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照片-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夜-高清极品美女毛茸茸-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国产亚洲精品99在线播放-日韩美女毛片又爽又大毛片,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成a人片在线观看视频下载,欧美疯狂xxxx吞精视频

有趣生活

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必須擁有的佳能紅圈鏡頭(無忌資深泡菜盤點佳能L級紅圈鏡頭家族)

必須擁有的佳能紅圈鏡頭(無忌資深泡菜盤點佳能L級紅圈鏡頭家族)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9)

導讀作者丨許堅________93年的時候,擁有了第一臺單反佳能EOS1000FN,03年的時候,EOS10D入手,從開始玩佳能EOS到現在25年間,玩過的EO....

作者丨許堅

________

93年的時候,擁有了第一臺單反佳能EOS 1000FN,03年的時候,EOS 10D入手,從開始玩佳能EOS到現在25年間,玩過的EOS鏡頭實在不少,停下來看看,目前手頭還有的紅圈還有EF 11-24mm F4L USM、EF 24-70mm F2.8L USM、EF 70-200mm F2.8L II IS USM、EF 8-15mm F4L USM、EF 85mm F1.2L II USM、百微、17mm移軸、24mm移軸這幾支頭。開個貼先聊聊手里的這幾只紅圈鏡頭,然后盤點下自己用過的紅圈鏡頭。凌晨剛到莫斯科,先睡下,醒來慢慢寫。

windows01:著重寫一下為什么會用24 70 和優缺點,謝謝。

好的,24-70是個最常用的焦段,原廠的2.8和4可選,還有24-105/4備選,更有適馬騰龍的副廠,確實有選擇困難的困惑,我會談一下我的體會和感受。

bestkaola80:看了一下樓主的片子感覺,與其聽樓主講器材,不如聽樓主講講玩了這么多年攝影什么有什么感悟?

所謂器材沒有最好,特別是在當下,大多數相機都可以拍出好片,關鍵的差別反而不在器材上,而是在攝影的水平上。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24-70/2.8 L II / f2.8 1/25秒 / ISO:100

一小時前拍的照片,莫斯科紅場。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24-70/2.8 L II / f2.8 1/80秒 / ISO:400

一小時前拍的照片,莫斯科紅場。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24-70/2.8 L II / f2.8 1/160秒 / ISO:2500

Linfen:佳能的紅圈鏡頭可以上述到上世紀70年代,那時代的紅圈有人說是真真的紅圈,鏡片玻璃材料用的最好!我收藏有NFD20-35L,NFD24L,NFD50L,NFD85L,NFD80-200L,當時拿在手上一直在炫耀,居然沒拍啥照片就稀里糊涂進入EF時代了,手里紅圈都成了遺忘品了!

EF時代,我最喜歡的是EF28-70L,那年代是我最缺錢的年代,沒有玩到EF紅圈的精髓!無法品論!

進入數碼時代,大量的紅圈鏡頭開發出來,我都沒法一一體會,要聽樓主一一來敘述了!

說得很好一一來敘述是最不到了,盡量用過的和借來用過的(比如EF200-400)來敘述吧!

繼續,不要停。

Linfen:我的拍片器材,收藏的器材就好幾紙箱了!

Linfen:最一般的鏡頭拍的,現在鏡頭都很好了。

變大叔的小伙子:其實我覺得,佳能鏡頭除了自身優勢以外,還有就是焦段更全,產品線更廣,目前看尼康走下坡路,索尼雖然在發力,但是想要在產品線上趕上佳能還要假以時日。

樓主不如在盤點單品的同時,也盤點一下產品線的優勢,這樣這個帖子更新完之后,佳能特有的產品也就一目了然了,這個帖子的含金量也就更大了,以后完全可以作為一個工具帖供大家查閱,功德無量:)

最后,謝謝樓主的無私分享,坐等后續。

說得好!其實,最吸引我的還是佳能的產品線,一些我有人無的規格,同樣畫幅的陣營里要做到某些用途的不二之選是很獨特的。

penk10d:你好,樓主。最近準備第一次進入佳門,在眾多佳能頭里選擇太困難了,況且又沒有實際用過,我就看你對各頭的評測了。謝謝!

好的,關鍵還是看具體通途,比如的我的11-24和17移,基本是因為拍攝建筑的選擇。

水猿:EF 24-70 -f4 is 這個鏡頭其實不錯,輕巧,成像的細節分辨也可以。一次在馬路上邂逅布魯諾·巴貝,他對我的這個鏡頭觀看良久,并詢問了使用心得。

EF 24-70 -f4 IS我用過一段時間,很不錯!微距作為附加功能也很實用!事實上佳能目前的小三元實力都不弱,可以和大三元分庭抗禮。吸引了馬格南攝影大咖的應該不是這支鏡頭而是你。

Neo0619:非常喜歡許老師的作品,印象中在2016年PSA CHINA國際攝影比賽中的旅游建筑主題的PSA金獎就是您的作品,讓人印象深刻。坐等老師的帖子和攝影心得。

非常感謝!你說的是拍攝于梵蒂岡博物館的旋轉樓梯,用的是16-35鏡頭的16mm端。

Warcow:16-35二代的星芒非常好。

16-35/2.8二代我用了很長時間,直到11-24取而代之。后來16-35又出了三代,據說進步很大,在各種評測中都表現極佳。

盤點開始

EF 85mm f/1.2L II USM

________

佳能85L應該是佳能粉絲眼里最讓人喜愛的鏡頭之一了,甚至不乏有人因為這支鏡頭而入了佳能的門,最大的原因應該是85L最適合拍美女!85L最大的特色就是F1.2超大光圈帶來的柔美虛化效果,不論是拍美女還是兒童,強烈的虛化效果和層層過渡開的光斑,都能很好的烘托氣氛,并且背景的分離感很強烈。再自動對焦鏡頭中這是至今仍然獨一無二的規格。

一代EF 85mm f/1.2L USM發布于1999年,而二代EF 85mm f/1.2L II USM發布于2006年,一代鏡頭我垂涎已久一直沒有下手,直到二代鏡頭一推出我就托朋友從日本購回,一直保留到現在。

D L:85L的一代應該是1989年發布的,在EOS-1之前,樓主可能筆誤了。

不是筆誤是錯誤,我是百度查了下,1999年肯定錯了,1989年應該是對的,謝謝糾正。

Warcow:據說三代的銳度及其它方面提升較大,但是星芒不如二代。

那銳度和色散等重要太多了。

旅行詩人:星芒是光圈葉片消光光沒有做好造成的。居然有人追求這個缺陷!

事物都有兩面性,能用到的時候就能成為優點,跑個題,上新鮮的星芒照片兩張。

2017.7.23 希臘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

Canon ef 11-24/4 L

許堅拍攝

事物都有兩面性,能用到的時候就能成為優點,跑個題,上新鮮的星芒照片兩張。

2017.7.23 希臘克里特島伊拉克利翁

Canon EF 11-24/4 L

F/11,上一張是f/18

許堅拍攝

EF 85mm f/1.2L II USM

2013年9月,全開光圈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200 / ISO:100

既然是盤點,資料圖還是要的,佳能官網截圖

D L:順序顛倒過來完全可以!

太會說話啦,雖然不信,先謝過!

2006年5月,布達佩斯。

這幅算是85/1.2II的處女作,今天剛推出,國內還沒開賣,委托朋友日本帶回來的。

因為是討論鏡頭,就不能磨皮啥的了,近乎直出。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1000秒 / ISO:100

85鏡頭真的用得很少,因為是很少拍MM。

2007年5月,奧地利。

無忌真是個神奇的地方,沒有無忌就沒有奧地利留學的無忌網友河南小胖,沒有小胖就沒有這位他的美眉同學來做模特!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800秒 / ISO:100

2007年5月,奧地利。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4 1/1000秒 / ISO:100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1250秒 / ISO:100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500秒 / ISO:100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500秒 / ISO:100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2.8 1/200秒 / ISO:100

Linfen:典型的佳能色彩,太濃了。

個人覺得色彩濃并不是佳能的特色。我覺得色彩是佳能的一個優勢,可能和個人偏好和習慣有關。

Linfen:我現在剛買了臺二手5D2,看著5D4一地口水,擦擦嘴,繼續用5D2。

5D2是經典相機,也是我沒有至今唯一沒有擁有過的5系列相機(1,3各用了多年,現役為4)。

Romann:多好的機身!陪伴了我八年之久!從沒罷工過,一次也沒有。

Planescape:看得出lz水準蠻高的,很多片片有味道,值得看。

雞蛋里挑骨頭:

1、5d4拍的照片氛圍感很好,很濃烈,但畫面沒有老機那種細膩的感覺。

2、5d維也納拍的幾張,按道理應該很細膩才對,但沒有。是鏡頭原因嗎,還是當時光線條件?

謝謝夸獎。你挑的骨頭很好,但是都歸結于我調片的原因,我按正常出片再上一張試試。維也納說的是這套圖嗎?這是徹底直出的片子,就縮小了一下。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500秒 / ISO:100

單手打dota:這些人像是不是都用了反光板啊。

有照片為證這張右邊打板的是我,我朋友杭州著名攝影師祝老師和無忌網友小胖三人輪流打板。不過實際上大部分并沒有打。

Canon EOS 400D DIGITAL / f2.8 1/150秒 / ISO:100

一個個鏡頭依次盤點太累人太正式了,還是穿插著來吧。

EF 8-15mm f/4L USM,世界上唯一一款變焦魚眼鏡頭,直到非常不久前,唯一變成了第一,之前唯一了長達七年。

我當年也是第一時間購入了此鏡頭,不過價格現在回想起來咬牙切齒,高達近萬元。

一玩上魚眼,最明顯的還是感官刺激,撲面而來的刺激!阿聯酋迪拜七星帆船酒店。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8 1/60秒 / ISO:250

一玩上魚眼,最明顯的還是感官刺激,撲面而來的刺激!

尤其是8mm全幅魚眼,圓形的照片,臉前面的景致全部納入,半個世界屬于你。

阿聯酋阿布扎比八星級皇宮酒店。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4 1/30秒 / ISO:250

事實上8mm鏡頭是很難用的,拍攝一般的景物會顯得奇怪,我留下來的照片很大一部分是“蒼穹”。

意大利米蘭埃馬紐爾二世購物廊。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11 1/80秒 / ISO:100

還是蒼穹,丹麥哥本哈根大教堂。

8mm拍攝的照片原片當然還是3:2的,只是兩年是全黑的,使用時一般裁去,留下1:1的方型畫幅。

我們可以注意到圓形的圖案一周有一條藍邊,這是魚眼鏡頭很難避免的,哪怕是現在才推出的尼康魚眼變焦。使用時可以裁掉小一圈,如樓下八星級酒店那張,這一點點是很難被察覺到的。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5.6 1/25秒 / ISO:1250

樓下機位不變,變焦到15mm,成為對角魚眼鏡頭,這就是這只鏡頭的魅力!

要知道以前,只能用15mm定焦 適馬8mm,兩者加起來價格一點也不比現在這只變焦便宜,攜帶更麻煩(考慮到很低的利用率極少有人會帶兩只魚眼吧,我估計全世界也找不出幾個!)更重要的是,現在這只變焦的畫質居然明顯超過之前的定焦。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5.6 1/25秒 / ISO:1250

如果讓我選一幅照片做這只鏡頭的代表作,那我選這幅——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中庭咖啡館。

再廣的超廣角也很難納入,而魚眼則反而表現得很自然...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5.6 1/30秒 / ISO:1600

全世界歌劇愛好者的圣地——意大利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用超廣角拍攝,只能拍到舞臺兩邊多那么一點...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5.0 1/50秒 / ISO:12800

這只8-15帶給我的震撼還是蠻大的,規格只是一方面,我更驚奇于它中央到邊緣扎實的成像和濃郁的色彩,非常適合風光和建筑!

輕巧也是這只鏡頭吸引人的地方,畢竟使用率有限,讓它靜靜地呆在攝影包的角落里吧...

阿聯酋迪拜哈里發塔,世界最高建筑上俯拍迪拜。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15mm f/4L USM / f4.5 1/8秒 / ISO: 800

Canon EOS 5D Mark III / EF 85mm f/1.2L II USM f/4L USM / f1.2 1/80秒 / ISO: 200

超廣角變焦的王者

EF 11-24/4L

________

Pennyboy:好貼,過來學習。我手里還有FD的頭,前段時間才拿AE-1出來按了些卷,精典的東西永遠是精典!

其實,很羨慕能這樣玩一玩,攝影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有時候慢下腳步,細心品位一下。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125秒 / ISO:1000

85/1.2II之室內自然光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85mm f/1.2L II USM / f2.8 1/100秒 / ISO:400

85/1.2II之暗光

Canon EOS 5D Mark IV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80秒 / ISO:2000

EF 11-24/4L

梵蒂岡博物館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0 1/30秒 / ISO:125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0 1/30秒 / ISO:125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0 1/30秒 / ISO:160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0 1/40秒 / ISO:160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0 1/60秒 / ISO:640

Canon EOS 5D / EF 85mm f/1.2L II USM / f1.2 1/80秒 / ISO:2000

回到11-24的話題,話說這樣的超廣角還是蠻難用的,真的太廣了!視角稍有偏斜,整個世界立馬東倒西歪,所以如何用好還是蠻講究的。就拍攝建筑來說,這個和魚眼的用法類似,仰拍,由于沒有垂直的線條,所以不存在東倒西歪的問題。

梵蒂岡博物館旋轉樓梯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5.6 1/40秒 / ISO:400

還是梵蒂岡博物館的旋轉樓梯,這一幅我覺得就有點問題了,太廣了!

Canon EOS 5DS R / EF 11-24mm f/4L USM / f8 1/2.5秒 / ISO:50

數年前同一位置拍攝的(手持,博物館里不能用三腳架,跪在地上相機擱欄桿上屏住呼吸拍的),16-35的16端顯然視覺上更舒服,這幅作品拿過一些獎。

Canon EOS-1Ds Mark III / EF 16-35mm f/4L IS USM / f8 1.3秒 / ISO:100

再來看看11mm和16mm的差別

三個月前阿布扎比大清真寺拍攝的。

確切地說這是17mm,同樣的焦距不得不說它比16-36二代好太多!當然16-35三代進步巨大,很可能又輕微反超了,我還沒有仔細對比過。

Canon EOS 5D Mark IV /

樓下同一位置,11mm下的視角。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6 3.2秒 / ISO:100

阿布扎比大清真寺,11mm下的內部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8 1秒 / ISO:100

很多人質疑11mm的必要性,但實際使用才能體會到,很多時候,11mm的超廣角卻又是必須的,有時候就差那么一點點,景物就拍不下了。不要說16mm,就是和其它牌子的14mm并肩拍攝時,經常聽到拍不進的感嘆,而我11mm卻能拍進。

這一幅去年春節拍攝于馬耳他,我經常拿來說事,一是說超廣角的必要性(當時站在石頭上獲得的視角,因此不要說退后一點就可以拍下),二是平視的拍攝角度才得以避免建筑的傾倒,而平視取景多數時候使無用的地面占到畫面的一半,這時候找到合適的前景就尤為重要,這一幅的前景很漂亮,雖然沒有噴泉,但水中恰好有倒影。

許堅拍攝

luming406:請教一下喜歡風光和人文的,少量建筑,只用一個鏡頭用哪款?

這個問題太難回答的,三樣分開已經很難回答了,何況通吃。

如果硬要回答:

風光——11-24/4L(看拍什么和個人風格,有人偏偏70-200更合適!)

人文——24-70/2.8L II或35/1.4L II

建筑——TSE 17/4L移軸

通吃——24-70或24-105

只玩不攝 :佳能我認為11-24. 35/1.4二代. 16-35/2.8三代。24-70/2.8二代。 70-200/2.8二代。都非常好。 50L和85L必須更新了,太老舊了。畫質已遠落后于別的廠家。

是的,數碼時代十幾年的產品確實老了,我甚至有點期盼70-200/2.8二代也早日更新,雖然已經很好并且在各種對比測試中依然寶刀不老。

TS-E 17mm f/4L

________

先上最近用17移拍的一些照片。

還是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內景。

一般情況下這種室內的場合是不能用三腳架的,但是貌似管得不嚴,所以打了個擦邊球,三腳架腳不伸開,直接放地上跪著拍,相機背帶還是掛脖子上,隨時準備站起來說抱歉走人。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f/4L f11 1.3秒 / ISO:100

阿布扎比大清真寺外景,這是第二次來這里,第一次是大白天,為了拍這里的夜景,這是第一次住在阿布扎比。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f/4L / f16 2秒 / ISO:100

這個是正面,17mm很爭氣地正好拍進,這個位置退無可退,如果是19mm的話顯然也不行了。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 f/4L f11 3.2秒 / ISO:100

這個廣場非常,拍攝距離夠遠,但是兩邊立柱實在太過宏偉!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 f/4L f11 4秒 / ISO:100

17移軸下的阿布扎比八星級皇宮酒店內景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 f/4L f11 15秒 / ISO:100

話說17移軸不是我的第一支移軸鏡頭,第一支是佳能的24一代。佳能24一代移軸非常實用,拍了不少商業照片,但是也有暗角和邊緣成像較差的缺點,但在當時是無可替代的一支鏡頭。

佳能同時出了17和24二代移軸后,當然第一時間先吃進17移軸,規格太特殊了。使用后覺得特別震撼,盡在眼前的高大建筑物需要大角度仰視卻居然可以移軸矯正全部拍下,震撼的同樣是它的像質,雖然更廣設計制造難度更大,但是比一代24移軸好得不是一點點,當時覺得唯一的缺點是體積重量太大,但是一用之后秒殺一代非紅圈24的手感,就釋然了。紅圈當之無愧。

佳能公司于2009年2月18日宣布17mm廣角移軸鏡頭TS-E 17/4L。TS-E 17/4L采用了大口徑高精度的玻璃模鑄(GMo)非球面鏡片,4片UD(超低色散)鏡片,全新的獨特防反射鍍膜“亞波長結構鍍膜(SWC)”,不但實現了壓倒性高畫質,同時成功地大幅抑制了數碼單反相機中容易產生的眩光和鬼影。它在結構上采用TS旋轉機構,它可以在偏移機構和傾角機構間加入另一個旋轉機構,通過此機構,用戶可以根據拍攝情況自由變換偏移和傾角方向的組合。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 f/4L f10 13秒 / ISO:100

變大叔的小伙子:這張真漂亮,被老師的17移毒到了。

正要說17有毒,用了17移軸后,再看別的鏡頭拍建筑,怎么也不順眼了,橫平豎直成了最基本的追求。

這樣攝影包里就永久增加一支鏡頭,負擔也大了,因此慎入移軸,尤其是處女座之類的完美主義者!

鏡頭群的不可替代也是我遲遲沒有進微單之門的主要原因吧。

變大叔的小伙子:確實是這樣,有次去北歐拍極光,11-24和16-35分別拍了一下,11端和16端的差距還是很大的,尤其是這種拍攝星空極光等自然現象時,無法依靠移動改變取景,11端的必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嗯嗯,那些鏡頭不用太廣的言論,到了實際使用時往往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繼續17移軸,阿布扎比八星級皇宮酒店內景。

和下圖對比,這張有垂直線條,用17移軸更合適,而下圖的仰拍回避了垂直線,超廣角用了用武之地。

Canon EOS 5D Mark IV/ TS-E 17mm / f/4L f11 2.5秒 / ISO:100

樓下同樣的位置,11mm來了。

11mm的廣角廣得舒服,廣得淋漓盡致,不過真的要用心用,否則世界就被你毀了,一堆隨意拍攝的11mm照片足以讓人頭暈目弦想吐。

所以11mm是攝影構圖水平的試金石,我從來就是懷著一顆敬畏的心來使用。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11 2.5秒 / ISO:100

阿布扎比八星級皇宮酒店內景,還是超廣角。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11 10秒 / ISO:100

很多年前,流傳著一種說法——廣角的尼康,長焦的佳能。

現在這種說法早已沒有市場了,時代在變,數碼時代日新月異。

我現在手上有八只鏡頭,清一色佳能紅圈,其中廣角就占了一半:8-15魚眼變焦,11-24超廣角,17和24II移軸,這四只鏡頭實力強大,適用范圍廣。即使是嚴格的商業攝影,其規格上甚至也是很多是中畫幅后背不可替代的,要在中畫幅在建立一套對應的系統,其代價會是驚人的。

11-24鏡頭當然超廣角端使用頻率更高,當然另一端也經常用,24mm端和24-70或24-105是無縫對接的。

廣角拍攝建筑,地平線居中仍然能獲得垂直線條豎直的效果。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11 1.6秒 / ISO:100

如果跟我吹毛求疵說樓下的地平線不平,那我改口說平視眼平線,遠景時的地平線=平視眼平線。

順便上一張我講座的課件,移軸鏡頭和普通廣角鏡頭的區別。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移軸鏡頭特別是17mm這樣的超廣角移軸,有時候完全垂直的線條會產生上大下小的錯覺,所謂矯枉過正,所以很多時候略微保留一點透視效果或許會更自然,具體情況根據現場和用途來靈活把握。

這是課件里8mm和15mm區別的示意圖

移軸鏡頭的使用技巧:

1、盡量使用三腳架,快門線;

2、一定要手動曝光(ISO固定),先測光后移軸(此點非常重要!);

3、對焦屏調整到網格模式。

繼續盤點

TS-E 24mm f/3.5L II

________

視角寬廣且能使用多種移軸機構的L級廣角鏡頭。可實現足夠的移軸量:傾角量為約±8.5°,偏移量為約±12毫米。適于建筑物攝影、室內攝影和風光攝影等。

拍攝建筑物等時,使用此款鏡頭從低位拍攝,建筑物的上部不會變窄,整體成像十分清晰;而拍攝風光時,不但能讓樹木筆直呈現,還能將天空加入到畫面中。此鏡頭搭載了移軸旋轉功能,傾斜和偏移的相對角度為約0°-90°,實現了復合移軸攝影。

為提高傾斜/移動旋鈕的操作便利性,相關旋鈕均采用了大型化設計。將光學系統準確固定在基準位置的傾斜鎖定按鈕使移軸操作能夠切實解除。約67.2毫米的成像圈直徑,使移軸量得以充分使用,進而實現對透視效果的準確補償和焦平面的有效控制。

11組16片的鏡頭結構中,第1片鏡片采用了大口徑的GMo(玻璃模鑄)非球面鏡片,內側是SWC亞波長結構鍍膜,可抑制鬼影和眩光。此外還采用了3片UD(超低色散)鏡片,可有效抑制倍率色像差。在移軸鏡頭中,此鏡頭的焦距具有較高的通用性,推薦初次購買移軸鏡頭的用戶使用。

灞柳風雪:也是同時擁有17和24移軸,17移在拍攝建筑方面確實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不過我的24mm成了我目前利用率最低的鏡頭,不是因為不好,而是旅行兩個移軸真的帶不動了,就只能17而舍棄24了,真的好可惜。

Meetu:許老師好!從您的體驗看8-15,11-24以及16-35哪個更值得推薦(如果只有一個)?

如果推薦一個8-15肯定先出局,畢竟不是常規鏡頭。

11-24和16-35III就有點糾結了,首先可以忽略像質的差別,都非常好!

16-35適用性更強。

優點:震撼超廣角,11比16廣得真不是一點點!理論上可視面積大一倍以上。

缺點:大(特別是前端太大,攝影包里占地大),重,貴!前片突出,濾鏡系統巨麻煩(需要支架再配180x180mm的超大鏡片,比臉還大!)巨貴(我幾片國產濾鏡花了幾千元,實在是沒信心用,太麻煩了)

怎么選只能自己決定了。

這兩天正在新加坡親子游,怠慢了此貼,回來加緊。

先上幾張直播貼湊數,新加坡夜間動物園。

鏡頭為EF24-70/2.8 II L,其實70-200可能更合適,但是當時的情況是來不及換,拍下后做了裁剪。

Canon EOS 5D Mark IV/ EF24-70/2.8 II L / f4 1/125秒 / ISO:100

Lnxdd:許兄好,在帖子里看到你幾張5dsr的作品甚好,最近5dsr價格不錯了,想上一臺拍拍小品風光人文等raw格式片片,真心想了解一下你對這臺大多數人不看好的高像素機的看法,包括高感、100%畫質等方面,詳細點最好。謝謝!

lnxdd好!個人只見,高感不算它的長項(但也沒不堪,縮了像素之后還是可以的),100%畫質也是扎實的,不可能是插值出來的高像素,拍非單張高動態風光和小品都是極佳的,拍人文的話我覺得5D4更適用,畢竟是全能機。

轉幾張我在5DSR那個帖子里兩年前的棚拍片。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8 1/160秒 / ISO:100

樓下100%截圖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8 1/160秒 / ISO:100

再來一幅,這個是鏡頭貼,說明一下所用鏡頭:萬能可靠的愛死小白兔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8 1/160秒 / ISO:100

樓下100%截圖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8 1/160秒 / ISO:100

樓下50%截圖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8 1/160秒 / ISO:100

再來張新加坡直播旅游照,前天拍的,不過是動物園隔著玻璃的,畫質只能呵呵了。

Canon EOS 5Ds R /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 f2.8 1/400秒 / ISO:800

變大叔的小伙子: 老師好像最近一直沒有更新了,我已經把帖子全部看完一遍了,非常受用,突然覺得佳能能夠做到這樣一個位置也不是偶然的,出了自己宣傳出色之外,還是要有真材實料的產品,佳能的紅圈確實已經深入人心了。

謝謝捧場。

紅圈鏡頭光學質量和機械質量還是有保障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也沒有吃老本,新一輪的紅圈鏡頭繼續提升了光學質量。

八月小妞:許老師,您說24-70這個焦段最常用,可是最近總是感覺24-70上不上下不下的焦段很平庸,是個人喜好問題,還是拍攝水平的問題?

哈哈,都不是!

是因為人的慣性和惰性,我認為。

所謂大三元或小三元,如果只選擇一只,那一定是24-70或24-105,否則就一只16-35或70-200。

如果選兩只,那一般卻恰恰又放棄24-70,選16-35和70-200,因為中間值空了35-70有限的范圍,16-200的12.5倍絕大部分題材基本能搞定。

如果三只都要,我想掛機頭基本是24-70或105的概率最大了。

至于喜好,當然很影響你使用哪個焦段最多,跟攝影水平就比較難扯上關系了。

八月小妞:許老師,您說24-70這個焦段最常用,可是最近總是感覺24-70上不上下不下的焦段很平庸,是個人喜好問題,還是拍攝水平的問題?

我現在是11-24,24-70,70-200無縫對接,這個組合的廣角太廣了,所以使用率會更低于16-35,因此24-70應該是用得最多的,這個不絕對,我的意思不是對某人來說,而是大部分人的整體趨勢吧。

肆毛 :老師您覺得85 1.2 這頭怎么樣啊?

說來話長。

簡單說,焦外迷幻,色調也非常好,缺點是色散嚴重,特別逆光下有明顯紫邊(綠邊),全開光圈拍攝必須十分注意對焦,瑕不掩瑜,經典好頭。

將要新出的85/1.4據說不是取代這只,而是定位于85/1.2和1.8之間,可以預見銳度和色散表現將有大幅度提升,這會讓我很糾結。

冒雨拍的——2017.8.24 夜色中的蒙古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廣場成吉思汗雕像。這是為了成吉思汗加冕儀式的800周年紀念而趕在2006年完工的。窩闊臺和忽必烈分列兩側。

17移軸,這次出門雖然只有兩天,想想17姨還是不能不帶,結果第一晚就用上了。

Canon EOS 5D Mark IV / TS-E 17mm f/4L / f11 5秒 / ISO:100

冒雨拍的——2017.8.24 夜色中的蒙古烏蘭巴托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劇院,這幢粉紅色建筑由俄羅斯人修建于1932年。

17移軸

Canon EOS 5D Mark IV / TS-E 17mm f/4L / f11 13秒 / ISO:100

淤磨的小寶:大師,本來都不好意思開口問的,因為問題太入門了,拍兒童攝影的話,50mm 1.8 和 24-70mm 2.8 ,兩個頭可以夠用嗎,本來在佳能版還在咨詢買個半幅機器,回復都是讓直接上全幅,目前預算不夠還是想半幅,能給推薦下嗎,新的二手都可以,5000元的預算。

5000的預算包含了機身加鏡頭嗎?那入門套機加上50/1.8先來吧,我不知道二手的70D之類套機夠不夠預算。

你說的兒童攝影我也不是很清楚,會是影棚用閃燈的還是室外現場光的。

Kiyomori:這兩個頭,配合任何全幅機都能勝任,只是5000拿不下來。

有兩種情況。

如果是固定拍攝的話,可以考慮5d2,利用全副的高畫質表現。鏡頭方面,其實50 1.8 stm基本夠用。二手5d2普遍便宜,甚至可以收一個二手的視頻機或者工作機,更便宜。

拍攝活動的話,77d,800d有了雙核對焦后,基本夠用。畫質也很不錯,不輸全幅。鏡頭可以考慮適馬的17-50 2.8,加上50 stm。

不過總體來說,還是更推薦半幅。全幅的話最好預算達到8000才能考慮。

說得很在理。

變大叔的小伙子:所以說,5d系列要是有翻轉屏就完美了。

嗯,有利有弊,可靠性堅固度會降低,但是要用到的場合真的太方便了。

JDSMH0124:95年在單位工作(工會)配用的膠片機佳能50E,鏡頭28--105mm紅圈的。跨世紀時,換的數碼機佳能20D,也是用28--105mm和100--400mm的 紅圈頭。退休前一年(2010年),為自己退休后作準備,購買了佳能5D2,配置了第一代的24--70mm/70--200mm。到了2012年底添置了佳能5D3,配置了二代16--35mm/85mm.1.2的紅圈大眼睛。一直以來于佳能的紅圈鏡頭相擁。

24--70mm鏡頭作為掛機頭長用很順手;16--35mm/70--200mm二頭常備手邊,視景況而用(風景;建筑用廣角,花卉;舞臺;人文;5米內的鳥兒等用70--200mm)。人物;棚拍;微距等用85mm大眼睛拍攝效果特好,就是對焦速度慢了點。有個朋友將100微放在我處一年多,帶出拍個花卉及昆蟲真不錯!有時翻拍一些資料、文件也順手。所以一直與紅圈鏡頭為伍,習慣與適用為佳!

20D應該是2004-2005年的機器,因為我就是當時10D換到20D的,你這一路用得機器和鏡頭跟我相似。

變大叔的小伙子:確實如您所說,堅固度會降低,這可能更被專業攝影師看中,不過有些時候真是不好取景,每每低角度的時候都希望有個翻轉屏,再不然有個腰平取景器也是好的啊,哈哈。

搞個手機支架,用手機APP取景吧。

淤磨的小寶:目前就在考慮二手70D,是以室外為主,不過還有賣家推薦7D,說是耐用還快,不過我看還是用70D的人多。

7D耐用還快是有道理的,畢竟高了一個定位,不過70D好像推出更晚,其它方面應該更好,怎么選只有你自己拿主意了。

Canon EOS 5D Mark IV/ EF 11-24mm f/4L USM / f11 1/60秒 / ISO:100

2017.7.19 希臘羅德島

Canon EOS 5D Mark IV / TS-E 17mm f/4L / f8 1/80秒 / ISO:100

Combmirror:漂亮。嚴禁的構圖,合適的曝光。這個鏡頭不用濾鏡大光比也能如此平衡嗎。

謝謝!濾鏡只能對付海平面這樣的規則構圖,這樣繁復的建筑濾鏡就沒招了,除了包圍曝光外只能利用相機的寬容度了,佳能的5D4是佳能數碼單反目前寬容度最好的,我經常會用到大幅度的調整。

Canon EOS 5D Mark IV / TS-E 17mm f/4L / f8 1/50秒 / ISO:100

2017.7.18 土耳其艾菲索斯古城

Canon EOS 5D Mark IV / TS-E 17mm f/4L / f11 1/320秒 / ISO:100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315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