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25)
每個西安老饕心中,都有一片特定的私藏美食地圖,在大差市地界,玄風橋一帶絕對是當之無愧的吃貨后花園。
玄風橋。



叱咤建國路的三巷涮肉、白菜價的正宗隆江豬腳飯、從小吃到大的馬老四胡辣湯....除了口味巴適,它們還通過味覺承載了許多西安人的時代記憶。
1

2

3

玄風橋— 被胡辣湯叫醒的老城舊街
天剛蒙蒙亮,許多早餐鋪子就架上了鐵鍋,熬湯、烙餅、生火炒菜,美食的香味兒敲開了沿路居民的房門。



睡眼惺忪的街坊、西裝革履的上班族、背書包的學生黨,形形色色的人一會兒就把馬老四家的肉丁胡辣湯圍得水泄不通。




有專程從曲江、西郊開車過來吃的,還有附近街坊直接帶著自己飯盒來打湯的,早上不來一碗馬老四就渾身不舒服。


“老板娘,兩個大碗一斤餅!”
“你不說我也知道,還是老配方~”


從92年開到現在,馬老四家的老板娘只要看上熟客一眼,就知道你要辣子少還是菜多。


作為河南胡辣湯的忠實腦殘粉,個人覺得全西安除了方中山,再沒有能和馬老四家胡辣湯媲美的了,湯鮮料足,價格美太,配上解辣的蔥花餅,干吃泡湯怎么都香。

10年前2塊一碗,現在8塊一碗,肉丁比從前只多不少,和口味一樣沒變的,是老板娘分毫未改的面容,從上學吃到現在,我長大了,她卻沒再變老。

30年 我們把地攤吃成了人氣老字號
玄風橋沒有橋,更沒有它名字中那份武俠氣息,只有一排排鱗次櫛比的老式家屬樓和小吃店組成的居民生活區,可對于生活在老城區的人們來說,這里就是他們的江湖,也是他們的歸屬。


在這附近的的哥,幾乎人人咥過一碗眼鏡張牛肉塊扯面,肉爛實惠,要嫌吃不夠,直奔前面鄉村面館,牛肚、肥腸、豬肚任你選,面管飽,隨便續!



重慶豐園是附近上班族的打卡食堂,若你喜歡一人食,陸長久豬腳飯正正合適,正宗隆江豬腳,皮紅肉白,地道吃貨看一眼就知道是當天現鹵。



豬腳燉得軟爛油滑,香咸入味兒,11點才出攤,賣完關門,來早來晚都可能吃不上。




從和平路幼兒園到建國路小學,再到二十六中,玄風橋伴隨著很多人走過了除大學之外的整個學生時代。



那時候的胡辣湯還是路邊攤,對面小賣部里的散煙和附近游戲廳的人氣一樣高,都是男生們課余學后的必做項目。



陪著一茬茬二十六中學生長大的,還有那家開了30多年的楊坡紅油米線。



雖說配菜都是豆皮、蘑菇、青菜之類的簡單配菜,但味道麻辣爽利,那一碗香噴噴的紅油湯就能讓你立即折服。


總覺得現在的紅油米線已經不是小時候熟悉的味道,就好像我們在改變、長大,老店也沒能一切如舊。

狹長巷道中的隱藏美味
現在的玄風橋大部分招牌已經被卸去,整條街道都在統一門頭、重新修繕中,這讓原本狹長的小街更顯局促。



好在資深吃貨和附近的鄰居們壓根不需要看任何醒目招牌,聞著味兒都知道哪家的燒餅最脆,哪家的辣子最香。


建國路大名鼎鼎的三巷涮肉,地方不好找,食客卻從來不缺,天氣一涼生意更是火爆。


侯三菜盒的餡兒最足,高爐燒餅的饃最脆,獨一佳味道退步了,但旁邊的之福卷饃料卻更厚實了。




除了各路接地氣的口碑小吃店,這里還藏著不少悠閑愜意的小茶館,老城區的閑適散漫,玄風橋都會為你一一展現。



從一條老街解鎖一座城市的味蕾印記,把食物的芳香融進老街的溫度,這樣踏實又簡單的幸福最不經意卻又最是濃烈。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