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關于火鍋食材介紹 饋儀文化百科
發布時間:2024-10-23閱讀(8)
人這一生不管怎么樣,都離不開吃喝二字。因此,在生活和吃喝共同發展的前提下,吃喝不斷衍生出多種花樣,作為數一數二的美食文化國家,我國從古代開始的飲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火鍋,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作為國民美食,它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饋儀—國民美食火鍋
從考古發現,早在商周時期火鍋就出現了,這不過那個時候用得不是鍋而是鼎,稱之為火鼎更加貼切?;疱伒陌l展是漸進式的,完全是根據當時的器皿所決定的。

饋儀—火鍋是漸進式的發展
三國五熟釜,鴛鴦鍋始祖
隨著時間的發展火鍋的發展也逐漸細致化,精巧化。《三國志·魏志·鐘繇傳》中曾記載:“ 魏國初建,為大理,遷相國,文帝在東宮,賜繇五熟釜”。“五熟釜”就是分有幾格的鍋,可以同時煮各種不同的食物,它其實就是現在鴛鴦鍋的鼻祖。

饋儀—五熟釜是鴛鴦鍋的鼻祖
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
要說火鍋開始名聲大噪,應該是在宋朝,有這樣一則趣聞“宋代美食家林洪到武夷山游玩,拜訪好友止止師。當時遇上大雪天,恰好捕獲到一只野兔可以來下酒,卻苦無廚師料理,止止師就建議用簡單的方法來處理在桌上放個生炭的小火爐,爐上架個湯鍋,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醬、椒、桂做成調味汁,等湯開了夾著片在湯中涮熟,蘸著調味料吃。”林洪并在所撰寫的《山家清供》里,描寫到“浪涌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翻譯過來就是湯鍋沸騰如白雪,兔肉鮮紅似晚霞,更取了一個很是風雅的名字“撥霞供”。

饋儀—宋朝的火鍋叫撥霞供
行軍好幫手,流行于明清
元朝時,他們好吃羊肉牛肉,但是在外行軍打仗時,燉煮肉類十分不方便,所以他們就將肉切成薄片,在滾開的沸水中,涮一下即熟。到了明清時期,吃火鍋更是盛行,西南一帶流行吃麻辣味的火鍋,北京就是涮肉多。清朝達到頂峰,特別乾隆皇帝很愛吃火鍋,幾乎每頓都要吃。逢年過節時,乾隆午膳菜單上的菜品,光是火鍋就有好幾種。

饋儀—明清開始流行
從一些史料記載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古代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走卒販夫,都是非常喜歡火鍋?,F而今更是如此,火鍋早已成為了國民美食,饋儀認為不同的食材的不同湯底在翻滾的過程中,不僅溫暖了人們的身體,更是溫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饋儀—火鍋已成為國民美食
圖文資料來源于網絡,本文僅供參考,如有不妥,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5546.html
上一篇:古人怎么吃火鍋 被凍到返老還童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