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月詠的秘密(月詠幻日本的壓榨式加班)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3)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月詠幻】
曾幾何時,在中國人的印象中,日本人加班嚴重,由此造成了各類自殺和過勞死事件。但由于日本這幾年在逐步實施、擴大新的勞動政策,情況正在悄悄發生改變。
昔日的地獄式加班
2019年上映的一部日劇《我,按時下班》讓許多中國人感慨日本的職場生涯竟然如此辛苦,為什么準點下班走人都成了奢望。

日劇《我,按時下班》海報
而諸如“黑心企業”(ブラック企業)和“過勞死”等概念已經在日本成為極其普遍的社會話題。彼時身在日本的筆者一邊看著國內關于“996”的動態,一邊在感慨:還是中國老百姓富有自主精神,不像日本人,被壓迫了近二十年都還是一如既往地生活著。
畢竟從2014年到日本之后,無論是自己打零工親眼所聞所見,亦或是在日本互聯網收集的信息,都在告訴我一個結論:日本很多黑心企業,對人的壓榨非常強烈,幾乎是按照“007”的要求到崗,不給加班費,還要背很重的業績負擔,也不能休假……甚至到了一定年紀,大齡勞動者還會被要求自己退職。
這些現象在當時的我看來匪夷所思。因為我認為只有一些非常先進的龍頭企業才有必要為了國家的發展,采用高薪的方式來換取高科技人才的加班勞動。而日本并沒有那么多從事高精尖行業的先進人才,僅僅是因為管理水平低下才會如此勞動,實在是非常不合理。
2014年,在包括所有工種的統計中,日本15~64歲男性每日(全年,包括周末平均后每天)平均工作時間為375分鐘。此時各國數據的平均值為259分鐘,中國的數據約為310分鐘。日本和墨西哥成為了平均超過350的“雙壁”。

數據來源:全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同樣就在2014年,日本推出《過勞死防止對策推進法》,為的就是防止過勞死。日本政府認為當時的日本國內對過勞死的認知不足,需要促進認知。這條法令規定了政企必須努力減少過度勞動,加強安全意識,并提出了一些目標,如在2020年讓每周勞動60小時以上的人口降至5%以內。
但廣告行業這種非常辛苦的行業依舊是加班風盛行。例如日本的廣告龍頭電通,就是因為過度壓榨,多次導致員工發生自殺事件。而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就是2016年發生的東大生自殺事件。

出處:日本產經新聞
當事者是一名24歲的女生,由單身母親養大。她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夠在一流企業上班,讓媽媽過得更輕松一些。她如愿從東京大學畢業,并進入日本第一的廣告公司上班。但這位高橋小姐因為過度的加班,難以忍受,最終選擇了自殺。
大企業都尚且如此,更何況那些小的黑心企業?低下的管理能力,尸位素餐的管理者……都滋生了企業壓榨普通員工的溫床。
筆者在東京核心區域住了幾年,也經常遇到跳軌自殺事件。每逢出事都會導致自己乘坐的電車忽然停下來,邊上的人基本反應都是“怎么又跳了,真添麻煩”——已經完全都是麻木的心態了。雖然旁觀者對日本人用自殺來逃避加班的行為感到無法理解,但依舊可以從這些事件中看出情況的嚴重性。
而上述東大生自殺事件最令人痛心的是,在2017年的判決中,法院僅僅判決電通公司怠慢遵守加班法,罰了50萬日元就草草了事。而電通這類已經完全和政府高層利益一致的公司,依舊在2020東京奧運會里發揮著剽竊、中飽私囊等各類白手套功能,根本沒有改善。
明確的改革
日本從2019年開始實行“工作方式改革”(働き方改革),對加班時間有了明確的要求,即明確了兩條紅線:每月最多加班45小時,而每年加班時間累計不得超過360小時。
此外,規定還要求員工兩次出勤之間一定要有8小時的間隔;企業要提供便捷的、且對健康有益的職場環境。 而其中最狠的就是如果企業強迫員工加班并超過了上述的加班時間限制,又沒有簽署特定的協議,那就直接算是違法。而這幾種情況都可能直接讓企業負責人蹲六個月以內的監獄,外加30萬日元以內的罰單:
單月內讓員工加班超過100小時,或是單年內超過720小時;
每個月加班7次以上;
兩到六個月內,加班和休息日上班的時間每月平均超過80小時。
加班費問題也被關注到——曾經日本只要求大企業在員工加班超過60小時的情況下,對超過的部分追加支付50%的加班費。現在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所有企業都必須這樣做了。 而日本人曾經抱怨的年假不好請的狀況,也有了改變。按照規定,如果有員工每年不使用5天以上的年假,企業就會被罰款最多30萬日元。
經過近兩年的磨合,這項改革顯現出了一定的成效。很多大企業直接身先士卒做出表率,直接要求員工五點下班的時候關電腦。事實上,這些大企業不僅嚴格執行準時下班政策,盡量保證不加班,同時在2020年開始的疫情中也積極地采用遠程工作的經營模式。因此在2020和2021兩年間,哪怕緊急事態宣言持續不斷,大多數大企業也在努力保護從業人員的安全和基本權益。

出處:日本openwork提供的10年間正社員加班狀況統計
根據數據,從2012到2021年,日本正社員整體的每月加班時間從約48小時減少到了約25小時。政府和民間同時努力,在事實上讓加班時間減少了許多,平均下來每天加班1小時。
另外,日本的公休和年假本身就很豪華。在遇上黑心企業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困難,但只要是正常企業,都是應放盡放的。日本規定法定年假最低是每年10天,根據入職時間增長。入職半年有每年10天,6年半以上的話每年20天。
逢公休,必全國休。如果休日撞上周末,則順延那個周末之后的那個周一形成三連休。也就是說,公休撞周末,不白撞,反而會讓你白得一個小長假。而日本的公共假日除了之后會重點介紹的元旦,總共有15天。

其次,除了元旦,這表上的假期使得大家能夠在五一、8月還有9月都有機會獲得超大型連休。元旦、五一和8月的盂蘭盆節都是國家規定給長期休假的時期。前兩者差不多五六天,盂蘭盆節一般是三天。
但是這類長假由于前面的撞周末就補的原則,常常可以生造成很多天的大假期。以2022年9月的白銀周為例,由于9月19日的敬老日撞了周天,導致20日也就是周一放假。同時23號的周四也放,所以只需要在周二、周三、周五這三天請年假,就可以獲得18-26日的9天連休。

同樣的道理,只要你的假期前后有周末,都可以用年假把這些日子串起來形成威力加強版假期。例如2019年的新年,由于頭尾剛好撞上了周末,變成了9連休。

而最近的2022年五一勞動節,則是又一個大型連休的奇跡。
4月29日是公休,5月3、4、5日是三天假,因此相當于是一個三連休和另一個三連休夾著周末。因此只需要在5月2和6日請帶薪年假,就可以獲得一個10天的大長假。
日本依舊存在的用工課題
按照日本勞動法以及實際的執行情況來說,至少在一定的范圍內,日本的勞動者能夠得到足夠的休息。但日本的勞動環境依舊有一個bug,那就是非正規職員。
除開公司管理層,日本的雇傭形態大致分為兩種,也就是正規雇傭和非正規雇傭。正社員就是傳說中的日本的終身雇傭的勞動形態,哪怕是剛畢業的學生,在試用期結束后就可以獲得沒有雇傭年限的勞動合約,并且企業不能輕易開除。但是如果技不如人,或是條件湊不齊,則大概率只能參與打工,或是和正社員做一樣的事情,但是拿的報酬和福利不如正社員。當然,在控制加班這個問題上,非正式工與正式工是差不多的。

根據日本厚生省的資料,隨著年齡增長,藍色線表示的全職正社員平均收入和其他類型的工作形態的平均收入都拉開了一大截。這直接導致正社員和非正社員的生涯收入,也就是一輩子的收入總和差額極大。根據網上的試算,同樣是男性的情況,差額有接近6000萬日元,這個金額在東京近郊能夠買到不錯的房子了。

出處:https://willof.jp/column/knowledge/dispatch-useful-information/1921/
這種正社員和非正社員一輩子差了一套房的情況,并不算夸張,再結合日本已經完全躺平的公立教育,無疑會在多個世代的累計后讓所有人的階層越來越固化。畢竟沒錢沒積攢,最后肯定要輸給那些起跑線更高的人。哪怕日本屬于貧富差距較小的國家,但平常人較難跨越階級限制也成為了鐵一般的事實。
日本在廣場協議之后經歷了“失去的20年”,到今天,已經實質變成了“失去的30年”。30年前的日本社會,和如今幾乎無異,但也驚人地穩固運行著。這也不斷促進著筆者的思考,究竟是洪流一般的社會階級反復變動,還是萬年不便的穩定社會結構更受日本民眾青睞。或許對于普通人來說,只能經營好當下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312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