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寧夏特色美食都在哪里 寧夏美食之旅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4)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位于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陜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于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干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干旱、半干旱氣候。
懷遠夜市位于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路和文萃北路的十字路口(寧夏大學南門外)西南側成直角形排列。懷遠路側街邊近一千米的攤位是小商
寧夏觀光夜市
寧夏觀光夜市大閱城項目坐落于銀川市金鳳區正源北街建發大閱城城市綜合體項目區內,項目總體規劃面積5600平方米,分為精品美
錦泰清真美食街
錦泰清真美食街位于銀川市康平路,這里匯集了伊盛手抓、納家樓、寧味樓、陽昇回宴等多家寧夏本土特色清真餐飲企業。
騰格里沙漠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介于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
寧夏回族山花兒
寧夏回族山花兒,是指主要流傳于六盤山寧夏回族中的代表性民歌體裁。寧夏回族山花兒帶有濃厚的回族民俗文化特征,在繼承古隴山民
北武當廟寺廟音樂
北武當廟,是寧夏最大的子孫常住寺院。它的寺廟音樂與北京潭枳寺佛教音樂有極深的淵源。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
回族民間器樂
回族民間器樂,流行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寧夏回族長期的生活實踐和文化活動中。
騰格里沙漠
騰格里沙漠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肅省中部邊境,介于北緯37°30′至40°,東經102°20′至106°。
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
西夏王陵風景名勝區是第二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平原西部。風景區由滾鐘口、西夏王陵、拜寺口和三關古長
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China Film Studio),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是集觀光、娛樂、休閑、餐飲、購物于一體。
攪團
攪團是著名的特色小吃,定義為“用面攪成的漿糊”,起源陜西,甘肅,
蒸雞
蒸雞是一道由凈嫩雞、蒜末等食材制成的美食,輔料包括雞肫、蔥絲、豆腐、芝麻油、淀粉、芝麻、雞蛋,烹飪方法簡單。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是陜西省的一道傳統名菜,屬于陜菜系;該菜品源自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朝邑鎮(原同州府治朝邑縣)。
青銅峽水庫
青銅峽水庫位于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建于黃河上游的最后一道峽谷青銅峽上,是一座以灌溉、
沈家河水庫
沈家河水庫始建于1958年,位于黃河一級支流清水河上。
寺口子水庫
寺口子水庫,是大躍進時期的主要產物,純人力施工。位于固原市原州區黃鐸堡鎮和海原縣李俊鄉交界處。
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政治人口經濟社會事業地方文化特產美食旅游景點著名人物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西周,周王朝疆域以北地區,包括內蒙河套,寧夏全境及陜西、山西北部稱為朔方。
春秋,今固原地區為烏氏戎所居,今銀南地區以鹽池為中心是朐衍戎的勢力范圍。戰國,秦惠文王攻取烏戎地,置烏氏縣(今固原縣南涇水北岸)轄今固原地區。之后又在鹽池縣境設立朐衍縣、轄今銀南地區。
秦朝,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后,兩縣劃歸北郡管轄,這是寧夏地區有行政設置之始。秦朝時寧夏為北地郡,郡治在甘肅寧縣。并在此地修建了秦長城和秦渠,引黃河水灌溉農田。
漢朝,屬朔方刺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
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
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