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時尚>京劇精美的服飾(京劇如此美麗之京劇服飾)
發布時間:2024-08-26閱讀(20)
文章所有權為原作者,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為弘揚傳統文化,“中國戲曲知識”正在搜集整理中,會在合適的時間繼續推送,歡迎各位關注,并對其中可能產生的錯誤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京劇的服飾以明代為基準,同時還吸收了宋、元、清代服飾的一些特點,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樣式。其最大的特征是不分季節和朝代,具有很強的兼容性,無論春夏秋冬,還是哪朝哪代都用這一整套固定的服飾。不過在具體穿戴時非常嚴格,有“寧穿破,不穿錯”的說法,即必須按照人物的身份地位,進行穿戴。

京劇的服裝也稱“行頭”,給人以豪華絢爛之感,精美的刺繡、夸張的圖案、鮮明的色彩,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在色彩方面有以下幾個特征:
1、等級。黃色為至尊的皇家專用;紅色代表富貴;綠、藍次之;黑色最卑微。
2、風俗。喜慶場面用紅色,喪悼場面用白色。
3、意境。俠客夜行常用黑色,為的是隱蔽目標,強化黑夜的意境。
4、心理。小生、花旦扮演的是年輕角色,常用鮮艷、明亮的顏色,這很符合年輕人的愛美心態。
比如,京劇表演中各類人物都有特定的帽式。“皇帽”,又稱“王帽”、“唐帽”、“堂帽”。帽為圓形,前低后高,背后有朝天翅一對,黑地飾以龍紋,頂端有黃色大絨球兩個,并有許多珠子。左右各掛黃色大穗,稱為“流蘇”,為皇帝專用的禮帽。

皇帽
封侯者戴侯帽,它的兩旁有寬翅,翅的邊上垂著穗子,握有兵權的,頂端加戟頭,稱為臺頂。“汾陽帽”俗稱文陽,與相貂略同,金地龍紋,綴有絨球珠子,兩旁為金色如意翅,用于權勢顯赫的宰輔。紗帽帽形微圓,前低后高,左右加翅;由于翅的形狀不同,又有“方紗”、“圓紗”、“尖紗”之別。一般說品位較高的文官,紗帽的兩側插長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插長圓形帽翅;品位低的戴“尖紗”或“圓紗”,含有貶義,多為奸臣丑角所戴用。

侯帽

侯帽佩戴者
水袖的名字來自水衣。水衣就是一種襯衣,演員穿戲衣時,里邊要襯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長一點,露在戲衣的外邊。后來,演員發現這種襯衣的袖子,不但可以保護戲衣,而且還可以用于歌舞表演,就逐漸把它放長,脫離水衣,直接縫在寬袖的戲衣上,就成了水袖。水袖的功法有:抖袖,表示整理衣服;投袖:表示生氣;揮袖:表示叫人離開;招袖:表示叫人來;擺袖:表示飄灑自如等十幾種不同含義的表演功夫。

水袖舞

水袖舞
胡須的表演又稱為髯口功。京劇里老生、凈、丑都掛髯口,各個角色利用髯口表現人物的喜、怒、哀、樂種種感情。現在常用的髯口有三髯、滿髯、扎髯、丑三髯、二濤等十多種。老生的髯口功所表示的意思,如捋須表示整理;托須表示思考;擋須表示著急;繞須表示喜悅;吹須表示惱怒等等。在舞臺上髯口功要配合其表演加以運用。在《鳥龍院》這出戲里,閆惜姣逼宋江寫休書。演員運用抖須、甩須、吹須等功法,表現宋江著急、驚恐、激怒等復雜心情。

髯口
翎子,是中古代武將在盔冠上插的兩根雉尾,表示官職比較高的將領,也作為英勇善戰的象征。藝人為塑造人物把雉尾加到七、八尺長,除起裝飾作用外,還通過舞動翎子,作出許多優美身段動作,借以表現人物的心情、神態。翎子功,生、旦、凈、丑各行都用,小生用的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
翎子功有掏翎,有銜翎,有繞翎、刷翎、抖翎、擺翎等多種。可表示喜悅、得意、沉思、驚恐等各種情緒。

翎子

翎子
盔上的珠球的妙用,如演關公的演員,演到刮骨療毒一場,既神態自若地在用心下棋,又讓盔上的珠球抖動發出聲響,以表示手術的疼痛。

甩發是生、凈、丑等角色在頭頂上扎一綹長發,演員可以通過舞動甩發,表現人物的情緒,這種表演技巧叫甩發功。甩發功,一般有甩、揚、帶、閃、盤、旋、沖等多種。

京劇舞臺上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團扇、羽扇等多種。扇子功法有揮、轉、托、合、遮、撲、抖、拋等耍法。通過這些動作的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種舞姿,刻畫人物性格。

京劇里的“旗”很多。帥旗是大本營的標志,同時也是兩軍勝敗的象征,旗不倒兵不敗。在生活中,風是看不見的,京劇把它有形化了,制成風旗。而水旗、云片則把自然界本來流動不定的形態固定化了,然后經過演員的舞動,再讓它活動起來。大旗在武場里用它抄筋斗,表現搏斗,還能耍出各種旗舞。

帥旗
服裝的程式是前輩藝人的創造成果,又是后人進行革新的手段。所以像梅蘭芳這樣的藝術大師,一面尊重原有的服飾程式,又反對亂穿亂戴;另一方面,一直摸索著改進。如白娘子的服飾,從清代到現在有許多的變化,清代早期畫上的白娘子是戴漁婆罩,后來改大額子。梅先生的老師陳德霖和梅先生早期也用大額子。后來,梅先生認為大額子類同于一般的女將,缺乏特色。還有,白娘子在水斗中穿戰衣戰裙并不扎靠,戴大額子顯得頭重身輕并不好看,改成軟額子用白綢子扎一個結子,配上面牌,減輕了頭上的份量,顯得勻稱,又使白娘子服飾有自己的特點。梅先生不僅改進白娘子的服飾,還創造了一些新的人物服飾。如仙女、虞姬、洛神等。他的做法可以代表許多優秀表演藝術家對服飾程式的正確態度。藝術大師們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注意分寸,該穿素的決不穿花的,就是平時所說的“穿破不穿錯”,不主張隨便破壞穿戴服飾的程式。

現代京劇中的白娘子

現代京劇中的白娘子
服飾
京劇舞臺服飾不屬于任何一個朝代,誰該穿什么,都有獨立的一套規則可循。梨園行有這樣一句話:“寧穿破,不穿錯”,這是行頭使用方面最需要掌握的原則!衣服破了影響效果,衣服穿錯可是會讓人笑話的。
達官顯貴最正式的禮服
——蟒
蟒是帝王將相在正式場合穿的服裝,等同于現在的禮服。穿蟒的人身份地位非同一般。蟒是很像龍的一種動物,戲臺上的蟒就是仿照古代的龍袍、蟒袍設計的。
蟒的顏色有很多,常用的就有:黃、紅、白、黑、綠、紫、藍、粉、香色(香色是一種黃綠色,年紀大的人可以穿)。不同顏色的蟒適合不同類型的人物角色。黃蟒就只能由帝王來穿,王侯穿了就是“造反”。紅蟒是給那些重要的皇親國戚,或者是獨霸朝綱的朝廷重臣穿的,比如駙馬楊延輝、丞相曹操等等。
蟒是用一種質地很厚的大緞做的,看起來華麗非常,身上繡滿了各種造型的龍。穿蟒的人,扮相沉穩端莊,有一種不怒自威的神氣。

男蟒
和男蟒一樣,女蟒是皇后、嬪妃、公主、誥命夫人等貴族女性們最莊重的禮服。需要穿蟒的場合都格外隆重,比如《貴妃醉酒》中的楊貴妃赴皇帝之約時要穿蟒,《龍鳳呈祥》中的孫尚香與劉備成親要穿蟒,《大登殿》里王寶釧在金殿受封時也要穿蟒。
要注意的是,這件女蟒只是給年輕或中年女性準備的,身份顯貴的老年女性角色可以穿黃色或香色蟒,表明已經老邁了。也就是說,老旦是不能穿女蟒的。

女蟒
公主們的日常穿著
——舞姿翩翩的宮裝
宮裝也叫宮衣、舞衣,是一種舞動起來非常美麗的服裝。和蟒一樣,宮裝是給貴族女性們準備的日常裝束。雖然沒有蟒那么正式莊重,可是論精美華麗,真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呢!舞動起來時,幾十條飄帶、層層絲穗,配上雪白的水袖翩翩而動,美得目不暇接。有幸穿這件服飾的都是非常有身份的女子,比如《狀元媒》里的柴郡主, 她是后周皇帝的女兒,宋太祖趙匡胤敕封的郡主,與八賢王趙德芳以兄妹相稱,如假包換的公主啊!

宮裝
文官的工作服
——官衣
官衣是文官的工作服,對于那些還沒有資格穿蟒的文官來說,這就是最正式的服裝了。
官衣顏色主要有紅、紫、藍、黑。紅色是僅次于黃色的高貴色彩,而且既醒目又喜慶,那些考中狀元進士、升官發財的都要穿紅官衣。紫官衣的官職地位也很高,中國人常常說“紫氣東來”,古代文人的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夠“脫去襕衫換紫袍”,《群英會》中的魯大夫就穿紫官衣。藍官衣大多給低一點的文官穿,如《黃金臺》中的御史田單、《法門寺》中的知縣趙廉等等。地位最低的要數穿黑官衣的,不是什么門官就是獄官。
官衣沒有綠色的,因為綠色在京劇舞臺上是武將的顏色,文官自然不能穿啦!

官衣
可以出門會客的休閑服
——帔
男帔就是男性休閑服,英文中有個說法叫“Smart Casual”(商務休閑裝),指那些穿起來比較舒服寬松,出來見人會客也完全沒有問題,不會讓人誤會你不夠尊敬對方的服裝。這個男帔,上至皇帝,下至鄉紳,只要是氣質成熟端莊、家境不錯的男性都可以穿。人物在做動作時,衣襟飄拂,為本來就莊重儒雅的人物又平添了一分瀟灑。
女帔和男帔差不多,只有長短不同。未出閣的大家閨秀也可以穿帔。
舞臺上的恩愛夫妻有時穿一樣顏色、一樣圖案的帔來表現他們的舉案齊眉,這個可以稱為“情侶帔”,《二堂舍子》中的劉彥昌和夫人、《龍鳳呈祥》中的劉備和孫尚香都這么穿。可比現在的“情侶裝”什么的早了兩百年呢!

男女帔
人人都穿的褶子
褶子:褶,這里讀xué,是男女老少都可以穿的一種便服。京劇行還把褶子叫作“道袍”。
因為用處廣泛,褶子的種類顏色都非常多。有刺繡圖案的叫花褶子,純色的為素褶子。大緞做的比較厚重的叫硬褶子,縐綢做的比較薄的叫軟褶子。
穿綠花褶子的大多是為富不仁的公子哥或綠林人士;穿淺土黃色褶子,也叫老斗衣的,是社會底層的老年人;穿青褶子(就是黑色褶子)、白色大領的是正直清貧的人物;穿藍褶子配白色大領的,是那些氣質清高的文雅之士……
《捉放曹》中的陳宮穿的就是藍褶子。他是中牟縣縣令,家境應該還是可以的,有夢想有追求,可惜錯把曹操當成有氣量、可以追隨的大英雄。

《捉放曹》陳宮穿的藍褶子
富貴衣也是褶子的一種,實際上是叫花子衣,滿身補丁,是人物貧窮到極致、身陷困境時才穿的一種衣服。那為什么又叫富貴衣呢?中國人說“否極泰來”,凡是壞到了極致,也就要往好的方面發展了,也就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的意思。
凡是在京劇舞臺上穿富貴衣的人,雖然貧窮落魄,比如《彩樓配》中的叫花子薛平貴,比如《打侄上墳》的陳大官……日后都福星高照,真的否極泰來了。陳大官后來中了狀元,而薛平貴更牛,當上了皇帝!所以,富貴衣說的其實是日后的富貴與顯赫。

富貴衣
黑色女褶子是最常用的戲裝,又叫“青衣”,旦行中的青衣就是這么得名的。穿青衣的女性正派端莊,可是命運比較坎坷,生活貧寒。比如《武家坡》里的王寶釧,最初也是穿宮裝的相府千金,就因為嫁了那個穿富貴衣的薛平貴,與家庭決裂,“上脫日月龍鳳襖,下脫山河地理裙”,換上了青衣,一個人住在寒窯苦等了十八年,盼丈夫打仗回來。還有一種穿青衣的女性,家里并不貧窮,可是她的處境很艱難、很尷尬,比如《四郎探母》里楊四郎的原配四夫人,老公失落番邦十五年,再見面時他已經成了別人的駙馬。
青衣的造型很美,有一種寵辱不驚、大風大浪能奈我何的嫻靜與安然。墨一般的如云秀發襯著桃花初綻一樣的美麗臉龐,頭上沒有鮮艷的花朵,只戴著亮亮的銀色頭飾,身上黑色的長裙配上潔白的水袖,那種是非分明、忠貞善良的人物品格呼之欲出。

青衣
女褶子是旦角的日常便服。除了青衣,還有繡花的女褶子。顏色大多素淡雅致,淡淡的綠色、粉色、黃色、藕荷色,配上各種花朵的彩繡,特別好看。穿這種繡花褶子的女性大多是大家閨秀或年輕的夫人,比如梅派名劇《鳳還巢》中的程雪娥和《春閨夢》中的張氏。

女褶子
武將們的日常穿著
——開氅
開氅是有武功或者有權勢的男性們日常所穿的便服。開氅比蟒和官衣要休閑,但又比帔要威武,顯得很有氣勢。綠林英雄好漢們也喜歡穿開氅,穿的時候常常把前襟解開,用左手舉著,橫著步就出來了。那種氣勢洶洶又威風凜凜的樣子既好看又好笑。
開氅有紅、白、紫、黑等顏色。《龍鳳呈祥》中趙云是劉備過江招親的高級保鏢,穿鎧甲似乎太劍拔弩張,好像來打仗,穿開氅最合適不過。

開氅
男士們的戶外裝
——箭衣
箭衣是男士們騎馬趕路、打獵、辦案,還有武將被俘去掉長靠后穿的一種服裝,有點類似于現在的戶外運動裝,但更精致好看一些。
穿上箭衣的男性修長、挺拔,英氣勃勃,非常有線條美。京劇舞臺上大多數的男性角色都可以穿箭衣,只是身份不同,所穿的箭衣顏色圖案會有差別,比如皇親國戚、身份重要的人物會穿繡龍的箭衣,富貴人家的穿繡花的箭衣。還有一種素色箭衣,只有衣服邊和馬蹄袖口使用不同顏色,別有一份干練。

箭衣
京劇行頭混搭風
京劇行頭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也可以套穿,比如扎靠里面穿箭衣、帔里面穿褶子等等。看來,所謂“Mix&Match”(混合和搭配)的混搭風格,兩百年前京劇舞臺上就有了啊!
看《文昭關》中伍子胥的扮相,伍子胥能文能武,又曾經是朝中重臣,后因全家被害,一個人在外逃亡。從色彩上來說,這身行頭以黑白兩色為主,簡單干凈,象征著伍子胥悲憤的心情。從造型來說,箭衣挺拔修長,馬褂寬松合身,加上厚底靴,非常平衡,既好看又符合劇情。

《文昭關》中伍子胥的扮相
秉承著中國文化的一貫傳統,京劇行頭的制作歷來精美絕倫。面料是綾羅緞綢,圖案俱是五色斑斕的手工彩繡,要一針一針完成。每一個圖案的樣式顏色都不是憑空想象,全部可以在歷史文獻中查到出處來歷。每一件戲裝都要按演員的身材量體裁衣,有些圖案設計還要根據演員的流派風格進行修改。這份講究和精致,哪一個國際服裝品牌比得了?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131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