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劉湛秋三月桃花水是一篇散文嗎(劉湛秋三月桃花水)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4)
劉湛秋散文《三月桃花水》(被選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實乃一篇關于三月桃花與河水的精美散文詩。

三月,桃花謝了,花瓣紛紛揚揚,一片一片,一片一片,飄飄悠悠,輕輕地,輕輕地,飄落于河水上。于是,這些在水上漂流的桃花,仿佛,成就了它的第二次“生命”,讓它的形容,又美麗了一次。
三月的河水,開始上漲了,瘦瘦的河流,開始豐滿起來了。這歡快流淌的河水,托著一片一片漂浮、旋轉的粉紅色桃花瓣,讓人遇見了該是怎樣愜意而又欲言又止的形容?
第一自然段,作者(劉湛秋)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來提出疑問:“是什么聲音,像一串小鈴鐺,輕輕地走過村邊?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有意像,有現場。句子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將這種聲音,這種光芒寫得可觀、可聽、可感。需要讀者閉上眼睛,細細地品味,慢慢地想象。想象那一串小鈴鐺輕輕從村邊走過時發出的歡快聲音,想象明潔的絲綢映照著藍天的那一縷縷明麗的“光芒”。

是什么事物,能發出這樣的詩意的聲音這樣詩意的光芒呢?課文第二自然段給予了回答:“是河流醒來了”。醒過來的河流,托著飄落的粉色花瓣,“舞動著綺麗的彩霞”,“一千朵桃花,點點灑上了河面”,給了河面美麗的裝點;“一萬個小酒窩,在水中回旋。”作者將那鋪陳了粉色花瓣的小漩渦,比喻成了“小酒窩”,貼切而又傳神。
接著第三、四自然段,作者就從聲音上來寫桃花水。他將三月桃花水比喻成春天的豎琴。這裹挾了粉色花瓣的桃花水,忽大忽小,“應和著拖拉機的鳴響”,低語纖細,仿佛在和“剛從雪被里伸出頭來的麥苗在談心”;“那碰著岸邊石塊的叮當聲,像是大路上的車輪滾過的鈴聲。”忽大忽小的流水聲,都有了具體恰切的通感形容。
六自然段,作者是從“模樣”上來寫桃花水的。他將三月桃花水比喻成“春天的明鏡”,也擬化成了一個拿著明鏡照耀著春天的人,所以它看見了燕子裹著白云飛過天空;看見了岸上柳絲“如霧如煙”,“披上了長發”;看見了來河邊照影的姑娘,于是“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紅蓮”。姑娘們彎腰捧起河水,河水與粉色花瓣從她們的指間滑落,“像抖落一片片花瓣”。這些,透過三月桃花水映照出來,都是美得讓人發顫的景色。

三月桃花水,三月的桃花粉紅色的花瓣,三月豐滿起來的流水,多么美麗的組合與搭配。桃花因水而有了聲音,有了羞澀的酒窩和柔美的姿態。流水因為桃花,而多了幾分綺麗,幾分嫵媚,和幾多與岸上春景的完美搭配!
(作者:簡宜貴)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903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