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麗西沙我可愛的家鄉簡譜(美麗西沙的N個催淚點)
發布時間:2024-07-17閱讀(14)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 作者:文軍

“軍報新媒體西沙行”,今天歡樂啟程了。
雖不能至,然心飛南海,夢回西沙……
西沙“兵丫頭”在延安看到永興路,無法控制地大哭……
有一天,我的手機鈴聲響起,來電顯示是王玫。電話里的王玫還未說話就號啕大哭起來。
我大聲喊著“王玫!王玫……你在哪里?”她哽咽著說:“政委,我在延安。”
“我”是當年西沙水警區政委陳儼。
陳儼在軍報“故事兵陣”專版刊發文章《王玫不哭》,2014年4月,文章不長,卻讓我眼眶濕潤了。
西沙“兵丫頭”為什么哭?
“我在延安,看見了一條路,這路的名字叫永興路。”

據說有個著名的測試。
管理課堂上,老師拿出一個大廣口瓶、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一桶碎石、一桶沙子,還有一桶水。
如何裝瓶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其實這也不是一道智力題。
而管理學給我們提供了時間管理的思考:
廣口瓶:它最大的容量象征在一段時間內,一個人最大的工作量。
石塊:象征著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務(比如做新規劃等);
碎石:象征著既重要又緊急的事務(比如有期限的計劃等);
沙子:象征著緊急但不重要的事務(比如接待不速之客等);
水:象征著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務(比如一些不必要的應酬等)。
人生之旅,行色匆匆,還難免紛紛擾擾,總是想不起來人生“廣口瓶”里首先需要裝下“石塊”。
人生十七八,當兵到部隊,何嘗不是裝下石塊呢?
與碎石、沙子、水相比,石塊的分量在責任、擔當、毅力、韌性,對,還有一段戰軍旅記憶以及生死與共、共甘共苦的戰友情。
最美是軍旅,十全九美,一美就是有這碗老酒墊底,有這塊“石頭”墊底。
懷孕的軍嫂送別老公,不知怎么就哭了……
前年春節約稿,約得心里七上八下。
軍報微博微信那次策劃關注節日里的邊海防軍嫂,其中就有這位懷孕的軍嫂。她是一位西沙女兵,好像已經退役了,懷孕住在陵水公婆家里,他的愛人是駐西沙的一名技師。
團聚時間太短,正月初幾,愛人就要上島,從海南島奔赴西沙永興島……
送別愛人,不知怎么她就哭了……
未能搜索出這篇稿件,但是我仍記得這位技師在從陵水趕往西沙的車上告訴我:下雨了,手機信號不好……
西沙官兵告別的故事太多太多,但是不知怎的,這對夫妻讓我很感動,在那個春節長假,在那個萬家團圓的正月。
不禁想起西沙中建島,有一任指導員叫張昭華。在一個風大浪高的季節接到了家里的電話,母親病危!老人家在最后的時日里,唯一的心愿是見一見自己的骨肉親兒。可是老天不作美,接二連三的大寒潮把南海攬得像一口煮沸的鍋,小小護衛艇連港口都出不去,更不可能抵達中建島。望著那濤天的海浪,張昭華心如刀割,實在熬不住想娘的情,便悄悄來到沙灘上,面向北方,面向母親的方向跪下雙膝,獨自一人熱淚長流。守備隊其他人看到指導員跪在那里,知道他家里出了事,又不便多問,于是,十幾個戰友也默默地來到張昭華身邊,齊刷刷地跪下,陪著他一起流淚。空茫一片的沙灘上,一群男子漢長跪不起……
讀西沙官兵,感悟最深的就是家國情懷。
網上抹黑咱們軍隊軍人的東西不少,所謂“人性”也是一個說辭。對基層官兵的犧牲付出,有的人總能得出部隊單位及領導不人文關懷的結論。
“精致的利己主義”,凡事都考慮是否有所回報……倘若都以此為標準去審視西沙官兵,自然難以理解“理想”“付出”是什么。當“愛國”“敬業”等價值觀都被所謂的“人性觀”質疑時,當先烈們為追求進步、獨立、自由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被某些別有用心者譏笑時,情何以堪。
更何況,你可能沒有看到發展進步,沒有看到邊海防、駐西沙部隊近年來條件的改變。你看,現在“礁嫂”都能乘民航飛機去探親了。
更何況,你可能沒有看到西沙官兵青春陽光的一面。你看,南沙島礁上有個“健美先生”,人如其名,李歡樂,在島礁上苦干,但是不苦熬。

再見七連嶼,熱淚盈眶
行文至此,想起15年前,2001年6月底的西沙行……
美麗的西沙,我的家。“家”里太美了!
看一眼西沙海水的藍,心都醉了。干凈,清澈,那么奢侈的一大片。嘗一嘗,不太咸,更沒有苦澀的感覺。
西沙永興島,滿眼綠色。椰樹、抗風桐,各種熱帶植物,還有官兵種植的蔬菜……西沙永興島有幾片椰林叫“將軍林”,尤為引人注目。從1982年初至今,來西沙視察的一些領導在西沙部隊營區種下椰子樹,歷經10個年頭,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西沙“將軍林”。在西沙官兵的精心養護下,“將軍林”中的椰樹,棵棵根深葉茂,成為永興島上獨特的風景線。
檢索出當年自己在軍報上刊發的文章,有這么一段讓我重拾記憶:
在西沙石島的入口不遠,石坡上8個字———“建設西沙、美化西沙”,展示了新時期西沙官兵的守島情懷。我們在西沙島上遇到一位老兵,聊起環保話題,他只是淡淡地說:“剛一上島那會兒,訓練完了閑得沒事做,我們就去栽樹。現在我們仍喜歡栽樹,再忙也樂得去。能給西沙添點綠色,我們覺得這也是奉獻,我們保衛西沙,包括保護這里的環境。”
回想當年西沙行,仍記得無論是在營區,還是在道路兩邊,經常能看到垃圾桶、建筑的墻壁上或路牌旁,“保護海洋環境”的標語隨處可見,寬敞的水泥路面上很少有垃圾……
西沙一年是夏天,但是似乎每時每刻,西沙都給你展示了不同的美。
記得當年同行的軍報知名攝影記者張雷大清早去拍西沙日出,守候西沙夕照、晚霞到很晚。夜深深,海風習習,在碼頭看一看燈塔,都久久不愿離開。
不論是一片紅、一抹紅,還是一點紅,西沙都給我們深深的感動,讓我們體會到與國家主權距離那么近!
西沙美,最美是官兵。

對很多造訪者來說,幾天、十幾天時間,到此一游,總有新鮮感,而對我們的守島守礁官兵來說,日復一日地堅守在戰位上,與艱苦相伴,與寂寞相伴。
第一次去西沙,第一眼看到的是美麗的南海、島礁。你看,七連嶼,真美啊!而當你接觸了我們的守島守礁官兵,在你回想每個島礁時,就會多了對西沙官兵的一份感情,一種感動。再見七連嶼,淚水模糊了視線……再見西沙,再見西沙官兵,因你們的堅守、建設與美化,讓我們更愛“美麗的西沙我的家”!
(文 軍)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轉載請注明來源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65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