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美麗鄉村的建設標準(美麗鄉村建設指南)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5)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美麗中國的建設重點和難點在于農村。國務院農村綜改辦(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農業部等各部委圍繞職能,通過各種載體推進美麗鄉村建設。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中國美,農村必須美。如何實現美?《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國家標準結合財政部、環保部、住建部、農業部、衛計委等部委的工作部署,在借鑒浙江、福建、貴州等地創建美麗鄉村的經驗基礎上,統籌協調各方利益、兼顧全國,以普適性、指導性、引領性、實用性、兼容性為原則,對美麗鄉村的最基本要素作了統一,做好頂層設計,是一項美麗鄉村建設的系統性標準。
1.標準的基本框架
美麗鄉村應體現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行為美。在總結各地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規劃科學、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宜居、宜業的可持續發展鄉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為美麗鄉村的內涵,確定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指南》由12個章節組成,主要框架分為總則、村莊規劃、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鄉風文明、基層組織、長效管理9個部分。標準的主體框架見下圖。

圖 《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標準框架
2.標準的主要內容
《指南》與現行的標準、法律法規相協調一致,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方向和基本要求,并給鄉村個性化發展預留了自由發揮空間;對生態環境等領域提煉國家及相關部委提出的有關美麗鄉村的重要量化指標共21項(下見表),統一規范,就美麗鄉村的建設給于目標性引領。
表《美麗鄉村建設指南》中的量化標準

《指南》強調了規劃引領對于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性。要求規劃與建設同步考慮,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做好統籌和頂層設計。突出因地制宜、村民參與、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四大規劃原則,并點明了房屋建筑、公共服務和管理設施、基礎設施、生產經營設施用地、環境衛生設施、防災減災、人文景觀保護與利用等村莊規劃的基本要素,為村莊規劃的編制提供了指導。
《指南》中的“村莊建設”是安居的主要內容。提出了以規劃先行,體現鄉村特色和地域風格、歷史風貌,注重衛生安全及與環境協調為原則的基本要求,規定了對農村生活設施和農業生產設施的建設要求。
《指南》明確提出了公共服務設施、各項基礎設施、環境衛生設施等內容的系統規劃要求;提出了醫療衛生、公共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公共安全和便民服務為一體的公共服務要求,充分貼合了現下農村綜合改革、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整體發展趨勢。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為新型城鎮化建設和發展提供路徑。

經濟發展是美麗鄉村建設和運行維護得以可持續的基礎物質條件?!吨改稀吩诋a業發展中,提出以農業、服務業為主的農村產業格局,發展規?;F代化農業及基于鄉村自身特色和特點的現代服務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由此引導形成多形式的村莊經營創新模式,有效推動農村經濟轉型升級,有利于農民增收、農業增長和農村穩定。
生態環境是關鍵?!吨改稀芬匀伺c自然和諧發展為根本,著重突出了對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在“村莊規劃”中,強調節約用地、因地制宜在“生態環境”中,以11項量化指標(占標準量化指標數量的55%)提出了具體量化要求,約束人為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加強生態修復和治理;“經濟發展”中,強調以生態為原則,引導形成以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為主的農村可持續發展產業格局。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將有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有利于土地資源、水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保護,有利于樹立廣大農村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活行為習慣,是實現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重要方面,將有效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指南》將“以人為本”貫穿于美麗鄉村建設的各個環節。村莊規劃與村莊建設注重村民的自愿和參與;以6項量化指標(占標準量化指標數量的32%)就醫療衛生、公共教育、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勞動就業、公共安全、便民服務等公共服務提出了具體量化要求,使村民享受更廣泛、更均等的公共服務;通過鄉風文明的培育,除陋習、樹新風,營建、塑造和諧、友善的社會氛圍;通過基層組織的規范建設和管理,讓村民享受更為民主的權益。

《指南》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方向、重點領域及主要目標,為政府財政的投入提供了決策參考,有利于將各個部門的資源、公共設施進行整合與綜合利用;提出了“倡導政府引導,配置市場化運作”的新模式,構成了鄉村運行維護的新常態,有利于美麗鄉村的可持續經營和發展,從而節約國家財力,有效提升財政資金的績效。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性綜合工程,涉及環保、公共服務、社會管理、規劃等方方面面,涉及建設、管理、運行、維護、評價等多個環節,涉及多個部門,如環保、住建、文化、體育、民政、發改等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因此,《指南》強調系統和綜合的理念,以技術性、指南性為基礎,注重方向性、指導性和原則性。作為一個通則性的標準,給各地因地制宜預留發揮空間,各部門、各地可在本標準基礎上制定完善覆蓋美麗鄉村建設各環節的標準,對具體環節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技術指導,如美麗鄉村建設評價等。
實踐表明,標準化讓美麗鄉村建設走上了規范化和制度化之路,能有效規避創建經驗不足和人、財、物浪費等問題。國家標準《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發布和實施對美麗鄉村建設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將為美麗鄉村的高質量建設、綜合治理、可持續維護、規范化服務、科學化評價提供技術支撐。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289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