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02閱讀(15)
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
窮養兒子是為了讓兒子長大之后懂得珍惜節儉,成年后能夠撐起一個家;
富養女是為了讓女兒從小不貪小便宜,長大后就不會被蠅頭小利所騙,有利于培養出女兒獨具慧眼的特性。
這句話里面的“窮養”和“富養”很多人都認為是用金錢來區分,其實不是,至少不全是。
確實,培養優秀的子女物質占一方面,但是精神層面的富養才是最主要的。
遼寧15歲的女孩劉珈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說明:
富養女兒絕對不是僅僅給予女兒物質方面的滿足,精神層面的富養才是根本。

劉珈辰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遼寧女孩劉珈辰從一個“暴力女孩”到父母的“貼心小棉襖”的蛻變歷程!
01、富養出來的“暴力女孩”1997年,劉珈辰出生在遼寧鞍山市一個富足的家庭,父親經商事業小有成就,母親是公司高管收入頗豐。
女兒劉珈辰的出生給這個家庭帶來了無盡的歡樂,父親對這個獨女更是無底線的寵愛。
父親對這個女兒用“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來形容毫不夸張。
父親不但對女兒寵愛有加,并且從女兒懂事起就開始了“富養女兒計劃”。

劉珈辰父親
父親所謂的富養計劃就是無條件滿足女兒所有物質層面的需求,只要女兒張口要的東西,不但要買還要買最貴最好的。
讓父母欣慰的是,父親的富養計劃還是頗有成效,在小學階段,女兒的學習一直名列前茅,很有學習天賦。
雖然女兒有時候表現得略顯任性,但父母覺得這可能是每個孩子身上都有的特性,他們并沒有及時糾正女兒任性的性格。
劉珈辰的父母還沒意識到,他們對女兒驕橫任性性格的縱容,很快會讓他們嘗到苦果。
劉珈辰身處父親的“富養計劃中”,她的感受又是如何?
劉珈辰從記事起,對錢沒有太多概念,因為她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想辦法滿足自己。
小學時,劉珈辰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來就是拿著就走,因為父母總會跟在后面結賬買單。
不過小學時,她只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思想很單純,喜歡的東西僅僅只是一些糖果、玩具等,消費能力有限。
到了初中之后,這一切都變了,她開始有了攀比意識,講究吃穿,每月的零花錢開始達到上萬金額。
盡管如此,父親依舊無條件支持,只要她喜歡的,父親沒說一個不字,都是咬牙也的滿足。
從小父母對她的寵愛,也讓她養成了恃寵而驕橫的性格,在家里她是說一不二的“小公主”,到學校她又成了同學眼里的“霸道女孩”。

劉珈辰父母
初二那年,劉珈辰因為逃課,被老師當眾批評,這讓從小受到眾人追捧的她第一次有了挫敗感。
她覺得自己顏面盡失,特別沒面子,她就對學校產生了排斥感,執意要輟學在家。
令人意外的是,她的父親竟然又答應了女兒這個要求,母親對女兒輟學這件事情則強烈反對。
母親多次找劉珈辰溝通,都被她無情拒絕,母親被氣得拉她一把,她竟然對母親揮拳相向。
多次勸說無果后,母親無奈妥協,此后劉珈辰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開始信馬由韁的生活。
02、天賦少女和暴力女孩的雙面人生劉珈辰看到母親也默認自己輟學在家之后,便開始徹底放飛自我,每天做三件事:吃飯、睡覺、花錢。
為了供女兒在家日常開支,父親專門給女兒一張大額度的信用卡,女兒負責消費,父母每月幫女兒還卡。
劉珈辰僅一頓早餐吃了300塊,消費這么多難道是她非常能吃嗎?其實不是。
劉珈辰早餐點300多塊,僅僅是因為有些食物她看著外觀好看,就順手點了,她吃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輟學在家的日子里,她開始頻繁地往返各大商場,逛商場的時候,她培養起了自己的一個興趣愛好:買鞋。
她買鞋有幾點特征:要貴、最好是全球限量版、款式一定是最新款。
因為她這個愛好,家里堆積了她幾百雙鞋子,每雙鞋子她只穿三次就要扔掉不要。
母親看她如此浪費,就把她穿過的鞋子,收集起來送給別人,僅僅母親送給別人的鞋子都有幾百雙之多。
劉珈辰在家里收藏的都是全球限量版,每當有人到家里參觀她的鞋子時,她便如數家珍,給別人介紹自己的收集成果。
“我這鞋子很多都是全球限量版,有錢都買不來,比爾蓋茨要買也不好使,買不來”

十多歲的劉珈辰談到自己的鞋子時,稚嫩的臉上洋溢著滿滿的驕傲,或許這就是她喜歡追求的“獨一無二”。
劉珈辰輟學在家之后,她的每月開支開始高達5萬以上,這讓她的父母也漸漸有了不堪重負的感覺。
與物質上的壓力相比,父母更擔心女兒的未來,如果女兒就此放縱下去,成年之后很難在社會上立足。
父母商量著培養女兒一項興趣愛好,讓她不要每天在無所事事,帶著女兒看了各種興趣班。
最后,劉珈辰表示對射擊很有興趣,父母很快幫她報了最好的射擊培訓班。
學了一段時間之后,父母發現女兒在射擊上比較有天賦,就把女兒送到了沈陽,更好更專業的射擊培訓基地。

劉珈辰在射擊訓練
不得不說,劉珈辰雖然頑皮,但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還是非常專注,她熱愛射擊,成績也是突飛猛進。
劉珈辰以后來者居上的態勢,超過了很多學習射擊多年的前輩,在射擊領域劉珈辰是天賦滿滿。
很快,劉珈辰用成績兌現了自己的天賦,學習射擊才短短1年多時間,她便奪得了所在領域全國射擊冠軍。

冠軍獎杯
此時的劉珈辰成了眾人眼中的“天賦少女”,如果她沿著射擊的道路走下去,她一定會取得更高的成就,未來可期。
但,凡事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劉珈辰在基地訓練的時候,因為一些小事和前輩學姐發生口角爭執,一怒之下她把學姐暴打一頓,結果她被基地開除。
短短幾個月時間,她從“天賦少女”變成了“暴力女孩”。
03、醒悟之路從訓練基地回到家中,15歲的劉珈辰再次開啟了:吃飯、睡覺、花錢的生活。

不過現在她在沈陽待過一段時間,看到了外面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她的興趣愛好不再僅限于吃飯、購物等小愛好上面。
她開始喜歡上了城市的夜生活,她開始頻繁出入各種酒吧、夜場,很快,她成了鞍山當地夜場的常客。
有時候還會跟朋友一起跑到沈陽,去更大的夜場尋找快樂,她覺得這樣的生活很“酷”。
在夜場,喝酒、打架成了劉珈辰的全部生活方式,為此她多次被送到當地派出所。
但被教育之后,她依舊我行我素,毫不收斂,她最多的一次是一天內讓父親兩次去派出所領她。

直到此時,劉珈辰的父母才徹底意識到,自己所謂的“富養女兒計劃”徹底失敗,他們終于明白富養絕對不是物質方面無底線的滿足。
為了盡快糾正女兒的三觀,讓女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父親專門暫停了自己的事業,專門看管女兒。
母親則不顧女兒的強烈反對,堅決幫她報了一個“交換生”的節目,讓女兒和貧困地區的孩子互相交換體驗不同的生活環境。
劉珈辰得知之后,表現得非常抗拒,在家里又摔又砸,堅決不同意去貧困地區體驗生活。
母親為了說服她,苦苦相勸,劉珈辰面對母親的規勸不但沒有理解同情,反而是憤怒地再次對母親揮拳相向。

讓母親欣慰的是,這次丈夫終于跟自己同一戰線,他支持妻子的主意。
劉珈辰在父親的“威逼利誘”之下,終于同意了去云南貧困家庭體驗生活。
劉珈辰之所以同意父親的要求,是因為她雖然小,但也明白了,父親是他的金錢來源,她擔心“得罪”了父親沒錢花。
所以她才退而求其次,跟父親談了許多條件之后,才答應了父親這次云南之行。
04、救贖之路2012年1月份,劉珈辰跟節目組來到了云南省文山自治州一個偏遠的農村。
到了這里之后,15歲的她依舊表現得非常叛逆,按照規定必須上繳所有電子產品,她頗有不滿。
晚上,當村子所有人都入睡時,她拿出了私藏的鞭炮在院子里燃放起來,以此來表達對沒收她手機的不滿。
善良的村民聽到鞭炮聲,以為發生了什么事情,紛紛趕來詢問,劉珈辰不僅沒有絲毫愧疚反而表現得非常得意。
最終,在工作人員和劉珈辰所在家庭阿爸阿媽的不斷致歉之下,鄉親們才逐漸散去。
剛到第一天,叛逆的劉珈辰已經讓整個村里的人認識了自己,大家都知道,村里來了一個“富家女”。

半夜燃放鞭炮已經讓劉珈辰在村里“頗有名氣”,第二天她的行為更是讓村里的人對她“刮目相看”。
第二天,節目組安排劉珈辰給村子里的小學生上簡單的英語課,但是剛到教室沒多久,她便中途逃跑。
學校一名女老師發現之后,就一路追趕,希望劉珈辰能夠回到教室,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
誰知,15歲的劉珈辰對著追來的老師就是一頓拳打腳踢,老師嚇壞了,準備離開。
氣憤的劉珈辰拿起啤酒瓶不依不饒追著老師打,她更是囂張地邊追邊喊:“幸虧你是女的,你要是男老師,你今天就躺地下了。”
面對劉珈辰的蠻橫無理,眾人束手無策,最后是劉珈辰所在家庭的阿媽出面,把劉珈辰領回了家里。
劉珈辰在回去的路上依舊不依不饒,要求下車回去找老師理論,甚至威脅司機自己要跳車。
阿媽則把劉珈辰緊緊摟在懷里,不斷安慰她,阿媽表示:“你如果要跳車,阿媽陪你一起跳下去。”

或許是內心受到觸動,聽到這句話后劉珈辰愣了一下安靜了下來,當天和阿媽相處的過程中,她被這個善良質樸的母親感染了。
到了第二天,在阿媽的教導和鼓勵下,劉珈辰已經有所融入到這個家庭中了,她開始陪弟弟玩,幫阿媽做一些家務。
第三天,阿爸急于去磚廠上班忘帶了東西,阿媽就安排劉珈辰把東西給阿爸送去,劉珈辰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她在路上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終于趕到了阿爸工作的磚廠,在磚窯里,看著渾身是土的阿爸。

好奇的劉珈辰詢問起了阿爸每天的工作量,阿爸告訴她每天自己要搬一萬四千多塊磚,每天能賺140元左右。
聽到阿爸的這句話,15歲的劉珈辰的內心明顯有所觸動,阿爸一天這么辛苦才賺140元,不夠自己一頓早餐錢啊。
看到阿爸這么辛苦,她試圖去幫助阿爸,但當她搬了十多塊磚之后,就搬不動了,她呆呆地站在原地,背對眾人,她流淚了。
直到今天,她體驗之后,她才了解到,賺錢是多么不易,在此之前,她從來沒想到賺錢還需要這么辛苦。

短短幾天的經歷,在農村生活的所見所聞,讓劉珈辰這個15歲的叛逆少女徹底醒悟了,她開始理解父母的不易。
離開云南時,劉珈辰找到自己打過的老師,給對方非常真誠地道歉,征求了對方的原諒,她才離開了這里。
05、感恩父母從云南回到遼寧家里,劉珈辰徹底變了,她不再是從前那個喜歡去夜店,喜歡打架的“暴力女孩”。
她非常真誠地向父母致歉,并且主動要求重返校園,劉珈辰再次回到了正確的人生軌跡上來了。
2021年,24歲的劉珈辰開通了自己的D音賬號,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爸爸媽媽也會偶爾出鏡。

現在她們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劉珈辰大學畢業之后,開了自己的服裝店,她依舊愛好收藏鞋子。
不過,現在她的愛好都是自己量力而行,絕不再伸手向父母要錢,完全憑借自己的本事去追求愛好。
父母出現在女兒的視頻每次也是喜笑顏開,可以看得出,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高興,很幸運女兒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

劉珈辰自己的店
劉珈辰的成長歷程給了很多父母一個思考,究竟該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知道,女兒富養的真正意義絕對不是單方面的物質滿足,而是從小培養她獨特的氣質,開闊她的視野,增加她的閱世能力,增強她的見識。
只有如此“富養”出來的女孩,才會因為見多識廣、獨立、有主見、有智慧,她會很清楚她要的是什么,到底哪些東西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她才不會被表面的繁華和虛榮誘惑。
父母一定要記住:富養女兒,所謂的“富養”是指精神上的富養,這才是真正的富養!
“窮養兒,富養女”你覺得這個道理對嗎?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392035.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