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福州特產光餅(福州美食福州光餅)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18)
*福州光餅
抗倭名將戚繼光的軍糧——福州光餅。距今400多年前的明代,在福建沿海艱苦的抗倭斗爭中,如何保障士兵的軍糧供給,一直困擾著抗倭名將——戚繼光。

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抗倭英雄戚繼光率軍入閩,追殲倭寇。然而連日陰雨綿綿,軍中開伙不便,于是戚繼光命令士兵挖起土坑,和面做成面餅貼在土坑內壁。為防止起煙暴露,又用泥土封住坑口,利用內部的高溫烘熟面餅。 做成的面餅雖然外表堅硬,但是好歹解決了長期保存的問題。后來戚繼光又創造性的在面餅中間戳洞,用麻繩將面餅串在一起,可以掛在脖子上或者挎在肩上,非常便于攜帶。人們為了紀念戚繼光的抗倭功績,也把這種面餅叫做光餅。歷經數百年,經過人們不斷的改進,還添加了各種餡料。如今光餅已經成為福建沿海一帶著名的傳統小吃。
【光餅,福州獨有清明祭祀品】清明節是人們寄托哀思、慎終追遠、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注重孝道的福州人對清明格外重視,并形成了獨特的清明習俗。福州民俗專家蔡林介紹,光餅就是福州獨有的清明祭祀品。光餅相傳為戚繼光當年抗倭所創,已有400多年歷史。為感念戚繼光的功勞,福州人在其忌日,為其供上光餅。這個傳統代代相傳,形成了福州人在清明祭祀要備光餅的獨特習俗。

福州光餅

福州光餅

福州光餅

福州光餅

福州光餅
*福清光餅
在福清,光餅又叫福清光餅、福清餅。但人們似乎更愿意把餅面有芝麻的叫光餅,把沒有芝麻的叫征東餅、軟燒餅。而在距福清60公里的福州,卻通常把餅面沒有芝麻的叫光餅,有芝麻的叫福清餅。福清光餅制法特殊,以精面粉為主要原料,配以適當的食鹽和堿,加水揉成面團,捏成餅狀,拍上芝麻,中間打孔,稍醒發后,放入事先烤紅的特制的餅爐內,再用當年新采的松針點燃烘烤到酥脆再鏟下。福清光餅以色、香、味俱備,深受福清,乃至福清以外的人的喜愛。

福清光餅

福清光餅
*永泰蔥餅
永泰蔥餅又稱永泰蔥肉餅,是永泰當地有名的傳統美食之一。其產生的年代無法考證,但物廉味美的特色,讓它在樸素的民間生活里,流傳了一代又一代。2018年,永泰蔥餅制作技藝成功申報為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蔥餅味美,但制作蔥餅的食材卻極為普通,主要是面粉、香蔥、豬肉和芝麻。這幾種食材組合在一起,貼在烤爐內壁,被爐火逼出香氣,沁人心脾。特別是剛出爐的蔥餅,表皮焦黃,酥脆無比,咬一口,蔥香和肉香便留在唇齒之間,回味無窮。

據《永泰縣志》記載:以蔥花,五花肉為主料。佐以辣椒,五香,醬油等做成餅餡,用少許發面做成餅皮,包好壓平后,餅面布以芝麻,放入炭烤爐中烤制金黃即成,其味香辣酥脆,香噴噴的。永泰蔥餅有四大特點:餡精、料巧、味香、皮脆。有首詩是這樣宣傳蔥餅的,“皮脆餡精外形好,歷史傳承配料巧。童叟若想口有福,味美欲嘗更宜早”。

永泰蔥餅制作選料嚴苛。必須使用當天新鮮的香蔥和上等的肥膘肉做餡;將老面與新面混合均勻,搟成薄片,一勺肉餡,半把蔥段包入其中,封口壓扁,均勻擺放到灑滿芝麻的竹匾上。芝麻可去燥火、潤腸道,也使得餅皮平添了一份芝麻香;貼面餅前還需在面餅表面均勻刷上一層清水,再徒手依次快速地將面餅貼進最傳統的炭火爐內進行烤制,這樣烤出的餅才香脆。烤制的過程,對于溫度和時間的把控則需靠師傅多年的經驗。

剛出爐的蔥餅,咬一口酥脆無比,唇齒留香。蔥香、肉香、芝麻香,滿口噴香,一口酥脆,一口鮮美。

尋常的食材、傳統的香料、古早的做法,雖不及山珍海味,但這古樸平凡的味道卻是每一個永泰人,難以忘懷的家鄉味。
*建歐光餅
建甌光餅,源于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現為南平傳統名點,相傳原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部隊的干糧。后人為了紀念這位愛國將領,因名光餅,經歷500多年的演變,傳統品種有光餅、烏糖餅、光肉餅、芝麻肉餅、姜蔥餅、蝦肉餅、起酥霉肉餅、老爹餅、經魁餅等近10種。

建歐光餅

建歐光餅

建歐光餅
上一篇:野人美食大比拼(Go兔南平識)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