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7-30閱讀(10)

天剛破曉,德寶家起了床,收拾停當。拿上書和筆,對娘說今天去外婆家,順便著去拜訪顧老先生。娘吩咐多帶上新鮮的菱角,并捉上兩條養在缸里的鯽魚一起帶上。德寶準備好這些,就向村口方向趕去。黑牛,二狗子,魏云艷早已等在村口。德寶好生奇怪,怎么沒看見張玉秀,四處張望,影兒也沒有。涼爽的吹在臉上,德寶卻感到渾身燥熱。魏云艷說我們走吧,德寶不再說什么,默默的趕路。
走沒多遠,遇到鄰村的同學杜懷禮和杜懷義,他們也是去鎮上的。趙力牛他們一向和懷義不睦,就沒那么熱情。德寶招呼他們一起走。杜懷禮就問德寶,“怎么?張玉秀沒來?”德寶老老實實回答,“是沒有來。”“她沒有來,有什么原因嗎”“不知道”懷禮一直在想方設法討好玉兒,玉兒總是冷冷的,從不多搭一句話,這讓杜懷禮有時下不了臺。杜懷禮才不相信德寶的話,他們之間素來接近,有什么動靜從來逃不出他的眼力,作文課上那一幕讓他覺得開心,覺得他們倆之間定是發生了什么。這可是接近張玉秀的絕好機會。
他們這樣一個有心一個無心,有點兒有意無心的搭著話。不知不覺前面不遠快到鎮上的中心橋了。

這蒲惠鎮,始建于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地處長江三角洲,江海平原成陸最早,舊名蒲濤,又名蒲塘,因四周小溪沼澤多且多長蒲草,蒲草曬干惠于人,“蒲惠”由此得名。是明清時江淮富庶的名鎮。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了。蒲濤曾為縣衙所在地,保存有一大片古建筑群和宋代街巷,寺觀棋布,宗教鼎盛。 上真殿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是蒲惠最古老的寺觀。唐太和四年(830)所建法寶禪寺(初名圣教寺)為州屬八大叢林之一,宋至和元年重修,奠基時掘得白龜獻于朝,御賜法寶寺名。另20處寺觀有:古佛庵、呂祖閣、南文昌宮、北文昌宮、南泰山、北泰山、白衣庵、文峰閣、古茶庵、南庵、西庵、三官殿、北武廟、南武廟、城隍廟、梅熟庵、南魁星樓、北魁星樓、東岳廟等。一個小鎮寺觀如此眾多,可見當年宗教流派紛呈,香火十分旺盛。鎮內河流縱橫,九橋跨水。 清代蒲惠鎮圖上有大小河流約20余條,縱橫交錯,儼然“江南水鄉”。其中,萬安橋(俗稱南石橋)、中心橋(中板橋)、潮淮橋(俗稱北石橋)等三橋最為壯觀。如萬安橋,又名“通濟橋”,始于明代萬歷年間所建。
走上中心橋,俯瞰南北大街,商店林立,人流如織,叫賣吆喝聲,車行吱嘎聲,耍猴打鑼聲,不絕于耳。

走下橋來,踏上青石板路,進入街里,德寶讓懷禮懷義去辦他們自己的事情,而自己要去外婆家。懷禮極不情愿說,你們要是去顧老先生家,不帶上我們可不夠朋友。趙力牛眼一瞪,誰跟你說我們是朋友?不要找沒趣。懷禮只得訕訕笑,懷義拉著他罵罵咧咧去了。這里德寶與他們仨也分手了。德寶拐個彎進了小巷。外婆家是獨門獨院,進得院內,叫一聲“外婆,我來了”,推門看見外婆笑瞇瞇的答應著走過來拉他手。“外婆,這是帶給你的鯽魚和菱角”,外婆接過來說,“今天可不許走了,就在外婆這兒吃飯。”“不了,我們約好去顧老先生家的”“還是要去呀?”“對啊,我下次來一定在外婆這兒吃飯。”說完 ,回頭就要跑,外婆不松手,把菱角讓德寶帶上,說“我這里不缺,帶給顧先生嘗嘗鮮”,德寶一想也對,就興沖沖奔顧先生家來。

大老遠就看見鶴發童顏的顧老先生站在門口,他們早就來了,連玉兒也在。 到了宅里,古色古香撲面而來,這是一棟七架梁的清代建筑,分隔東西兩房間,西面居室,東面書房,中間為中堂,亦為會客講書的地方。德寶說,“外婆讓我帶菱角讓老師嘗嘗鮮”顧先生哈哈大笑說“你外婆說的,這我倒不好拂了她的美意了。”
大家一個一個挨著坐下。顧老先生說,“大家愛聽故事,我今天就講一個好不好?”“好,”大家正襟危坐,凝神靜氣。
“話說,自唐代開科取仕以后,我們這里的讀書人在科舉考試中屢屢取得功名,至清代中葉,蒲塘文風盛極一時,就有了“通如文風莫盛于蒲”之說。僅明代至清中葉這段時間里,蒲惠就誕生了進士10人,文舉人58人,武舉人8人,貢生185人。”
“啊,這么多呀!”二狗子驚嘆一聲,德寶說“別插嘴!”
“耕讀傳家久,詩書濟世長。蒲惠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沈、顧、姜、鄭、吳、姚、劉、李“八大望族”。從嘉慶、道光年間,僅沈氏家族一門就出了進士3人、舉人7人,就連道光皇帝都驚嘆:’有臣一門之內七舉賢書、三成進士,海內罕與倫比焉。’”
顧老先生喝口茶,潤潤嗓子。這時性子急的趙力牛就問“還有沒有有名的家族考了進士?”
“有啊,姜氏家族一門曾出兩進士。康熙六十年(1721)進士姜任修,為官清正廉明,人稱’白面包公’,終因得罪高官遭誣劾罷職。回歸故里后,姜任修建造了’蒲惠書屋’,成為當時名流文友聚會之地。在他的提攜之下,蒲塘詩界盛極一時,名聞大江南北的蒲塘十子,就是姜任修的子侄、學生組織的文學團體,時人稱之’文陣雄師’。”
隨后,顧先生滔滔不絕講了畫家鄭板橋在蒲惠鎮上找到本家,并留下了“粗鹽青菜粯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著名聯句,講了詩人袁枚在這里“辨味”趣事。

這一堂課足足有兩個小時,大家聽了十分帶勁。告別顧老先生,在回家的路上,個個興致勃勃,你一言我一語,仔細回味著一幕幕情景,余味無窮。
玉兒很少插話,德寶料想她早早去,一是因為昨天的事要避開他,二是又有了作文要顧先生指導。走著走著,就快到村口方向了,杜懷禮他們卻又出現在那里,這是要干啥?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5838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