般人很快就會發現被蜱蟲叮咬。但由于天天是個2歲的孩子,他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判斷力,所以才會延誤到第五天才來治療。
由于天天皮膚上的蜱蟲已經很大,
常規的處理方法已經無效,
最終醫院對天天進行了手術,
將蜱蟲所在的一小塊肉切除。

資料圖
醫生還發現:
取下的蜱蟲脫離了人體,
但仍然還活著。

5月8日,劉中波醫生給天天換藥。遼沈晚報記者 吉向前 攝
術后,天天沒有出現感染,目前恢復良好。
劉中波醫生:
醫院每年都要處置10例左右蜱蟲傷人的病例,但以成年患者居多,以前最小的患者也有七八歲的,但2歲兒童被咬是第一次遇到。
醫生提醒!被叮了不要拽不要拍
蜱蟲屬于蛛形綱動物,是寄生蟲的一種。其特點呈長卵圓形,背腹扁平,身著紅褐色或黑褐色外衣,一般如芝麻粒或米粒大,吸血后脹大如黃豆。
蜱蟲的口器分為兩邊的鰲足和中間的垂唇,可以看到放大的垂唇像倒鉤,所以它可以牢牢地鉤在皮膚上,也不會因為麻醉而松開。甚至蜱蟲死了,這倒鉤也不“松口”。

圖源:視覺中國
劉中波醫生介紹,通常情況下,發現被蜱蟲叮咬后,可以立即用酒精或者石蠟進行處理。酒精可將蜱蟲麻醉,使其脫落。石蠟可將蜱蟲封閉,致其窒息,然后自行脫落。但不可以直接用手將蜱蟲拽出來,也不可以直接將蜱蟲拍死在皮膚上。因為這樣會造成蜱蟲的部分組織留在皮膚內,會持續釋放毒素,可能引發森林腦炎等傳染病,存在一定致死率。
提醒各位市民,
蜱蟲的活躍時間在5月到11月,
所以夏季外出游玩,
要注意穿長袖衣服。
如果發現被蜱蟲叮咬,
要及時處理。
這些蟲子要小心







來源:遼沈晚報(lswbwx)記者 吉向前、人民日報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石鈺 胡群智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401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