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萬圣夜西方人吃什么 國外的鬼節都吃啥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1)
萬圣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時間為每年的11月1日。在萬圣節這天,人們除了要玩“不給糖果就搗亂”外,還會點南瓜燈、玩咬蘋果游戲以及化妝舞會,當然節日的特色食物也不會落下。

那么,你知道國外的萬圣節都吃哪些食物嗎?
南瓜派(Pumpkin pie)很多西方國家會在這個節日里慶祝豐收,為節日準備許多的南瓜派和各種美食,另外烘干后的南瓜子也常被當做萬圣夜的聚會小零食。

關于南瓜派還有一個故事,是說一個名叫 JACK 的人,是個醉漢且愛惡作劇。一天 JACK 把惡魔騙上了樹,隨即在樹樁上刻了個十字,恐嚇惡魔令他不敢下來,然后 JACK 就與惡魔約法三章,讓惡魔答應施法讓JACK 永遠不會以犯罪為條件讓他下樹。
JACK 死后,其靈魂卻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獄,于是他的亡靈只好靠一根小蠟燭照著指引他在天地之間倘佯。這根小蠟燭是在一根挖空的蘿卜里放著,稱作“JACK LANTERNS”。

據說愛爾蘭人到了美國不久,即發現南瓜不論從來源和雕刻來說都比蘿卜勝一籌,于是南瓜就成了萬圣節的寵物。南瓜派也成為了萬圣節的應景食物。
血腥飲料(Bloody drinks)血腥飲料顧名思義,就是飲料的顏色有些觸目驚心,比如加入草莓汁、藍莓汁等,看上去有些難以下咽。

由于萬圣夜臨近蘋果的豐收期,蘋果類食品在萬圣節里也擁有著僅次與南瓜的地位。
太妃糖蘋果是英國萬圣節時的一種傳統食品,明治維新期間傳至日本,在日本漫畫中也多有呈現,因此也經常被誤認為是日式食物,在日本漫迷中被稱為“蘋果糖”。

太妃糖蘋果原本是萬圣節之夜大人因循“不給糖就搗蛋”習俗送給孩童的禮物,但后來發生多起有人在蘋果中加入刀片造成傷害的事件,致使送蘋果的習俗漸漸消失。傳統的太妃糖蘋果是由太妃糖作為涂層,的原料已經日趨多元化,最常見的有果仁、巧克力豆、奶油焦糖、果脯等。
熱蘋果酒(Hot cider)蘋果西打(Cider),這是一個蘋果味的飲品。cider就是蘋果汁或蘋果酒,這種飲料是用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熱的時候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這種飲料在歐美的冬天都很盛行,從萬圣節一路喝過圣誕節到春天。

聽上去是不是和去年大火的街邊熱紅酒一樣呢?
粟米糖(Corn sugar)它是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糖果,主要是在秋季的萬圣節流行。
粟米糖是Wunderlee糖果公司在19世紀80年代創建。糖果是模仿玉米粒;三種顏色。每片約3厘米的一個玉米粒。糖果是主由糖,玉米糖漿,人工色素和粘合劑。

和超市賣的曲奇餅干大致上沒什么區別,只是將曲奇餅干的形狀做成各種各樣的,比如貓頭鷹、骷髏頭等各種和萬圣節應景的食物。

以上是小藻整理的萬圣節節日食物,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723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