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孕早期不小心吃了魚膽(孕婦不必因汞廢魚)
發布時間:2024-05-23閱讀(9)
來源:【科學網】英國科學家匯集了上世紀90年代對4131名孕婦和兒童的分析,并在塞舌爾進行了類似的研究,進而呼吁改變孕婦懷孕期間吃魚的指導建議,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孕早期不小心吃了魚膽?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孕早期不小心吃了魚膽
來源:【科學網】
英國科學家匯集了上世紀90年代對4131名孕婦和兒童的分析,并在塞舌爾進行了類似的研究,進而呼吁改變孕婦懷孕期間吃魚的指導建議。
相關論文近日發表于《神經毒理學》。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吃哪種魚似乎并不重要,因為魚中的必需營養物質可以抵消其體內的汞含量,更重要的因素是女性是否吃魚。這與目前警告孕婦不要食用汞含量相對較高的某些魚類的建議形成了鮮明對比。
雖然此前有幾項研究考慮了這個問題,但這項研究著眼于兩項對比研究,其受訪對象是在懷孕期間測量了汞含量的人群,她們的孩子在童年時期也經常被跟蹤隨訪。
第一項是針對塞舌爾人口的研究,那里幾乎所有孕婦都吃魚。第二項研究則考慮了上世紀90年代,布里斯托大學基于英格蘭西南部一個工業化地區的兒童研究(ALSPAC)數據,那里的魚消費頻率低得多。
雖然一段時間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孕婦在懷孕期間吃魚對兒童的視力和智力有諸多好處,但官方建議卻警告不要吃某些汞含量相對較高的魚類。因此,有些女性可能會為了“安全起見”而停止吃任何魚。
該研究共同作者、高級研究員Caroline Taylor說:“我們發現,如果母親吃魚,懷孕期間母親體內的汞含量可能不會對孩子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如果母親不吃魚,那么有證據表明她體內的汞含量可能會對孩子產生有害影響。”
Taylor解釋說,這可能是因為魚類提供了多種必需的營養物質,包括長鏈脂肪酸、碘、維生素D和硒等。
該研究共同作者、布里斯托大學兒科和圍產期流行病學教授Jean Golding說:“健康專業人士應該修改他們關于不要食用某些魚類的建議。沒有證據表明這些魚會造成傷害,但有來自不同國家的證據表明,這樣的建議會給孕婦造成困惑。”
“懷孕指南應該強調‘每周至少吃兩份魚,其中一份是油性的’,并忽略所有不應該吃某些魚的警告。”Golding表示。
相關論文信息:http://doi.org/10.1016/j.neuro.2022.04.012
本文來自【科學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2522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