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什么時候走路最聰明(走得早的寶寶更聰明)
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14)
孩子出生后骨骼還發育不完全,所以會站不穩,坐不穩,他們需要在搖籃里睡著,或者是爸爸媽媽的懷抱里被抱著。直到孩子長到八九個月的時候,便會開始走路了,此時是寶寶走路較早的時期,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走路早更加聰明。其實,這是個傳統的思維誤區。
1、走得早就聰明?
有人說走路早的寶寶更聰明,難道走路和寶寶的智商也有關系嗎?
寶寶走路的早晚與智商無太大的關聯,寶寶學走的平均月齡是12個月左右,而且每個寶寶都有個體差異,這不僅與他的運動發育有關,也與心理及氣質特點相關,如寶寶膽小、怕摔跤等。所以對于走路稍晚2~3個月的寶寶,不必擔憂。

2、那寶寶智商受什么影響
人們的智商主要是受父母的遺傳來決定的,如果父母的智商較高,孩子也不會差哪里,而如果父母的智商低,孩子的智商一般會較低。另外,在孩子后天的培養中,或者是胚胎發育的過程中,一些飲食上、生活中的習慣也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左右孩子的智商高低。
例如孕期準媽媽經常吃魚,或者是經常聽音樂,這些活動都可能會促進孩子的智商提高。孩子出生后,父母合理的開發、培養也對孩子的智力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3、走路早晚受什么影響
孩子走路的早晚與大腦發育沒有直接關系,而與小腦的發育有關。人們的小腦決定身體的平衡能力,也就是手腳協調能力。如果孩子的小腦發育較好,那么走路的時間就會提前,身體平衡性高,在以后學習舞蹈或是其他運動,較高難度的動作也比較容易完成。而如果小腦發育緩慢,那么走路的時間也會延遲。
相對的,智商的高低則是受到大腦發育的影響,因此身體的協調能力,走路早晚與孩子的大腦發育沒有直接關系,所以也就與孩子的智商高低沒有關系,走路的早晚不能決定孩子聰明與否。

4、如果孩子走路太晚,建議早看醫生
如果你的孩子到一歲半的時候還是走不穩路,那么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患有骨骼發育方面的問題,或者身體肥胖導致發育遲緩等。父母越早發現問題,越早對孩子進行干預治療,對孩子對成長越有利。
這時有人問了,可不可以用學步車幫助寶寶走路
聽說這種傳統的學步車很多專家并不建議給寶寶使用,是這樣嗎?
的確是不建議給使用學步車。首先,學步車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用了學步車之后,寶寶往往喜歡踮著腳走路,結果導致往外撲,重心不穩跌倒。其次,有調查顯示,使用學步車讓寶寶可能會更晚學會走路。
寶寶在學步時是用腳尖移步的,依附著學步車寶寶實現了行走,但寶寶的大腿肌肉得不到加強鍛煉;平衡力、大腿肌肉力量是寶寶學會走路的關鍵點,所以,一旦寶寶離開學步車,他將會比同齡小孩更晚地學好走路,而且協調能力也會變差。

教寶寶學走路把握3大細節
媽媽應遵循寶寶的動作發育規律,待到寶寶能力達到時,寶寶自然就能學會走路了:
學會站立之后,多練練爬行
爬行能鍛煉寶寶的手腳腰臀等肌肉,還能促進眼、手和腳協調能力的發展。媽媽應讓寶寶盡情地爬,順其自然,直到他的能力發展到可以站起來的時候,寶寶自然就會站會走了。
為寶寶選購舒適的鞋子
媽媽要根據寶寶的腳形來選鞋子,要選擇有帶扣或綁帶的鞋子,鞋底要軟硬適中。舒適的鞋子能幫助足部肌骨、關節處于發育期的孩子保持身體平衡,養成正確的走路姿勢。
給寶寶一個安全的學步空間
家具的擺設應盡量避免妨礙寶寶,家具邊角、把手等裝上安全護套,危險物品放置在高處或移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287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