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腳尖走路是腦癱嗎(寶寶腳尖走路就是腦癱)
發布時間:2024-01-25閱讀(12)
邱醫生我的孩子,8歲的兒童走路的時候是腳尖著地,其他智力方面都正常!出現這樣的癥狀,首先要考慮是不是由于腦癱等原因導致的。同時也有可能是由于髖關節發育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腦癱引起的話,同時孩子還有可能會出現肢體運動或者語言等方面障礙。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正常的,所以最好還是及時到醫院兒科或者是骨科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確定具體的原因。平時看到很多寶媽寶爸咨詢寶爸腳尖走路的問題 今天和大家講下“寶寶腳尖走路”這個問題!

很多正在學走路的寶寶都會出現腳尖先著地的現象,如果寶寶平時走得很穩,只是偶爾出現踮腳走或身體向前傾的現象,大部分為生理性的。偶爾出現腳尖走路,家長不必過于擔心。這是因為寶寶的肢體還不夠協調,學走路時總是重心向前,出現身體前傾,導致腳尖用力。
另外寶寶剛學走路時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也不同,個場景走路也會出現小腿肌肉緊張,走路時便會腳尖著地。有些寶寶開始學走路出于好奇心,偶爾也會腳尖走路,只要不頻繁出現此情況,家長不必刻意制止。
因為嬰兒出生后下肢伸肌張力高于屈肌,所以小嬰兒站立初期會腳尖著地。對于腳尖著地時,我們都不建議孩子站立,以免肌肉和骨骼發育出現問題,再者也不利于正常走路。

1、如果寶寶一開始學走路時便習慣用腳尖著地,且總是伴隨走路不穩或摔跤
認真觀察2~3個月,沒有好轉。
2、寶寶睡覺或放松狀態下,腳尖仍然有向前緊繃狀態;
3、踮腳走伴有運動發育落后;
4、有腦損傷的病史以及其它肌張力高的癥狀;
5、長期存在不消退,超過兩歲;
6、踮腳走伴有其他異常姿勢。

1.如果是急性發作病程時間短,考慮腳后跟局部疼痛。
2.如果是慢性的,病程時間長,多考慮小腿三頭肌肌張力增高。在臨床中若嬰幼兒有先天性腦發育不良或后天的腦損傷時,可以出現四肢肌張力增高,當以雙下肢小腿后側肌群(小腿三頭肌)增高為主時,就會表現為走路腳尖著地。此情況可以通過康復訓練進行矯正。
3,因為肌張力增高、腦損傷所引起。寶寶腳尖走路,同時伴有膝蓋彎曲、撅屁股等現象,是因為腦損傷導致肌張力增高,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多伴有出生前、出生時、出生后的高危因素,如缺氧缺血性腦病、低血糖等。如有以上表現,要及早進行康復治療。

1,不要寶寶會爬時就要讓學會走路
2,不會走路時不穿學步鞋
3、學步初期不能扶著寶寶掂著腳尖站走
4、不應讓不會站立的寶寶在大人身上蹦跳;
5、在腳跟不能著地站立前,不鼓勵寶寶行走,不應使用學步車;
一般寶寶在1歲左右便可獨立行走,由于個體差異、發育速度有所不同,有的獨走較早或過晚,但一般不應晚于18個月。因此,在相應月齡里的運動水平過于落后,才需要進行專業的練習和加以引導,家長應隨時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定期體檢,如若有發育異常或落后要及時就診。

孩子的發育與成長是順其自然的,勿拔苗助長。遇到問題盡快早干預早治療,因為孩子的自我生長愈合能力非常強
祝快樂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159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