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魯能現在是誰的(中信之后是魯能)
發布時間:2024-01-19閱讀(16)
6 月 29 日,網上曝出一則重大體育消息,山東電力將與濟南文旅發展集團(簡稱濟南文旅)簽署框架協議。山東電力將 40% 的足球及乒乓球俱樂部股權無償劃轉至濟南文旅,同時足球和乒乓球隊伍及青訓管理職責也將無償劃轉至濟南文旅,巴西體育中心無償劃轉到足球俱樂部。未來 5 年內,濟南文旅將繼續使用現有俱樂部基地、足校等資產設施。過渡期結束后,將由濟南市政府指導濟南文旅組建新的俱樂部管理團隊。雖然上述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確認,但魯能體育股權改革幾成定局。

網絡上披露出來的相關信息截圖
國家電網三產改革,和魯能體育有關?其實,關于魯能體育股權改革的說法由來已久,而這次股權改革,是在國家電網三產改革的大背景下進行的。今年 3 月 22 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布的《中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關于十九屆中央第三輪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通報提及, “國家電網將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堅守電網主責主業,下決心退出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務,堅決按期完成深化集體企業改革任務。”

在將非核心業務處置列入 2020 年改革攻堅重點工作文件后,國家電網罕見地就主輔分離公開表態,而 “國家電網退出房地產業務” 也一度登上了熱搜。那么,國家電網三產改革和魯能體育又有什么關系呢?在搞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搞清楚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魯能集團和魯能體育之間的關系。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世界五百強企業,成立于 2002 年 12 月 29 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算得上央企里面的佼佼者。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是國家電網的全資子公司,以規劃、投資、建設和運行經營山東電網為核心業務。

魯能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以住宅地產、商業地產、文旅地產、綠色能源為主營業務。當初電力系統改革,山東電力主業與下屬 “三產多經” 企業分離,分出來的部分就是魯能集團。如今,魯能集團已經與山東電力沒有了隸屬關系,同為國家電網的全資子公司。

至于魯能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它成立于 2005 年 11 月,直接管理足球、乒乓球俱樂部和魯能足校、乒校。雖然魯能體育名為 “魯能” ,但實際上它的大股東是山東電力。從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持股比例來看,山東電力占股 69.31% ,是第一大股東,而魯能集團占股 30.69% ,只是魯能足球俱樂部的投資方之一。


國家電網三產改革,目的就要將魯能集團的房地產業務進行剝離重組,未來可能會與國資委下的以地產為主業的企業進行整合。而此番魯能體育股權改制,則是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山東電力和山東省政府共建魯能體育。由于濟南文旅是濟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全資子公司,也是濟南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屬六大投融資平臺之一,因此 “山東電力將 40% 的足球及乒乓球俱樂部股權無償劃轉至濟南文旅” 的說法,可信度較高。

有消息稱,根據目前的股權改革方案,濟南文旅將持股 40% ,成為最大股東,山東電力與魯能地產分別持股約 30% 。值得一提的是, 2019 年,山東魯能泰山隊的主場濟南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就已經由濟南文旅代管。
國企會退出職業足球嗎?那么,這次改制對于魯能體育,尤其山東職業足球隊有著怎樣的影響呢?之前據《足球報》報道,此次山東魯能的股權改革,國家電網(或其下屬公司)并不會全部退出魯能體育,魯能的名字也不會改變。國家電網和山東省政府進行的魯能體育的股權改制,意味著山東魯能的未來發展將有了更大的確定性,消除了此前存在的隱患,反而能徹底奠定山東魯能百年俱樂部的基業。

但是目前仍有幾點疑問:首先,如果按照這個股權改革方案,魯能體育將由一家過去有著央企背景的公司,變成現在的地方國企。另外,作為中超傳統豪門,魯能每年的投入力度著實不小,而隨著濟南文旅成為大股東后,接下來會有怎樣的投資規模和力度值得關注。按照協議,5 年過渡期結束后,由濟南市政府指導濟南文旅組建新的俱樂部管理團隊,屆時俱樂部又將何去何從,同樣引人關注。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其實自 1994 年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至今,與甲A、中超有關系的企業超過百家,其中不乏國企。在足球職業化之初,國企確實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職業足球正是靠著國企的扶持才成長起來的。但是,和歐洲職業足球俱樂部不同,絕大多數中超俱樂部都是依靠大股東輸血度日,從比賽轉播權和商業開發方面獲得的收入十分有限,盡管國企搞足球從來不以營利為目的,無論是魯能、上港、綠地、泰達,還是逐漸淡出的中信,搞足球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責任感,是對喜歡足球的老百姓的付出,而且這種付出是不求回報的,但是隨著運營一家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成本越來越高,國企既要堅守自己的社會責任,同時又要保持每年動輒幾億至十幾億的投入規模,這種賠本賺吆喝的 “公益足球” 似乎無法體現如今職業聯賽體系更為強調的商業模式和盈利邏輯。

雖然一直以來,坊間都有 “國有資產將分階段退出中國職業足球” 的說法,但至少現在,魯能體育的股權改革還算不上 “國企退出職業足球” 的信號,而且國資委至今也從未有任何規定要求國企不能搞足球,或者說必須退出職業足球市場。因此,只要有需要,國企還是會在職業足球中一如既往地承擔起應有社會責任,這也正是國企在中國職業足球中存在的意義。未來的中國職業足球將成立職業聯盟,而在職業聯盟中,不應該缺少國有企業的身影,甚至國有企業還應在職業聯盟中發揮重要作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35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