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臨沂大學生炒鞋被騙(大學生炒鞋被騙135萬)
發布時間:2024-07-30閱讀(17)

今年1月27日凌晨4點,朋友圈傳出一則爆炸性消息——科比去世。
作為曾經“炒鞋”大軍中的一員——江蘇某高校大二學生小偉,拿出自己珍藏已久的科比鞋,以6000元高價轉手賣出“抵債”。
這次抵債對于小偉來說,實屬迫不得已。
原來去年5-7月,小偉因為“炒鞋”,被一位來自山東泰安的20歲小伙嚴某騙了135萬余元。
他用高昂的“學費”,終于看清“鞋圈能人”的真面目。

炒鞋,指的是購鞋者買到限量款球鞋后,并不是自己穿,而是想轉賣賺差價的行為。
去年4月,小偉和嚴某通過“閑魚”相識,相仿的年紀、愛好,讓兩人“相見恨晚”。
小偉稱,嚴某會時不時地分享給他一些自己收藏的鞋子照片,其中不乏幾萬塊一雙的限量版。
除此之外,嚴某還自稱擁有不少實體鞋店的股份。
所以,在聽到嚴某說能夠在球鞋正式發售之前就拿到貨時,小偉心動了。嚴某說,“你只要錢打過來之后,我就可以提前三五天,把這些貨都發給你。”

很快,小偉陸續收取了約40名客戶的定金或全款,涉及的貨物是450雙鞋,轉賬給嚴某共計135萬余元,想通過炒鞋賺一筆差價。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小偉一雙真鞋也沒有收到,期間僅僅收到6雙假鞋。
最后,小偉不得不報警。經警方調查,嚴某只是一個正在實習的準畢業生,所謂全球有買手、清關有資源、鞋店有股份,都是捏造的。
而詐騙所得的135萬,也被嚴某用于各種消費揮霍掉了。隨后,當地人民檢察院對嚴某依法進行了逮捕。

除了炒鞋以外,近年來,還有很多年輕人熱衷于炒比特幣,炒盲盒,炒娃娃機……
無論是炒什么,既然作為市場的一種投機行為,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可惜的是,很多人眼里只看到了高收益,卻對高風險置若罔聞。
此前,清華大學曾發布過一份《當代青年財商認知與行為調查報告》,首度揭示了90后大學生這一群體的財商狀況。
報告顯示,目前的大學生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財商特征:
財商觀念存在明顯誤區;
消費社會化和消費無計劃性并存;
理財意識勃發和財商素養欠缺;
互聯網金融接受度高但風險甄別能力不足。
由于很多年輕人的閱歷不豐,加上“財商”不足、接受的金融知識教育不多,因此,當他們面對某種絢麗的概念、某些“致富童話”時,便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狀態,賭上全部身家也要換取“一夜暴富”。
7月14日,央視《今日說法》欄目播出了最新一集節目——網絡打賞之憂。
陜西渭南塬上的11歲男孩,竟然將全家3萬多元的救命錢,打賞給了游戲平臺的女主播。

村民牛彩玲一家是村里的貧困戶,除了11歲的兒子外,一家4口人都患有疾病,多年來,醫藥費一直都是全家人的主要開銷。
前段時間,牛彩玲到村衛生室結算婆婆的醫療費時,順便想在卡里取3000塊錢,用于第2天到醫院去看病。
但沒想到,明明3萬塊錢的銀行卡,卻連3000塊錢都取不出來。
通過查看銀行的對賬單,牛彩玲發現,這些錢都轉到了一個游戲平臺的銀行賬戶。
后來她追問了11歲的兒子,兒子說,他從同學那里聽說了一款游戲,后來便以查作業為由拿到了手機,下載了游戲,在上面買了一些游戲幣。

據了解,孩子在打游戲時,看到其他人給主播刷禮物,他覺得這個女主播很漂亮,于是就跟風充值。
直到家人詢問,孩子才知道花的是真錢,之前以為是虛擬幣。
在此期間,孩子在平臺上一共打賞31,000多元,同時還花5000多元購買游戲幣。
后來當地派出所民警將當事人的家庭情況及孩子充值等問題反映給游戲平臺,經過多方努力,平臺最終將3萬多元退回至牛彩玲賬戶。

其實,偷用父母錢打賞主播的孩子,并不是個例。
前段時間,湖南邵東一位16歲的女孩小美,也因為類似的事情氣壞了父母:
她竟然在10天的時間內,陸續為網絡主播打賞了55萬元的禮物。
而這55萬元,幾乎是父母所有的積蓄......

近年來,隨著青少年私自動用家中存款,巨額打賞網絡主播的事件頻發,很多家長忍不住怒斥:
都是網絡游戲和網絡直播惹的禍!是直播平臺的監管不力!
事實果真如此嗎?
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為未成年人構建一個健康、安全的網絡環境,一直是整個社會面臨的系統性挑戰。
5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參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款項的,法院應支持。
另外,針對近年來未成年人沉溺網絡游戲、參與直播打賞等問題,7月15日,根據騰訊游戲官方消息,在微信7.0.17最新版本中,新增了“成長守護防沉迷”功能。
進入“防沉迷”系統后,孩子玩了哪幾個游戲,玩了多長時間,還有在游戲內的消費明細,家長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關于國家和平臺的這一系列舉措,有一個獲贊最多的評論是這樣說的:
“起初讓我最為憤怒的是直播平臺的監管不力,但是當看到國家和直播平臺積極的采取措施,幫家長追回錢款并且禁止了孩子打賞之后,轉念一想,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不應該是最先應該反思的嗎?”
是啊,無論是大學生盲目跟風“炒鞋”,還是未成年人“直播打賞”,真正決定孩子如何花錢、花多少錢的,還是孩子從小建立的金錢觀。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針對小學生的街頭采訪。
當被問到關于“錢”的話題時,孩子們的回答簡直令人無語凝噎。
有的孩子覺得,做總統最賺錢,每個月至少能賺幾個億;

有的孩子說,自己的爸爸很能賺錢,月收入兩百多;
還有的孩子說,賺錢太簡單了,我爸每個月能掙幾千萬......

因為對“錢”和“賺錢”這些概念不甚了解,所以孩子才會給出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答案。
因為不懂錢,也不懂得父母賺錢的不易,所以一些孩子花起錢來便隨心所欲;
因為不懂錢,所以即使成年后,他們會寧愿相信某些“致富童話”虛無縹緲的“價值”,也不愿相信踏實奮斗帶來的收獲。
在中國,很多家長非常避諱和孩子談錢,擔心孩子會因此變得市儈;還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負責好好讀書就行,錢的事,根本不該由孩子來操心。
然而李玫瑾教授卻告訴大家:跟孩子談錢越早越好,而且要讓孩子知道,賺錢是辛苦的,孩子也有幫助家里分擔經濟壓力的責任。
我們和孩子談錢,實質上是教會孩子懂得承擔,學會取舍,知道節制。
坐擁百億身家的霍啟剛,曾在微博上發布過這樣一張照片:他的一雙兒女,拿著水管和抹布,辛辛苦苦地給爸爸洗車,以此來獲得適當的報酬。

雖出身豪門,霍啟剛并沒有用金錢去寵溺孩子,反而教會他們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回報,這是給孩子最好的價值觀教育。
跟孩子談錢,是父母的必修課。
因為正確的金錢教育,不僅能帶給孩子健康的價值觀,而且對孩子未來的人生影響深遠。
比如,缺乏“金錢觀“教育成長起來的孩子,總是會對底線有著錯誤的認知,于是無數大學生跌入“校園貸”的陷阱,僅僅是為了幾千或幾萬塊的手機、奢侈品,就能鋌而走險。
良好的金錢觀,可以讓孩子經受住關于“金錢”引發的一系列的難題與考驗,會讓孩子過上問心無愧的生活,成長為一個對錢財取之有道的正直之人。

經典兒童讀物《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有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么,將來會有其他人取代你。
這個人是誰?
也許是債主,也許是警察,也許是騙子。
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跟孩子理性談錢,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千萬別嫌早,更別嫌煩。
-為您推薦-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從小培養孩子的財商,因為財富總有用完的一天,但是高財商,會讓孩子一生受益!
王琨老師《提升孩子財商的14堂課》讓孩子從小擁有財商思維有前途,更有“錢途”!(評論區回復“試聽”兩個字,領取課程試聽資格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7923.html
上一篇:疊疊樂情侶款(浪漫疊扣美麗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