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母嬰>奇跡笨小孩語錄好景常在(老天并沒什么好安排)
發(fā)布時間:2024-06-26閱讀(17)

“又一個笨小孩出生在90年代……”這是電影《奇跡笨小孩》上映之前,劉德華和易烊千璽共同演唱的宣傳曲《還是笨小孩》。
除了把時代背景做了更替,歌詞和旋律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動,還是按照劉德華的那首經曲演繹,包括那句“不用心情太壞,向著天空拜一拜呀,別想不開,老天自有安排”。
可是,這個世界上哪有什么老天的好安排,這也太阿Q了一點。
事實上,無論是劉德華、易烊千璽,還是電影中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都不見得是得到老天好安排的人。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選擇了堅持、堅守、堅強的“三堅主義”。
大年初一,看完《奇跡笨小孩》首映之后,我想借用這部電影,以及劉德華、易烊千璽的故事,談一些我的感觸,而這或許是現(xiàn)在許多人都非常需要的心理力量。

電影里的故事發(fā)生在2014年的深圳,易烊千璽飾演的大學生景浩突遭人生驟變,母親去世,年幼的妹妹身患先天性心臟病,必須在8歲之前完成手術。為了救治妹妹,湊夠昂貴的手術費,他輟學賺錢,從事手機維修工作。
機緣巧合之下,他接了一批返修機,本以為可以大賺一把,湊夠手術費,卻不了又陷入窘境,重重壓力之下,他以無定金的方式,與某大企業(yè)達成了合作意向,孤注一擲地帶領一批同樣身處在生活底層的人,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終于完成了訂單,湊夠妹妹的手術費。

電影的線索非常緊湊,從始至終,就是講景浩為了湊夠妹妹手術費作出的各種努力。
但是,說起來容易,要做成這件事著實不容易。
首先,最難的是第一步:堅持。
這恐怕也是電影也取名為“笨小孩”的原因。景浩拆機是一把好手,復雜的手機零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可以畫一本說明書出來,這是許多相關專業(yè)的研究生都沒本事做到的。
但為何還是“笨小孩”呢?

因為,現(xiàn)實中,很多人覺得聰明的人,是懂得靈活變通,知道什么時候要放棄,什么時候要轉彎。
甚至有很多人把這一套作為成功學的關鍵。
所以,在看不到希望的情況下,為何要徒勞時間呢?
這也成為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擇業(yè)道路上的金科玉律:
他們在決定做什么之前,先想的是成功率有多高,做成能得到什么。
當然,與之相對的,在一條看似不會成功,也看不到能得到什么的道路上,堅持奔跑的人,自然會被視為“笨”了。
景浩的母親去世,妹妹患有心臟病,而父親早就已經“聰明地”跑路了。
這樣的局面,對于任何一個20出頭的年輕人來說,都是非常重大的打擊。
他也絕對有理由選擇離開,至少不去承擔那么大的責任。
無論是法律還是社會道德,也不至于會對這樣自己也無力養(yǎng)活自己的年輕人有過多的譴責。
但是,他“笨”地毅然決然扛起了父親缺失之后家庭中的男性角色的責任,撐起了年幼妹妹的一片天。

于是,他從一個天之驕子的大學生,變成了穿著手機維修衣服的“工人”,穿梭在市井小巷之間,為了幾十、幾百塊錢在那努力地掙扎。
誠如電影中,也有人對此無法理解,認為這就不是這個年紀該去考慮的事情。
但是,他沒有理會這些“勸退”的聲音,堅持了下來。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本來沒有什么機會與大企業(yè)合作,但是為了和老板有談話的機會,他開著摩托車,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摩托車被撞壞了,過馬路的時候被車撞了,他都要一路狂奔,努力把這0.01%的可能性變成自己99%的機會。

這真的是“笨”人才會有的堅持。當然,也著實讓人感動。
一個人面對所謂的命運安排,是選擇躲避,又或選一條輕松的路走,亦或者迎面而上,直面命運的挑戰(zhàn),開拓各種可能性,其實并不是無可選擇的,就是一個人“自找”的。
而這一點,恐怕也只有這些“笨”人才能看到。
二、堅守:“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現(xiàn)實中,很多遭遇命運不公的人,通常的做法是抱怨他人,或自暴自棄。
電影中就有一個欠了景浩兩千塊錢一直不還的“朋友”。他當然也有自己的原生家庭困境,也身處社會的最底層,但是他的生活方式便是渾渾噩噩,每天靠賭博打發(fā)自己的時間。
其實,這恐怕也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1、把自己的遭遇,說成全是別人的錯,不斷埋怨別人,這樣自然是很爽的,因為一直有一個靶子讓自己打。
其實,景浩如果“聰明”,更合適的做法是,把一切的責任和抱怨都放在那個缺席的父親身上,或者埋怨父母、埋怨社會,為何不體諒他也是個小孩子,為何沒有給他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反而給他留下這么大的“累贅”。
當然,習慣的抱怨的人,抱怨的內容里,有部分也是事實。但是,如果沉浸抱怨,說到底是把自己人生命運的主導權,交給了那些實際上也不愿意為此承擔責任的人。
這不僅是荒唐的,而且也是極度危險,并對自己不負責的表現(xiàn)。
而且,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人,和那些他們抱怨的人,犯了同樣的錯誤,都是無法為自己人生負責的人。

2、而有些人更甚,他們認為都是命運對自己不公,所以自己要為自己“討回公道”。
而他們所謂的“為自己討回公道”,往往是沒有程序正義,也沒有實質正義的。
就像電影里那個想和景浩談“合作”,把這些元器件換成金屬的人。站在他的角度,生活已經如此不堪了,我管你白道、黑道,能夠讓我活下去就是好的行當。這都是生活欠我的,我無非是討回來罷了!
但是,一個人的自我救贖,就要以犧牲別人、犧牲社會、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嗎?
這當然也是“聰明”的做法,因為這么做,確實不費力了,這么想,也不用背負道德壓力。
不過,景浩這個“笨小孩”,他這兩條路都沒有選。
他在處境極其艱難的情況下,還在堅守:

1、堅守自己的承諾要兌現(xiàn)。
他沒有搞各種小聰明,也沒有搞各種蒙混過關,他手機維修也好,倒騰電子元器件也罷,都是兢兢業(yè)業(yè),對得起自己的工作。
他與別人達成的合約,能做到的都一一做到,欠了別人的錢,能還的都還上,包括自己的手機維修店被清空了,一點都不帶掙扎。
2、堅守道德底線。
他在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坑蒙拐騙,爬上高樓擦玻璃,做得累死累活,也要給幫他一起干活的工人發(fā)工錢,一分工人的錢都沒有欠下。
這樣的景浩廠長,還有什么可以說的?
是太“笨”了一點吧?但是,他就是選擇做一個“笨小孩”。
“When they go low, we go high.”
當別人往道德的低處走時,我們要繼續(xù)向高處前行。
三、堅強:若不強,又如何去抵抗這么多的風風雨雨電影里反復出現(xiàn)螞蟻的意象。最微不足道的螞蟻,卻一直努力地堅強地生活,即便碰到大風大浪,也沒有被摧垮。
這個意象當然寓意的是誰,很明顯了,易烊千璽飾演的景浩,就是這樣一只小小的螻蟻,就像生活中的許多人一樣,他們卑微,他們放在人群中都不會有人關注他們的故事和感受,好像隨時都會被“踩死”,但是,他們依然努力,努力地堅強生存下去。

景浩在影片中的命運,其實和許多“螻蟻”很像:
命運好像給了他一根橄欖枝,想要救他一把,想不到,其實是再一次把他推入了更深的深淵:
本來著急沒錢救妹妹,突然出現(xiàn)一批物資可以賺錢,辛苦了好一陣,卻遭遇了政策的突變。
本來想出一個絕妙的點子,也費盡心機找到了大佬,卻沒想到給他設下重重關卡,又一分定金都不給。
本來已經大部分完工,就等待靜待花開,誰知道,這個時候,又碰到了小偷。
已經很努力地想生活下去,結果房東把自己趕出去。

就像我前面說的,哪有什么老天自有安排,老天如果有安排,這也是壞的安排!其實,命運真的沒什么安排,只是有各種意外,你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打過來一個大浪,把你的小船給吹翻了、吹散了。
但是,那又怎么辦呢?
在這個時候,你一無所有,只有靠自己的堅持、堅守,更重要的是堅強。
你若不強,又如何去抵抗這么多的風風雨雨呢?
四、戲里戲外:堅持堅守堅強的“三堅主義”景浩的故事,就到這里了,現(xiàn)在讓我們跳出戲劇作品,來看看,前一代“笨小孩”劉德華和這一代“笨小孩”易烊千璽的故事。
《笨小孩》這首歌,在坊間一直被認為是劉德華的“自傳”。
劉德華出身于農村家庭,從小就很勤奮。別以為當年香港處處是黃金,農村一樣條件很差,對一個十多歲的孩子來說,每天堆在那里等著他的,不是作業(yè),而是去洗成百上千的臟碗筷(家里靠開餐館謀生)。
14歲那年,劉家中突發(fā)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對他家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燒毀了全家人辛辛苦苦奮斗來的果實。
由于曾替家中到片場送過“外賣”,他對演藝圈有了一定的了解,終于進入了無線,首先從跑龍?zhí)鬃銎稹<t了以后,幾年后又遭到雪藏,又遭到打擊。
在94年的時候,劉德華的電影公司倒閉,并欠下四千萬左右的債務。
在此后的三年,劉德華拼命拍戲賺錢還債,因此他還得了個外號“十三哥”。就是一天連續(xù)拍13場戲不休息,他后來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說:直到99年才還清債務。
在歌詞中有一句:“沒有錢在那口袋”,就是真實寫照。
后來的故事你我都知道了,劉德華已經成為大眾偶像,并且成為演藝圈乃至全社會的標桿。

他的身上,濃縮了那一代人堅持、堅守、堅強的三堅主義。
我們再說這一代的“笨小孩”易烊千璽。
當然,與61歲的劉德華相比,只有21歲的易烊千璽閱歷還很淺,而且又生活在國家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時期。
但是,作為流量明星,在演藝圈熱衷于拍古裝,熱衷于搞熱搜、綜藝來錢的大環(huán)境下,易烊千璽卻沒有什么偶像包袱,而且一直在做最艱難的嘗試。
他演過街頭混混,演過頹廢的癌癥青年,在《奇跡笨小孩》中更是出演很多人估計都無法想象的最底層的工作,如修手機、工地兼職、擦窗工人……
特別是他爬上高樓,冒著生命危險,擦玻璃,這一組鏡頭在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不僅讓他從一眾20歲以“漂亮”、“好看”著稱的明星中脫穎而出,也足以成為他個人演藝生涯的高光時刻。

他的身上,也有這一代年輕人的堅持、堅守、堅強的三堅主義。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這不僅僅是電影人物塑造的需要,現(xiàn)實中更需要。
五、在這條道路上你并不是孤獨的當然,影片中,還有一組群像,就是和景浩一起工作的電子廠工人,養(yǎng)老院護工,失聰?shù)膯斡H媽媽,剛出獄的拳手,住在網(wǎng)吧蹉跎青春的大齡青年,退休殘疾的鐘表匠……
可謂老羅病殘廢齊備,但是這一群“螻蟻”都不甘心被命運撥弄,他們被景浩無可奈何地選中(他也沒有太多其他的選擇),也被他的“三堅”精神感染,在這一方天空,開啟他們與命運抗爭的故事。
這也就讓年輕的平凡英雄顯得不那么孤單。當然,這或許也是社會現(xiàn)實吧:
其實,你目之所及的那些平凡人,給你送外賣的大叔,給你看驛站的大姐,跑滴滴的大哥……
他們可都是努力創(chuàng)造奇跡的“笨小孩”。

請務必帶著尊重的心,感謝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當然,還有幾處鏡頭,也很打動我:
景浩白天要打工,有時候晚上比較晚去學校接妹妹。看門的大爺會先看護小女孩,給她剝雞蛋吃。
田雨飾演的養(yǎng)老院護工一家人,在景浩兄妹被房東趕出來后,冒著被領導發(fā)現(xiàn)的風險,收留了他們。
還有,景浩手受傷之后,沒有辦法擦玻璃賺錢了,包工頭在批評他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同時,不僅把工錢全部結清,而且還多給了他不少錢。

這種社會基層的互幫互助,很令人感動。
但是,我也想說,這首先來源于本人的堅持、堅守和堅強。你的精神,你的努力,別人是能看到的,當然這也就會為你贏得更多人的尊重和支持。
請相信,在這條道路上你并不是孤獨的,請務必堅持、堅守和堅強下去。
以上這番話,作為新年禮物送給每一個在人生道路上,堅持、堅守和堅強的“笨小孩”。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咨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咨詢小時數(shù):35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wǎng)絡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493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