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時尚>一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是什么(一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
發(fā)布時間:2024-08-25閱讀(16)
我的爸爸、媽媽都經(jīng)歷過舊社會,曾經(jīng)講過當(dāng)年沒有文化的尷尬故事:在大村識字寫字的人很少,在許多偏僻的小村沒有,即使一些富戶過大年貼對聯(lián),也只好買來紅紙,裁成條幅,在吃飯瓷碗的抓手上涂染墨汁,由上到下豎印,一個圓圈代替一個字,貼在門側(cè);臘月到了,一個婦女給常年在外“走西口”的丈夫?qū)懶牛虿粫懽?,只好以物代字郵去;丈夫收到的信件里面裝著的兩顆紅棗、一粒茴香,立刻明白了妻子“棗棗茴香(早早回鄉(xiāng))”的意思。

在舊社會,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窮苦人上不起學(xué),教育成為少數(shù)權(quán)貴和富豪的壟斷行業(yè)。而對于農(nóng)村的女孩子來說,即使出身在富戶,也只是深居閨房、纏足度日的命運。距離我們村15里路的山西省興縣黑峪口村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識分子劉少白,深受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的影響,十分開明,堅決將兩個女兒送到學(xué)校讀書,成為當(dāng)?shù)氐钠媛劊谷辉獾皆S多人的非議。

舊中國的文盲太多了,至1949年,在全國5.5億人口中文盲占到80%,5人之中就有4個文盲。這是舊中國長期落后的原因之一。
毛主席早就認識到解決中國文盲眾多問題的重要性、必要性,1945年明確指出: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毛主席還力主在文化上翻身,為建成現(xiàn)代化強國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chǔ)。于是,在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60年代前期,先后掀起四次波瀾壯闊的掃盲運動高潮:

第一次從 1950年9月至1953年,全國掃除職工文盲近100萬人,掃除農(nóng)民文盲308萬人;第二次從1955年至1957年上半年,全國原有文盲中的2200萬人脫盲,160萬人達到高小、或初中文化程度。期間,我的媽媽在負責(zé)掃盲老師的指導(dǎo)下,通過努力學(xué)習(xí),順利脫盲,成績顯著,受到表揚,還被張貼紅榜公布,成為當(dāng)?shù)貟呙?zhàn)線的榜樣,至今她還能認識常用字,引以為榮!

第三次從1958年1月到9月,全國共掃除青壯年文盲1億人,1799個縣、市(全國79.7%的縣、市)基本上掃除了青壯年文盲,涌現(xiàn)出了17個基本無文盲省;第四次從1960年4月至1961年,明顯地加快了掃盲速度,有力地鞏固了掃盲成果。
1964年,我國開始第二次人口普查,同時也對國民的文化素質(zhì)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15歲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解放初期的80%下降到了52%,1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跡,不僅使中華民族的文明從此邁上了快車道,也是對世界文明做出的巨大貢獻,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0368.html
下一篇:怎么炒杜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