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肇慶美麗風景(一二三)
發布時間:2024-07-31閱讀(23)

牙牙學語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們數數字,那我們肇慶1234567的節奏各位親們又能不能一一道來呢?小編今天就特意為大家準備的屬于我們肇慶的節奏,加深認識我們美麗的家鄉。
一江浩蕩:西江是我們肇慶的母親河也是珠江的干流,發源于云南省曲靖烏蒙山脈的馬雄山,全長2214公里,它的長度和流域面積均居全國第三位,年流量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水質最好的的江河之一。從廣西梧州開始稱為西江,直到江門崖門止,之后流入浩瀚的南海,全長約400公里,所以又稱“八百里西江”。肇慶已有兩千年歷史,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肇慶曾五次成為嶺南或大西南的軍事指揮中心。1564年至1746年,兩廣總督府便設在這里達182年。各位親們咱們自豪一下哈~~


三峽爭險:咱們祖國長江有著名的長江三峽,我們肇慶西江也有“小三峽”。西江在肇慶境內這段全長225公里,江面寬1000米左右,最寬處是金利海口段達1125米,最窄處是羚羊峽段330米。肇慶河段因山形奇特而呈現出特大凹槽形,形成狹窄的河段,自西向東布列著三榕峽、大鼎峽、羚羊峽,所以稱作“西江小三峽”。西江的風光,因有三峽而聞名。三峽兩岸,古跡甚多。

四塔擎天:巍然聳立在西江兩岸自北岸有祟禧塔、元魁塔,南岸有文明塔、巽峰塔。四塔隔江相峙,均建于明代,為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結構的磚石風水塔。那么古人為什么喜歡在河兩岸建塔,而為什么一般都是不是一座兩座三座而是四平八穩的對稱四座呢?

其實這跟我們女媧補青天的故事有關:傳說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來。共工把撐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邊來,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來,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慘啊!女媧為了解救人類,決定采石補天,用五色石把天補起來,再用東海神龜的四只腳頂住蒼天。眼看著補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卻發現五色石不夠用,大洞還沒補好,這可怎么辦呢?慈悲的女媧只好犧牲自己的生命,用身體來補天上的大洞,經過幾次努力,女媧終于補好了天,天地間恢復了寧靜,還出現了五彩云霞。一切生物又都生機勃勃地活在大地上。女媧為人類和世界萬物的生存而獻身,真是令人感動。所以江邊兩岸建四座寶塔就是效仿女媧鎮水時砍神龜四腳頂蒼天。郭沫若曾以“四塔擎天天宇穩,七星伴月月宮閑”的詩句贊美四塔的雄偉的姿態。四塔形態各異,尤以祟禧塔最為壯觀。



五湖六崗七巖八洞:這是我們七星巖景區的高度概括。五湖是指: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東湖、里湖;六崗指的是七星巖周邊的山崗小島,分別是:萬松崗、犀牛崗、象崗、蕉園崗、欖崗、獅崗等山崗及湖堤、小島;七星是指按照天上北斗七星分布坐落在星湖水面上的七座巖山: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和阿坡巖;七星巖湖中有山山中有洞,其中大部分巖洞都是可以進入的,它們分別是:石室洞、碧霞洞、鹿骨洞、鐘鼓洞、雙源洞、出米洞、煀人洞和室光洞。

九大特產:端硯、七星劍花、星巖蛋花、肇實、紫背天葵、肇慶裹蒸、巴戟、何首烏、杏花雞
1、端硯
肇慶端硯與“湖筆”、“宣紙”、“徽墨”齊名

2、七星劍花
其狀如鞭,其色深綠,沿巖壁攀援,身上開花,狀若銀盞。這種植物俗稱劍花,又叫霸王鞭、指天尺。

3、星巖蛋花
肇慶的蛋花之所以著名,是因生長在星巖的蛋花樹,所汲之水乃為山泉,故用星巖所產的蛋花泡茶特別清潤,它出名的原因也在于此。

4、肇實
肇實者即芡的果實也,用于煲湯或作中藥材。它有清熱去濕,滋陰補腎和健脾的功效。肇實是茨實中最好的品種。

5、紫背天葵
紫背天葵生長在鼎湖的峭壁上,曬干后泡茶,其色淡紅,其味帶酸,清香可口,有消暑除熱,助消化健脾,解酒的功能。

6、肇慶裹蒸
香味濃郁,軟滑松化,老少皆宜是我們肇慶人傳統的過年應節食品。

7、巴戟
巴戟是馳名中外的德慶特產。屬茜草科藤蔓植物,俗稱雞腸風,學名巴乾天,是四大南藥之一,具有壯血氣、強筋骨、法風濕、滋補腎陽的奇效。

8、何首烏
德慶何首烏多為家種,比野生首烏個頭略小,一般以橫斷面有菊花紋、呈金黃色的質量最佳。

9、杏花雞
封開杏花雞是廣東省的三大名雞之一,具有三黃(咀黃、毛黃、腳黃),三細(頭細、腳細、頸細),兩短(頸短、身軀短)的特點,以其肌肉豐滿、皮薄肉嫩、皮下及肌間脂肪分布均勻而馳名。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6306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