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9-13閱讀(16)

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等檢驗,標示為江蘇愛美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等40家企業生產的88批次染發類化妝品不合格。
涉及的標示生產企業、不合格產品為:
江蘇愛美斯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多愛?彩色染發膏(葡萄紫色),
浙江章華保健美發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章華一抹黑焗油N(自然黑色)、野菜泥天峰染發焗油、章華漢草焗油染發霜(30)深海魅黑·自然黑、章華生態焗油染發霜(3.4)棕黑色(持久型)、章華生態焗油染發霜(3.8)深咖啡(持久型)、3D Color 立體色彩章華一抹棕焗油B 一抹棕(栗子棕色)、章華一抹黑焗油H(植物護理型)、天峰染發焗油(棕黑色)、天峰染發焗油(葡萄紅)、章華伊蔻天峰染發焗油、 絲精焗發霜(21)和 海深植藻焗染霜(42),
廣州市凱茜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洪瑞凱茜染發膏(自然黑色),
廣州市神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五貝子一洗黑,
廣州市麗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麗臣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市白云區維她麗精細化工廠生產的黑發王香水抗敏黑發霜,
廣州市天科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倍柔營養黑發霜,
廣州市美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彩色染發倒膜(美度染發膏),
廣州市輝影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漢斯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市彩運來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盛彩源精品蠟染(盛彩源染發膏),
佛山市南海區日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日彩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宣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果然黑宣邑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楚顏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楚顏專業染發焗油,
肇慶迪彩日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迪彩染發膏(棕色),
廣州市白云區伊貝詩精細化妝品廠生產的千戀染發膏 (自然黑),
廣州麗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麗臣染發膏,
廣州倩雅絲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方:廣東赫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發彩染發膏,
廣州市維她麗精細化工廠生產的彩色染發倒膜,
廣州市梵高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竹炭活性元素修護黑油,
中山佳麗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BONYHAIR 染發霜,
廣州真知麗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真知麗染發膏,
廣州市東輝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東輝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市白云區石井歌麗絲化妝品廠生產的歌麗絲奧典染發膏(金黃色),
肇慶市凱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凱捷?植物溫和染發膏(桃木紅色),
廣州市白云區圣迪雅化妝品廠生產的益容堂染發膏(自然黑色)和益容堂染發膏,
廣州市發爵士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發爵士染膏和牛油果黑晶蠟染,
廣州市邦妮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BONYHAIR染發膏和BONYHAIR染發霜,
廣州市佳賢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珀斯染發膏(自然黑色),
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昌義漢邦護理染發膏(栗棕色)和昌義漢邦染發膏(自然黑色),
廣州市金尊榮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尊榮染發膏-紅色和尊榮珍珠蛋白無氨染膏(亞麻棕),
中山茜麗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中山茜麗系列染膏(棕色)和中山茜麗系列染膏7/43,
廣州溫雅日用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溫雅染發焗油和溫雅漾采染發焗油6CB,
廣州市御采堂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韓金靚清水黑發啫喱(黑色)、御采堂染發膏(自然黑色)和御草堂一梳黑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市威妮雅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托尼蓋絢彩染發膏和金竹堂染發膏,
廣州儷凝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儷緹染發膏(琥珀銅褐)、儷緹染發膏和儷緹染發膏(自然黑),
廣州市白云區小四郎化妝品廠生產的小四郎染發膏(Light Golden Yellow)和小四郎染發膏,
廣州市帥影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帥影染發膏(紅色)、帥影染發膏(自然黑)和帥影染發膏(栗棕色),
廣州市凱維斯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格爾士[五貝子 純牛奶] 生態護染霜、凱維斯染發膏(6.0咖啡色)和凱維斯染發膏(自然黑),
廣東圣薇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圣薇娜彩色焗油(褐色)、圣薇娜彩色焗油(葡萄酒紅)、秀發密碼圣薇娜彩色焗油(棕色)、圣薇娜彩色焗油(紅色)和圣薇娜彩色焗油(紫色),
廣東瑞虎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瑞虎一洗黑洗染香波(黑色)、瑞虎染得快染發膏(咖啡色)、瑞虎染得快染發膏和軍醫生瑞虎染得快染發膏(栗棕色)。
其中,經生產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現場核查,并經生產企業確認,標示浙江章華保健美發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野菜泥天峰染發焗油為假冒產品。
處置情況
上述產品及相關企業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規定。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江蘇、浙江和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實后依法督促相關生產企業對已上市銷售相關產品及時采取召回等措施,立案調查,依法嚴肅處理;對僅標識不符合規定的產品,責令相關生產企業限期改正后可繼續上市銷售。要求安徽、甘肅、廣西、河北、黑龍江、湖北、吉林、江西、內蒙古、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浙江省(區、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責令相關經營單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對涉嫌假冒的產品,要深查深究其進貨渠道,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機關。上述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公開對生產銷售不合格化妝品相關企業或單位的處理結果,相關情況及時報告總局。
不合格項目的小知識
一、按照《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規定,染發類化妝品為特殊用途化妝品,必須取得批準文號后方可生產。根據化妝品行政許可受理的規定,化妝品配方或可能涉及化妝品安全性的其他變更,應當按照新產品重新申報。
二、本次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染發類產品的主要問題是實際檢出成分與批件配方或標簽標識成分不符;少數批次檢出含量超過規定使用限值的染發劑:苯基甲基吡唑啉酮;個別批次檢出禁用組分:鄰氨基苯酚。
三、基于安全風險,《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對部分禁限用物質進行了調整。鄰氨基苯酚在《化妝品衛生規范》(2007年版)中為允許使用的染發劑,但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為禁用組分,不得作為化妝品原料使用。化妝品生產企業擅自變更產品配方的行為,違反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化妝品標識管理規定》等相關法規的規定,存在達不到預期染發效果或引起皮膚過敏的風險。
附件:88批次不合格染發類化妝品信息
(長按識別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1515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