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梅州市大埔縣特色小吃 梅州市大埔縣客家美食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6)
悠久的客家飲食文化,是大埔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埔小吃有約200種,這些底蘊深厚的大埔美食,每一道美味,都會讓你感受到客家源遠流長的歷史,體會到濃郁的客家民俗文化特色。更為可喜的是,薄餅、筍粄、鴨松羹、珍珠粄等幾十項風味小吃被評為“廣東客家十大名菜”。大埔經廣東烹飪協會組成國家級專家認定,正式被冠名“廣東客家美食名縣”。
算盤子

這是一道客家傳統小吃,既能做菜,又能當主食。別小看這道菜,要做到既彈又爽滑,熱吃、冷吃各有各的味道并非易事。算盤子是以木薯與芋頭淀粉為主要原材料制作而成,制作的技術難點在于攪拌材料時溫度的把握。在烹制時以香油、蔥、蒜蓉炒香,注意在起鍋時調味。
筍粄

筍粄是客家小吃中最典型帶有濃厚的中原飲食文化烙印的風味小吃??图易迦洪L期在遷移中漂泊,對吃雖不十分講究,但他們根深蒂固、始終如一地延續中原飲食習慣,大埔筍粄就是客家人運用智慧,在窮困艱辛的環境中創造出的在精神和口味上享受的客家美食。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北方“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即現在的“包餃子”。千百年來,餃子作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图蚁让?,從中原遷移到南方定居,他們也帶來中原的飲食習慣,逢年過節都要包“餃子”。但定居到南方,當地不產小麥,因而弄不到包餃子的面粉,聰明的客家人把當地種植的山芋、薯根制成淀粉作面皮,用當地盛產的竹筍、香菇以及肉料變通制成形似“餃子”的筍粄,而作為節日賀歲食品,這樣,筍粄就形成久負盛名的客家小吃。
珍珠粄

原名老鼠粄,著名作家杜埃認為此名不雅,故改名為“珍珠粄”。它的主要原料是粘米。做法是用冷水浸幾小時后,撈起滴干后磨成粉,然后用開水拌和,反復揉搓至適度后擰成團,即以特制的“千孔粄擦”架在鍋上,將粄團壓在粄擦上用力來回磨擦,便可擦出每條1-2寸的粄條掉在鍋中,待粄熟浮面時撈起,置冷水中浸泡,冷卻后再撈起晾干即可備用。食用前,煮或炒均可,配上肉丁、蔥花、胡椒粉等佐料,美味有加。大埔縣內以西河一帶珍珠粄最為有名。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7043.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