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彭墩農村產業發展示范園(美麗彭墩共富之路)
發布時間:2024-06-27閱讀(16)

國家現代農業彭墩示范區鳥瞰圖

中國農谷核心區彭墩

彭墩糧食銀行

彭墩電子商務一條街

國家現代農業彭墩示范區項目

彭墩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

彭墩新農村

幸福彭墩人
在歷屆省委、省政府及地方黨委政府關心支持下,彭墩村從一窮二白、遍地棚屋、泥濘難行的貧困村(負債300多萬元),蛻變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型村莊,人均年收入3萬元(村積累40萬元),成為全省精準扶貧、轉型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農村樣板。
2012年9月,在彭墩村召開的全省新農村建設暨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會上,省委書記李鴻忠鼓勵彭墩:“堅定信心不動搖,咬住發展不放松,齊心協力不懈怠,不斷開創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新局面。”
前不久,在荊門召開的全省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省委副書記張昌爾要求,全省各地要“外學浙江、內學荊門”,特別是要學習復制推廣彭墩的新農村建設經驗。
彭墩村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它的發展究竟依靠什么?成功模式是什么?對我省和我市在新農村建設中有什么經驗可以借鑒?近日,記者前往彭墩村,對彭墩發展模式進行剖析。
記者 錢華云 寧新生 通訊員 喬云 文/圖
彭墩名片
彭墩村。彭墩村位于鐘祥石牌鎮西南角,與東寶區接壤,是一個偏遠的丘陵地區,全村9個村民小組,370戶,1159人(男731人、女428人),國土面積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511畝(水田7482畝,旱田2029畝),林地377畝,水面2800畝。全村有黨員28人,勞動力632人,大專以上文化水平35人,高中中專文化水平200人,目前,在外務工230人。全村購買小轎車180臺,割谷機18臺,插秧機30臺,旋耕機25臺,農用車6輛,拖拉機300臺,年村民人均收入3萬元,村積累40萬元。
彭墩集團。由8家子公司組成,即青龍湖公司、旅游公司、蘇州府酒店、彭墩置業公司、蔬菜合作社、柴湖彭墩果蔬專業合作社、米業公司、物流公司、融匯股權公司,彭墩集團在村企共建中與彭墩村形成的只是一個大的經濟聯合體,但村企之間產權清晰,財務實行獨立核算。
彭墩領頭人。張德華,彭墩村人,1984年參加工作,1998年10月下海組建荊富(蘇州府)公司,在荊門城區建有3家連鎖店,2006年5月起擔任彭墩村村主任和黨總支書記,同時擔任彭墩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職務,先后榮獲省勞模、全國勞模,第七屆全國創業之星、全國十大杰出村官,2013年3月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他有一個夢:“讓生我養我的故鄉更美麗,讓家鄉農民更富裕。”
彭墩動力。彭墩村發展來自于三方面的力量作支撐:村民向往美好的生活;歷屆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社會的支持;企業的資金和管理作后盾。
彭墩榮譽。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國家4A級旅游景區、亞太地區鄉村旅游觀察點、全國生態文化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2014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中國美麗田園、2015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等稱號。
彭墩模式
用“遷村騰地”建設了全國最美鄉村。2007年,彭墩集團在彭墩村進行“遷村騰地”試點,統一設計、統一建造農民住宅小區。2007年至2014年,集中興建了彭墩、皮集10個小區、570套農民新居,全村村民全部住進了小洋樓。通過遷村騰地,騰出耕地4000余畝。該村緊緊依托鄉村山水田園、民居風情,建成彭墩鄉村世界風景區,打造了彭墩新農村建設的亮麗風景。2013年4月,彭墩鄉村世界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年游客量達到50萬人次。
用“村企共建”實現了村民共同富裕。彭墩村主動將多年來閑置的荒山荒水租賃給彭墩集團經營,以企帶村、村企共建,產業是支撐。彭墩集團先后投資8000萬元建成10萬只蛋雞、2000畝健康水產、2000畝優質設施蔬菜等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及年孵化2000萬只鴨苗產業,讓現代農業在彭墩生根,村黨總支采取“公司 基地 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目前全村已經形成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和鄉村旅游四大特色產業,農民人均純收入2014年達到了3萬元。
用“8020”加快了土地健康流轉。2007年以來,彭墩逐年開展土地流轉,2014年流轉步伐加快,流轉了全村32000畝耕地。彭墩在土地流轉中正確處理80%與20%的關系:第一,土地流轉還要用20%的土地解決全體農民的吃飯問題,用80%的土地發展規模經濟。第二,用20%的農民代替80%農民種田,發展現代、高效、智能農業;用80%的農民發展農村新產業,增加農民個人和村集體收入,真正實現農民就地轉移。就地創業,在自己家門口致富。
用“特色文化”提升了彭墩整體形象。2013年10月,彭墩啟動了“中華全家福·彭墩滿園春——彭墩村全國名家書法、繪畫、攝影、楹聯作品邀請展”,新建了華中地區第一家村級美術館,建起了一個5600米的水上楹聯文化長廊,舉辦了荊門史上規模最高的大美彭墩楹聯作品展。湖北省楹聯學會授予彭墩村“湖北省楹聯文化村”和“湖北省楹聯文化教育基地”兩大榮譽稱號。目前,彭墩正建設全國農耕文化體驗園,打造鄉村“5A”景區和中國版畫第一村。
總結彭墩村新農村建設經驗,集中體現在“六個堅持”上:即堅持以創業成功人士為引領,實行能人當家;堅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實行村企一體;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把科技貫穿于農業現代化的全過程;堅持以土地股份合作社為重點,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堅持生態優先,實現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
彭墩今變
彭墩村實施新農村建設九年來,用企業的理念尋找市場,用企業的管理帶動農民,用企業的資本整合農村,用企業的團隊促進發展,用企業的文化提升品位,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今天的彭墩呈現出六大新變化:
產區變景區。自2006年以來,彭墩緊緊依托山水田園、民居風情,先后投資建成了彭墩鄉村世界風景區,打造了彭墩新農村建設的亮麗風景。2013年4月,彭墩鄉村世界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年接待游客達50萬人次。
產品變禮品。以企帶村、村企共建,產業是支撐。彭墩集團先后建成了種鴨場、蛋雞場、健康水產養殖場、優質果蔬基地和農副產品加工廠等產業。目前,“彭老哥”系列農副產品、彭墩富硒葡萄已走入全國各大超市,成為人們喜愛的禮品。
民房變客房。2007年至2014年,彭墩集團在彭墩村進行“遷村騰地”試點,統一設計、統一建造農民住宅小區,興建彭墩、皮集2個社區、8個居民點。同時,彭墩村積極引導村民利用農家小洋樓,開設鄉村農家樂。目前,全村共有農家客房100余間,每家客房年收入在5萬元以上。
農民變股民。針對土地流轉后存在的誰來種地、誰來經營、誰來服務三個難題,彭墩村創新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全村入社耕地面積6800畝,占全村耕地面積的80%,入社農民275戶,占全村總戶數的80%。到2014年底,全村20%的農民從事第一產業,80%的農民在二、三產業上創業。
店鋪變電商。2014年以來,彭墩先后投資打造了彭墩電子商務一條街,設立了彭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引進了荊門百微電商、愛谷者商城、郵政快遞等現代電商交易平臺,為農業科技服務、農產品交易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糧站變銀行。為解決農民賣糧、儲糧的問題,彭墩集團在下屬富硒米業公司的基礎上建立了“彭墩糧食銀行”,以存糧自愿、儲售自由、落價保底、漲價順價、儲糧于民、受益于民為原則,設立糧食銀行展示區、交易區、核算區。
彭墩明天
市委、市政府給彭墩定位為:中國農谷的核心區,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示范區,建設新型城鎮化帶的起步區。圍繞這一目標,未來的彭墩將從四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彭墩風情小鎮的建設,讓中國智慧農村示范基地落戶彭墩,讓彭墩科技集團五年內成為百億企業。
圍繞中國農科院科技支持,建設國家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用三年的時間,在彭墩、江灣、楊沖、泗水橋、橫店等村分期流轉土地10萬余畝,建設國家現代智慧農業示范區種植基地。新設立“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彭墩種業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杭州水稻研究所彭墩種業基地”,為智慧農業示范區種植基地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該基地建成后將形成四大景觀:中國最大的獼猴桃種業和優質水稻種業基地;全坡地的獼猴桃、葡萄果園;國家現代農業優質水稻示范基地;休閑農業采摘觀光旅游公園。
圍繞中國農谷發展戰略,建設互聯網 物流中心。根據荊門市委、市政府關于荊門東城區建設的整體規劃,將在東寶區來龍村,建設一座占地730畝的互聯網 物流中心,項目資金總投入為10億元。本項目要打造成荊門東城的亮麗風景,建成三大中心:農業生產配套服務中心;微生物制劑研發中心;互聯網 物流中心。
圍繞彭墩品牌效應,建設加工產業集聚園區。充分利用鐘祥富硒資源,在東寶區牌樓鎮江灣村占地172畝,總投資1.2億元,新建了集糧食收購、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彭墩富硒米業。在此基礎上,開發以大米、小麥、花生、黃豆為主要原料的系列食品,讓彭墩品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與此同時要走循環產業發展之路,興建生物肥廠、生物藥廠等。
圍繞彭墩鄉村世界4A景區,建設鄉村生態旅游板塊。以“1 9”大彭墩規劃為契機,將生態旅游范圍由過去一個彭墩村逐步擴大到周邊10個村,形成景區道路、觀光景點、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達到一村一景、一景一品,形成大彭墩、大農業、大旅游的新格局,完成楊竹流域4600戶農民新居建設,解決10000農民的安置問題。在此基礎上,全力打造國家5A級景區,形成綠色生態、富硒果園、天然濕地、家庭農場四大旅游板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46796.html
下一篇:大象有天敵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