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毛烏素沙漠還有幾層沙漠(毛烏素沙漠不再是沙漠)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14)
在上周六晚播出的山東衛視全國首檔生態商養成節目《美麗中國》第二期中,不僅有治沙英雄張立強、安吉白茶推廣者賈偉還有綠色教育先行者陳永松,三位綠色發聲人在節目中先后給觀眾帶來了屬于自己的“環保故事”,讓觀眾們看后直呼“感動”,紛紛表示要從自己做起,身體力行踐行環保。
毛烏素沙漠變沙地
科學種樹才是希望
“治沙先鋒”張立強生活于毛烏素沙漠的南緣,這里曾經黃沙漫天,老百姓顆粒無收。為了治沙,他的父親倒下了,但是張立強牢記父親“三年栽上,五年補齊,八年要見效益”的承諾。在他和母親的努力下,36年間這里的樹木從一棵到兩千八百五十多萬棵,治沙面積高達十一萬畝!在節目現場,張立強更是把他父親留下的剪刀遞給兒子,將“在沙漠只有種樹才有希望”的理念傳承下去。

除了治沙,沙漠植樹好處多多。張立強父親曾說:“要把沙漠大面積利用起來。”如今張立強在沙漠中種植樟子松等經濟作物,以農業養殖業養活林業,發展當地經濟。據悉,樟子松的枯枝落葉落到地底下之后會使土壤富含腐蝕質,有助于其他經濟作物生長。節目現場,嘉賓和青春觀察團成員就吃上了來自沙漠的可口水果,讓人驚訝之余又深感欣慰。

特邀嘉賓吳學蘭老師現場驕傲提出,現在我國荒漠化土地每年減少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每年減少1980平方公里,真正實現了荒漠化土地零增長。從前是沙進人退,現在是綠進沙退!周宏春老師也在現場指出“毛烏素沙漠已經不能稱之為沙漠了”,這樣的奇跡與張家三代治沙人以及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具有“愚公移山”精神的治沙人的堅守苦干分不開。是他們,讓沙漠看到了綠色和希望!
環保致富出奇跡
綠色教育勢必行
安吉白茶推廣者賈偉現場分享了他的“環保致富經”。通過種茶,家鄉冒著黑煙的磚廠不見了,刺耳的伐木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美麗的家鄉,更好的經濟以及富裕的生活。與此同時,賈偉所在的黃杜村還向西部貧困山區捐贈了1500萬株的安吉白茶苗,以此帶領更多人走向致富之路。嘉賓薩蘇也提到,種茶不僅是一種脫貧方法,它還是一種“生態文化”,包含了中國人對茶的獨特情結,通過種茶及茶文化普及將中國傳統文化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最后一位綠色發聲人陳永松是一名綠色教育先行者,他會在自己建立的“環保博物館”中向每一位參觀的小朋友傳播環保知識,開展綠色教育,并鼓勵他們將“垃圾不落地”的理念向身邊的人推廣開來。在陳永松看來:公共環境意識的提升才是“垃圾不落地”概念的核心。對此薩蘇老師贊同不已,表示我們并非做不到環保,而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唯有貫徹綠色教育,才會使每個人正視環保的重要性。生態大計,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為環保,為地球付出努力。

節目后續還將帶來哪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環保觀點?觀眾還能學習到哪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知識?每周六晚21:20,敬請關注山東衛視《美麗中國》,你的選擇就是地球的模樣。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8979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