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寶寶趴著睡要不要糾正(嬰兒趴睡意外后)
發布時間:2024-06-26閱讀(15)

在嬰兒趴睡意外事件以后,我寫了文章來講如何正確認識睡眠習慣調整,結果忽略了最直接的疑問(特別是新手父母,抱著新生兒都不知道該怎么放了)比如:
所以今天就來講講這幾個高頻問題。
關于正確認識睡眠習慣調整,戳:嬰兒睡不好,哭免傷娃、奶睡傷媽,這篇4000字長文剖析到底怎么做
為什么說趴睡能讓寶寶的睡眠更好?此次意外發生以后,很多天使寶寶的家長會很奇怪,為什么要讓寶寶解鎖趴睡呢?事實上,從睡眠的角度來講,趴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睡得更踏實、睡得更好,當然,任何理由都不能凌駕于安全之上,所以“主動解鎖趴睡”是徹底錯誤的做法。
每個小嬰兒都會有睡覺時突然揮手蹬腿的現象,這是驚跳反射,又叫莫羅反射。這種反射會在4個月左右逐漸消失,它本身沒有什么特別的,但因為它帶動寶寶的肢體揮動,就很容易驚醒寶寶,從而讓寶寶睡得淺、睡得短。所以趴睡的時候,因為軀體向下,驚跳反射時幅度小,不容易驚醒寶寶,就能讓寶寶睡得更好更踏實。
還有一部分寶寶有腸絞痛,趴睡時可以增加腸蠕動、促進放屁,緩解腸絞痛的不適感,從而讓寶寶睡得更好。
綜上兩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趴睡確實可以讓寶寶睡得更好。
那么,針對低月齡的寶寶,如果確實因為驚跳反射頻繁、腸絞痛、胃食道反流等情況,需要趴睡來緩解,爸爸媽媽就辛苦一點,把寶寶抱在身上趴睡,是最安全的方法:

為了一目了然,我給大家做了一張表:

1、側睡:
因為關注我的爸爸媽媽大多是因為寶寶睡眠不太好,所以從睡眠的角度來看,我最推薦的睡姿是側睡:
我最推薦的側睡是這樣:上半身側睡,下半身接近趴睡,會更踏實:

2、仰睡:
目前最主流、最推薦的睡姿,但對于睡渣寶寶有個明顯的缺點就是容易驚醒,因為四肢舒展,容易因為驚跳反射而清醒過來,從而睡不久、睡不踏實。
當然也可以改善,襁褓或投降式睡袋是仰睡的黃金搭檔

3、趴睡:
對于不能自如轉頭、翻身的寶寶來說,有極高的風險,這次的意外就是典型。所以一定不能人為、主動讓寶寶趴睡。
4、床品安全
1歲以內的嬰兒,床上還不能有多余的被褥、床圍、墊子、衣物等,床墊也不能過軟,避免遮住寶寶口鼻,而寶寶自己無法掙脫開,像下圖這種軟被子,就是有風險的

此次趴睡意外發生后,很多大V都提到:“美國兒科學會建議1歲以內的小朋友不能趴睡”。
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準確的。大部分的嬰兒在7、8個月甚至更早,可以自由活動以后,就會自己選擇趴睡。因此面對“1歲以內不能趴睡”的觀點,家長們就會很困惑:寶寶是不是有危險?需要把他翻過來嗎?可是往往寶寶不樂意被翻過來呀!
我查了《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全新修訂第六版,書中的原文是:
讓嬰兒仰臥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而嬰兒猝死綜合征是美國1歲以下嬰兒(新生兒階段以后)死亡的首要原因……仰臥的建議適用于1歲以下的嬰兒。不過,這對半歲以內的嬰兒尤其重要,因為這一階段嬰兒猝死發生率最高
你看,并不是說1歲以內只能仰睡,而是嬰兒猝死綜合征是以1歲為劃分界限來統計的。所以我的建議是:

哦不,放錯圖了,是這樣:

網圖,侵刪
好啦,一個小睡姿,啰嗦了這么多,只希望能給你徹底解惑
你家寶寶是什么睡姿? 多選
0人 0%
一直是仰睡0人 0%
側睡0人 0%
行動自如以后,自己喜歡趴睡0人 0%
曾主動讓寶寶趴睡,現在不了0人 0%
曾擔心寶寶趴睡,現在不擔心了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469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